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松年大學的陳校長和楊素芬幹事都深受該校同學的愛戴,承楊素芬小姐的推荐,2005年,陳校長邀葉倫會老師自9月起到該校博士班和研究班授課,講授台北的故事,因為課程內容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受到同學們的好評,楊小姐希望葉老師能長期在該校任教,遂將課目改為「咱的故鄉、咱的情」。


2006年9月14日,葉老師像往常到各地演講或上課一樣,帶著他的著作出門,今天帶的是10本積福與養生和8本剛出版的新作台灣燈塔的故事,8時許,葉老師的腳踏車經過凱達格蘭大道,大道滿布穿紅上衣的群眾,許多人在那兒吶喊。就一個老師,要怎樣讓學生感動,或讓學生能夠因來上課而有所收穫是比較重要的問題。



艋舺松年大學是松年大學的大學校,教學品質優良,加上學生吃好逗相報,學生數甚多,其中不乏來自三重、新莊或內湖、南港者,學生們看到三個月不見的葉老師,送茶或過來問好的都有,讓葉老師好生感動,尤其是九十高齡的同學也在教室和葉老師打招呼。其中有位新同學是位年輕的女士,她跑來說特別來上葉老師的課,葉老師覺得她好生面熟,但一時之間卻想不起她的名字,詢問之下,是姊姊葉芳美的小學同學鍾春蘭,這班學生中另一位桃園縣新屋的鄉親,是80歲的葉大妹,按照葉家的輩份,她要叫葉老師叔叔。



葉老師講課之前,因學生年齡有超過90歲者,七、八十歲更是所在多有,葉老師先和大家分享健康操,這個健康操簡單易學,下課時,不少坐在後面的同學紛紛上前請葉老師再度示範,因為這個運動有益同學的健康,也盼望能夠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葉老師不厭不詳的一做再做,在重覆演練的過程中,葉老師再度感到收穫最豐富的是自己,也有學生向葉老師表示,上學期葉老師教的動作,她現在做得很熟練,對手腳筋脈的疏通確實有用。葉老師上課時,隨時抛出有趣的問題,凡答對者就贈送他的著作積福與養生,同學們高興,葉老師也很高興。




時間總是在愉悅的心情中快速飛逝,同學對葉老師介紹的地方都極感興趣,尤其是葉老師總是運用大家聽得懂的比喻和同學分享看似奇絕的大道理,當下課鈴響起時,葉老師再度展露他控制時間的精準度,出現期待再相會的字,收拾資料時,有位同學說期待再相會這個說法真好。



附錄

葉老師經中華路回家,看到原理教公署已經闢建成美麗的公園,市議員和政府相關單位在那兒視察,拿起相機為這座公園留下見證,讓葉老師再度感受到意外的驚喜,腦海浮起無心插柳的思維;稍後,葉老師送幾本著作給蘭台出版社的盧小姐,盧小姐長得福態,看起來很舒服,她說卓教授稱她為陳菊,雖然用抱怨的語句,卻沒有生氣的口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