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6月3日進入海關服務,海關從此是學習和成長的地方,其中的經驗與回憶以甜美居多,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年輕的男孩逐漸踏入中年,小肚微凸,好像才一轉眼,已經是視茫茫髮蒼蒼的老先生了。

 

受芬蘭頌作者西貝流士的影響,決定提前自公職退休。2005年7月17日是上班的最後一天,颱風襲擊北台灣的前一天,回家時風雨交加,7月18日不必上班,退休第一天也因為颱風假而讓全國公務員陪著一起放假。接到海關寄來存款續約與否的通知,暮然發現距退休已經兩年了,想到兒時作文常寫的歲月如梭,不捨晝夜的話。

 

退休後,想活得健康,活得有意義,希望過著彩色的生活,做個快樂的台北散步者,每天都在台北街頭找尋台北的美麗,其中以腳踏車代步的時間居多,因隨身帶著相機,照片增加速度頗快,閒暇時將其分類,隨著分類的成長,使用或欣賞的價值也跟著提升。

 

許多事情的發生以無心插柳居多,建立葉倫會部落格並且予以維護是退休後最重要的工作項目,自1997年起擔任大稻埕逍遙遊的導覽義工,時間到就準時前往,並且風兩無阻,結束後就揮手說再見,從來沒想到要留下些許的雲彩,應朋友之邀,幫其團體做六次導覽,他要求導覽完要交篇文章,開啟日後留下活動側記的習慣,如自2005年10月23日開始導覽大稻埕老街攝影巡禮的公益活動,最初也沒有任何記錄,但自2006年2月(第四次)起寫側記,並且上傳至葉倫會的部落格,除了豐富部落格的內容外,也提升其點閱率,一個純文化的部落格竟然能夠獲得十幾萬人次的點閱,成為退休老人每天最重要的精神食糧之一。

 

不數英雄也不論是非成敗?就長期而論,這些似乎都不是那麼重要,擔任義工或其他工作,每次都視為第一次,也認為可能是最後一次,懷抱一期一會的心情,凡事以提升生活品味自居,名銜並不重要,若有,不讓自己太過忙祿,為了減輕心臟的負荷,不碰壓力大的工作,僅接受零工,如演講、授課或導覽等,惟每次活動都帶拙著做為有奬問答的禮品,提升上課成效是想法之一,主要目的是推廣優質生活的思維,算算送出去的圖書竟然以百萬元為計算單位,這份恩情,要感謝的人很多,寫到這兒,想到支持、鼓勵和照顧的好朋友,每位都是這麼慈祥感人,祝福朋友們身體健康,平安快樂,願馨香以禱。

附註
本文發表後,收到許多好友的鼓勵,每篇都是退休老人的興奮劑,7月21日晨收到一位才女,也是職場生涯貴人之一的來信,謹和大家分享:

敬愛的葉館長:
       今晨開信箱
       赫然發現兩篇退休兩週年感言(前一篇為草稿,後一篇是定稿)
       閱讀後非常感動
       但也有一點點不滿

       在我看來
       您走過的路是平凡中的精采
       也是平凡中的了不起

       因為一位默默做事的人
       他用熱情和堅持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這些事真的是愛鄉土愛台灣的體現
       除了腳踏實地還有文字紀錄
       讓走過的留下痕跡
       讓這些痕跡感動了許多有心肝的人
       這種教化作用是讓社會好起來的無形力量
       如果有現代司馬遷
       您一定是列傳中被頌揚的人物

       至於那一點點的不滿是
       身長體壯的您
       經常騎著鐵馬趴趴走
       精力充沛熱情洋溢
       卻說自己是老人
       老字掛嘴邊
       讓沒見過您的人以為您七老八十的
       這會有欺世之嫌喔

       總之
       您還是真的真的很了不起
       您的貢獻常讓閒閒美代子的我深覺慚愧
       最後祝福您    身體健康    美事心成
       有雄厚的資本做自己喜歡的事
       讓我一直深深地佩服您誇您了不起

                               忠誠讀者    苔伊敬上

退休四年隨筆(2009.7.18)

2005718日日自公職退休,時間過得真快,好像才剛退休,轉眼就滿4年,進入第5年,其間,有朋友關心的詢問為什麼要提前自公職退休,標準答案是受芬蘭誦作者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的影響,他59歲退休後,以讀書、寫作、旅行和演講為樂。事實上,退休時期盼的目的,只有讀書、寫作和旅行可以自行掌控,至於演講機會,完全操之在人,故未對其抱任何期望。

