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於客家雜誌2008年3月號

因為溫送珍主席的關係而認識陳石山大律師,他也是客家雜誌社的發行人,客家雜誌創刊於
1987年,原名客家風雲雜誌,1990年改名客家雜誌,並由陳石山先生擔任發行人,因為是月刊,已經出版235期。

 

2007年,首次應邀參加客家雜誌社尾牙宴,席間認識許多熱愛客家文化的學者、專家,每位都是飽讀詩書、下筆如有神或是事業有成,樂於捐輸的大老級人物,對陳石山大律師的豐富人脈留下深刻印象。

 

時間過得真快,2008年的春節又要到了,陳石山發行人為感謝客家雜誌社工作人員暨眷屬和作者暨關心客家雜誌社的朋友特於21日舉行尾牙宴,承陳發行人的厚愛,也收到一份邀請函,並蒙陳大律師親自電話邀約,參加是後輩的禮貌。

 

200821日晚,準時抵達真北平餐餐,老闆宋先生是新竹縣北埔鄉人,因為最近在做客家人物訪談錄,準備出版客家人的故事,知道宋老闆是北埔客家人,即向其預約做口述訪談,承其應允於春節後的黃道吉日予以進行。抵達二樓宴會廳,遠遠看到溫大老和劉永斌前副主委在交談,向陳律師打招呼後找位置座下,旁邊是212期客家雜誌社論的執筆人鄭先生,他是屏東縣長治鄉人,因最近幫高雄縣內門鄉五智山光明王寺企劃導覽志工陪訓工作,整理高雄縣內門鄉、旗山鎮和美濃鎮的故事,故有機會向其討教;鄭先生旁邊是張美煜教授,她任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更好玩的事,我們因為共同的朋友張世賢先生而互通e mail,她經常收到筆者寄出的「情書」(筆鋒帶有感情的文章),彼此間早已神交已久,她強調真情實話-溫送珍訪談錄這本書的內容,是在葉倫會的部落格看到的。

 

活動開始時,陳石山發行人報告客家雜誌社一年來,承讀者、作者和許多鄉親的支持,得以欣欣向榮,感謝朋友們外,特別要感謝雜誌社的工作伙伴,因為大家的努力,才讓客家雜誌社能夠勇往向前行,並一一介紹與會來賓,年紀最大的是84歲高齡的陳運通先生,他琴、棋、詩、畫無一不通,也是客家雜誌的主要執筆者,83歲的溫送珍先生對客家雜誌的支持向來不落人後,最近增印彩色版,他就是幕後的支持者之一,其他參加的各界精英共有五桌,每位都是令人尊敬的客家人。

 

旋邀請前行政院客委會副主任委員也是新科立委邱議瑩小姐上台講話,邱立委除代表李永得主委因為高速公路塞車未能出席表示歉意外,也報告在客委會三年的努力成果,尤其是推展客家文化事業方面,這些成果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開花結果,為客家產業創造驚人的產值;台北市客家委員會劉智雄主任委員致詞時,報告其就任台北市客委員主委一年來的工作成果,劉主委學養豐富,娓娓訴說台北市客家園區的願景,有如散文般的美麗,主要內容是台北市政府已經撥下一萬兩千多坪土地供做客家園區,並且編列分年預算三億多元,配合中央補助的一億五千萬,假以時日,接觸新店溪腳踏車道和師大夜市的客家園區,不但將成為凝聚台北市客家人向心力的地方,也將成為各地客家鄉親農產品在台北開發市場最好的據點。

 

今天的菜每道都美味可口,更美麗的經驗是認識許多新朋友,尤其是學有專精的前輩,交換彼此的想法與心得,既享受到美味,也學到新知,每位都是學習和感謝的人。騎著捷安特腳踏車奔馳在回家的路上,想著晚上的盛筵、想著鄉親的笑容,最要感謝的人是溫送珍主席和陳發行人。

附錄
活動結束後將張美煜教授的照片寄給她,承其來信鼓勵,經徵得張教授的同意,將其來信置於本文附錄:

老師(館長)您好
認識神交已久的您,我的歡喜也不亞於您,我很慶幸當初沒有將 素無往來、 來自於您的伊媚ㄦ當作"垃圾信件" 直接砍掉。
忘了當初是怎麼收到信的,但出於好奇,打開來看,覺得內容無害,而且也很有料,就留下來了。尤其看到您居然替溫送珍前輩寫的80歲的生命紀錄??(太久了,印象有些模糊),心想:既然您願意替好人的生命軌跡做紀錄,便確信您應該是值得尊敬的"善類"(因為稍早 我曾在"客家雜誌"客家電子報看過關於溫前輩古道熱腸事蹟的介紹),便依指示進入您的部落格去拜讀,深受感動;就這樣 ,我不時會收到來自於您的訊息,成了您的忠實"讀者"了。昨晚能在不期然的情況下,見到ylh的本尊,確實十分驚喜,這樣不期而遇的驚喜經驗並不多。
謝謝您寄來的照片,我有一天也會回報一張---待我摸清楚不久前才買的新數位相機的性能及操作方法之後;說實話,我是一個跟不上時代的機械盲、電子盲...套一句小犬的評論,我跟大部份的美國人一樣,患有現代科技的"功能性文盲",對很多電子產品的說明書是"有看沒有懂",或"根本懶得看"真是不長進啊!
年關已近,還有許多諸如大掃除等的雜事要做(我請不起佣人,必須每事躬親),不贅言,即祝   闔府 2008年裡有
 ""不盡的快樂!""不盡的收獲!""不盡的財富!""不盡的恩典!
張美煜敬上 2008/02/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