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最後一天(2006.12.31)好像2006年才剛開始,大概兩個月前,每天就收到祝賀聖誕和新年的卡片,每封信都有朋友的關懷,而我也樂意接受朋友的分享與關心。平日坐在電腦桌前工作時,也聽台北愛樂電台的音樂,忘掉十二月的那一天開始,沒多久就聽到不同語言說:「現在距公元2007年還有幾天」的提示,直覺的回到兒時的想法,真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首先要感謝朋友這一年來的愛護與分享,中學時,讀報國與思親:「年事益長,慕親益切」這段,特別感動,最近幾年,這份情感來得特別濃郁,腦海常常浮起好友們的身影,感謝朋友的好。今年,除了參與台灣省城隍廟和松山慈祐宮演講會的朋友外,單獨見面最多的是王啟宗教授和溫送珍主席,王教授今年獲內政部頒發一等獎章時,應邀前往觀禮,並為其拍下許多照片,為這位國寶級人物留下珍貴的歷史鏡頭;溫送珍主席是客家前輩,承其厚愛,囑幫他整理回憶錄,訪談期間,發現這位接受日本教育的客家大老真是好福氣,事業成功外,還有一位賢慧的好太太,溫媽媽每次都似崇拜英雄般的坐在旁邊聆聽許多聽過無數次的故事,夫婦走在馬路上十指緊扣的互相扶持,也羡煞無數朋友,怪不得台北市政府頒發他們模範家庭、傑出市民或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兒時常聽父親為遠地到我們家為伯叔工作的工人講章回小說的故事,小學六年級上課時偷讀章回小說,因為升學競爭的關係,書被老師沒收外,還挨了幾個板子,但故事終究是迷人的,後來也讀了許多章回小說和武俠小說,故事中忠孝節義的影子始終存在腦海,這些觀念也影響未來的生活習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一年級,開始讀傳記文學,踏入社會後,按期讀天下雜誌等談觀念領先與專業的書籍,自忖對個人的進德修業助益甚大,尤其是視野與格局因而開濶,與朋友討論問題時,相信朋友們的許多見解都有值得尊敬的地方,視朋友的需求為優先,最後想到的才是自己,這份思維看似吃虧,其實收穫最多的卻是自己,致享受到許多早年沒有體驗的快樂。

 

2005年年底,陸續將在台北重要景點的導覽寫下側記,附上活動照片,發表在葉倫會的部落格,獲得許多朋友的稱許,於是寫得更勤,到各地演講也記下演講的部分內容及會場的一些趣事,活化葉倫會的部落格的內容。2003年起,陸續主持松山慈祐宮和台灣省城隍廟每星期的學術講座,每星期都要認真聽兩場演講,常認為這是一般人無法擁有的特殊福份,曾將演講摘要出版積福與養生和養生小品兩本書,兩本書都獲得讀者的喜愛,積福與養生甚至已經出版8刷,200610月起,聽演講時馬上記下摘要,回家整理摘要,結合腦海的記憶,完成聽演講隨筆於第一時間置於部落格,讓現場幾十人的演講,透過文字的力量,擴大其影響力為無數倍,每次看到人氣指數的數字,就有股特別的喜悅,相信這類的學術講座,將因隨筆篇數的成長,不斷擴增其影響力。

 

1231日起床,依例到電腦收信、讀報,八時許,接到姊姊葉芳美老師的電話,她昨天晚上在葉倫會的部落格看完觀音天主堂儀文範神父的口述訪談後,也讀1230日才上傳的溫送珍的回憶錄(稿),表示她看了近兩個小時,對溫送珍的所做所為深為感動,同時指正兩個問題。旋即騎腳踏車到濱江果菜市場買菜,許是寒流來襲,許是大部分人還在被窩,許是建國北路屬交通要道,街頭沒有太多的行人,腦海想著國立歷史博物館訪談8位重要藝文界人士出版文化建構這本書,這幾天在家都認真的拜讀,似隨著訪談者一起走進大師們的客廳或辦公室或他們的工作場所,聆聽他們為這塊土地奉獻的過程,許多當時看似平常的做為,加總起來後,每項都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文化建構這本書的第一頁題及:每個人一生的事蹟都有如博物館般的精彩。轉而一想,社會許多人正在不同的角落認真的耕耘,在那兒建構新的博物館,但也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努力,惟這種在自己崗位默默奉獻的成果,不但值得尊敬,也將如蝴蝶理論般,對社會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認為個人的力量越來越微不足道,任何事情要有所成就,團體的幫助是必須的。努力雖是必要,成果則未必,而明天將何去何從,似乎有股主宰的力量在牽引著,故視每天為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每件事都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如何讓日子過得有意義些,如何把事情做好一點,其他的,好像就不是任何個人所能掌控,但兒時面對新年應有所期待的想法仍在,明年除了多為社會做些奉獻外,給予土地、環境、朋友更多的尊重是要加強的第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