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立於忠孝西路高架橋下的北門,為了防禦火砲攻擊,牆體全部用磚塊與石條砌成,城樓用兩層石牆,屋架為傳統木結構,有歇山式重簷燕尾脊屋頂,燕尾起翹,曲線流暢,在嚴肅的城門上增添柔和的色彩,是國內少數以石頭、紅磚和木頭造的城門,構造極為堅固。北門的城額用石塊雕成,邊框雕蓮花卷草及花瓶,有平安祥和的寓意,門額題承恩門,寓意朝向北極星或承受皇恩的意思,落款為光緒8年,即1882年。屋架為傳統木構架,雕飾簡潔大方,屋脊橫樑繪有八卦。外圍設有城牆,即所謂的甕城,但北門的甕城為長方形,甕門門額的石匾題有「巖疆鎖鑰」4字,這塊石匾曾被置於台灣總督府官邸的花園,1998年遷回北門。
承恩門是聯絡大稻埕的通道。清領時期,因淡水河大稻埕碼頭停靠船舶之便,附近設有接官亭,每天往來的官衙人士不在少數,惟榮景隨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送往迎來者換成車水馬龍的尋常百姓。
北門位於延平南路、延平北路、忠孝西路、塔城街、北平西路、博愛路和中華路等7條道路的交會處,可以輻射往8個方向。1965年,當東門、南門和小南門改建為北方傳統宮殿式城廓時,因有妨礙交通之虞,準備拆除而逃過改建的命運,致成為最接近原貌的古城門。
1975年,為解決北門周圍道路的交通瓶頸,興建高架道路,惟隨著鐵路地下化暨高架道路可能傷害北門等原因,先後拆掉延平北路、延平南路引道,1999年12月,拆除塔城街部分的引道。
城門上設有一圓兩長方形的小門,據說城門關閉後,夜歸人若欲進城,可以向守城士兵打商量,但需要付費,再由他們丟下籃子,夜歸人即坐在籃內由其吊起。附近有北門郵局、撫臺後街建築、劉銘傳建的軍械局、日治時期的鐵道部後曾為台灣鐵路局辦公室等古蹟。非古蹟級的地標型建物則有忠孝西路的台北車站、新光三越大樓,塔城街的海關大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