 

向好朋友報告退休訊息時,也接到幾個邀約,抱著退休就是完全退休,感謝朋友的好意,婉拒任何有給或無給職務或顧問,這份堅持讓4年來的生活增加幾許灑脫,享受完整的自我,過著隨心所欲的宅男生活。

 

退休後,大稻埕逍遙遊導覽義工是唯一的正式工作。與陳延昶老師閒聊時,自200510月起,兩人合辦大稻埕老街攝影巡禮,將義工活動增至兩項,語云: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迄2009年6月,已經辦了44次,而大稻埕逍遙遊也走滿13年,向第14年邁進。2006年起,鑑於寫出來的東西才是真的,活動或演講結束開始隨筆,除紀錄個人的生活紀錄,介紹參與社團的特色,為個人也為朋友開擴視野,雖然有幾分的壓力,收穫卻豐富無比,透過網路的無所不在,點閱人數則迅速成長,達到自娛娛人的效果。

 

作品完稿後,早期發表於相關刊物,近年則直接鋪上部落格。自1997年迄2009年,先後出版23本,演講或導覽時。不論多遠,幾乎每次都帶十餘本或數十本出版品和朋友分享,送書時常請拿到書的朋友一定要讀,倘沒讀的話,過幾天就到他家拿回來,雖是玩笑話,卻道出印書資源得之不易的情景,也表達對贊助出書者的敬意。計算十幾年來送出的書籍,竟然超過十萬本,看似無心的動作,卻和14年的導覽義工一樣,成為討論的焦點。

 

照相時很少讓自己入鏡,爰於退縮自我,追求圓融;早年寫文章,希望寫出留傳千古的文字,常想董仲舒: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至少要獲得掌聲。最近半年,檢討寫作後的思維,每讀曹丕典論論文:文章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的話就在耳旁響起,應似照相般,追求圓融,除全力以赴做合宜的表達外,務必不傷及無辜,更不要在意有沒有人發現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到扶輪社例會演講,通常都會唱歌,這是咱的扶輪社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大家,
用真情甲鼓勵將阮栽培;
愛珍惜每一個付出的機會,
人生難得有緣來做伙。
這是咱的扶輪社,什麼人才攏置這,
為著理想,活出新的生命;
這是咱的扶輪社,什麼困難攏毋驚,
扶輪這條路,咱用心做陣行。

可能是唱得最多的一首,歌詞簡單易懂。就一個退休老人,有機會走出去,尤其是到由各行各業菁英組成的國際性團體演講、學習,屢屢視為三生有幸。聽社友們唱這是咱的扶輪社這首歌時,肅然起敬是自然的想法,同時浮上心頭的,每個人的能力有其限度,只要奮力以赴就可以了,倘要跨越,需要老天爺的協助。算算自2006年台北和平扶輪社演講的第一篇隨筆,迄2009年7月10日台北南華扶輪社演講,寫了62篇,最初的隨筆以演講內容為主,後來改寫扶輪社的特色或當日的見聞,若以弊自珍論,這些篇章終將成為研究扶輪社的重要參考資料。

 

籌備海關博物館期間,參觀紙博物館,該館有本簿子,寫著感謝的人,附著多位對這家博物館有貢獻的朋友,此後,不論做什麼事,都想到感謝的人,退休這麼多年,不斷有貴人出現,但早年的老朋友,仍然對他們說謝謝,雖是族繁不及備載,但心頭一直不敢忘記這些需要感激一輩子的貴人。

 

兒時老師教誨人定勝天的道理,隨著年齡的成長,愈來愈相信凡事有許多機緣,努力雖屬必要,往往眾神明或貴人臨門一腳的助力,才是關鍵所在。2008年出版台灣義民廟的故事頗具戲劇性,兒時,桃園新屋故鄉屬新埔義民廟十四大街庄之一,雖然見母親養神豬祭拜義民爺,惟個人未曾到過新埔義民廟或其分靈的任何義民廟參拜,甚至台北市舉行客家義民祭典時,也未曾參與,卻因為和溫送珍結緣,與陳石山等三人閒聊,提及應合力促成台灣義民廟的故事出版事宜,當編輯完稿時,好像冥冥中有義民爺保佑般,在其引導下,走遍台灣各地義民廟並拍攝照片,這份機遇若沒有義民爺的保佑,人力很難達成,看來,是要更謙卑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