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厚源老師是福建人,自1952年起任教楊梅中學,而且一直住在楊梅國中前面的校前路。他和所有老師一樣認真的教學,視學生有如自己的子侄,不論是課堂上的心領神會,或畢業後對社會的貢獻,他都樂意和學生分享美好的成果。自楊梅中學退休後,黃老師仍然筆耕不輟,1975年起以地理學的專長,微薄的退休金,發行人與地學訊,免費分送有興趣的朋友。 最初,人與地學訊大部分的內容都由黃厚源老師一人執筆,而且偏重地理教科書相關資訊的詮釋,惟隨著鄉土教育的興起,內容亦涉及縣境具特色的地方,讓人與地學訊獲得更多人的重視。語云:德不孤,必有鄰。

黃老師無私的奉獻在耕耘一段時間後獲得共鳴,出資贊助者有之,提供稿源者有之,如陳增元先生出錢出力支援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而許多學會會員的認真奉獻,擴充了人與地學訊的發行寬度和廣度,甚至桃園縣各有關單位編著鄉土著作時,黃厚源老師成為邀請執筆或指導的不二人選。筆者讀傳記文學時,對劉紹唐以一己之力出版傳記文學就十分佩服,中國大陸開放前,旅美學人唐德剛到中國講學,發現中國政府利用國民黨留下的降將交待過去的歷史,換句話說,即以舉國之力編寫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時期的歷史,彼時唐德剛稱許劉紹唐以一人敵一國。看到人與地學訊陸續出版,並且成為桃園縣鄉土教材最重要的參考資料,腦海亦浮起黃厚源老師的成就,幾乎就是一人而敵一縣。

 和黃厚源老師的認識來自偶然,知道蘭嶼的地名出自他的建議,我們以書信和電話交往,最近承黃老師厚愛贈送其大作我家鄉桃園縣,除電話致謝外,2006年6月17日特別趨車前往楊梅黃府,向老師和師母問好,黃府環境優雅,給人賓至如歸的感覺,老師和大部分研究鄉土教學學者一樣,具備認真與熱忱的特質,我們交換從事鄉土教學的心得,討論如何呈現台灣的美麗,甚至尋找台灣的驕傲。 

黃老師和師母的生活簡單,每天以散步和讀書為樂,同時為桃園縣的鄉土教學注入活水源泉,這種精神正符合終身學習與終身工作的時代潮流,辭別時,獲知老師高齡近90,師母81歲,兩人都耳聰目明,何以致此,少為自身的利益謀應是主因,同時也知道明年,他們夫妻結婚60週年。回台北的路上,腦海浮起的想法,或許桃園縣與鄉土活動有關的朋友,每人可以寫編文章並結集出版,做為給這位將一輩子奉獻給桃園縣,以教育為職志的教育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