法洛斯(Pharos)燈塔位於埃及亞卓歷山港約1公里的法洛斯島東邊約1.2公里的岩礁上。亞歷山卓港是埃及的第二大城,也是最大的港口。

西元前337年,亞歷山大帝征服埃及時,下令建築師迪諾科拉提斯為尼羅河三角洲地帶,即北起瓦洛斯島,南至瑪里特湖地區設計一座燈塔。

亞歷山大帝死後,其大將托勒密(Ptolemy Soter)稱霸埃及,建都亞歷山卓,他準備讓亞歷山卓成為埃及最繁榮的港口,復因該港地處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接合處,很自然就成為當時海上的交通樞紐,托勒密下令建築師Sostratus在亞歷山卓的東端建燈塔,西元前290年竣工,燈塔完工時,時人稱譽:「我們以其充滿財富、智慧為傲,這座燈塔將為世界放射光芒。」。歐洲人看見亞歷山卓港燈塔雄偉壯觀,以希臘神話的英雄法洛斯稱呼它。

法洛斯燈塔以白色大理石為建材,塔高3層,第一層為正方形的四角柱,高56公尺,四個角分別指向東西南北,每個角分別塑立著屈東(Triton)像,第二層為八角形,高18公尺,第三層為圓錐形,高7公尺,燈塔高140公尺,整座燈塔相當於40層樓高的建築,最上面是圓錐形屋頂,矗立海神波賽頓(Poseidon)的雕像。

法洛斯燈塔內有三百多間房間,可以駐札軍隊防守兼作偵察之用,若有敵軍侵襲,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出擊。晚上燃燒柴油,將光線聚集於後方的青銅製的反射鏡,以旋轉360度反射至海上,據說亮度可以照耀到56公里外,航行海上的船舶循著燈塔的光,確認亞歷山卓港的位置,方便附近海域的貿易往來,為當地人創造可觀的財富。

850年左右,君士坦丁堡的羅馬帝國和回教徒發生戰爭,回教徒善用燈塔的功能攻擊羅馬帝國,故羅馬派出間諜到亞歷山卓港製造耳語,說燈塔下方埋有大量寶藏,引起許多人的覬覦,破壞燈塔尋找寶藏,雖然回教徒後來想修復燈塔,終因青銅反射鏡遭受破壞而無法恢復原來的燈塔功能,至更改用途為清真寺。迨埃及遷都開羅(Cairo),經濟活動改往開羅,亞歷山卓港日趨沒落,法洛斯燈塔的功能逐日消失而頹廢,1375年,亞歷山卓發生大地震,法洛斯燈塔被震毀,慢慢的連設在什麼地方都沒有人知道,但被歷史學家列為上古時期的世界七大奇觀,且為唯一非以宗教建築被列名的建築。現在法洛斯島的燈塔是馬木路克王朝和基亞北蘇丹所建,高度僅為原塔的五分之一,建材為早期城堡的城牆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