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聖母,被認為是仁慈的航海神,是華人普遍信仰的神祇,傳說媽祖常穿紅色衣服,在海上救助遇難的船隻,民間稱為媽祖婆,是台灣信仰最普遍的神祇之一。

媽祖的生平事蹟有許多種說法。流傳最廣的說法,媽祖是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嶼人,祖父林孚曾擔任總督,父親林愿,母親王氏,以耕讀傳家,樂於助人,故 有林善人之稱,據傳林善人夫婦向觀音求子,因觀音菩薩認為中國有文聖與武聖後,應有一位女聖人,故林夫人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生下媽祖,出生至滿月,都不曾哭啼,故命名默娘。

林默娘自幼聰慧穎悟,事親至孝,在莆田被稱為孝女。8歲啟蒙受學,因為用心故記憶力超強,喜愛清靜,學習誦經與禮佛,能夠預知人間吉兇禍福,幫鄉人解除許多疑難,尤其對海上天候的變化、潮汐的漲落,預測得極為準確,漁民出海捕魚前常向她請教海象。宋太宗雍熙4年 (987年),媽祖28歲,農曆9月9日,得道升天,湄洲人為感念她的恩德,建廟供奉,信徒只要誠心祈求,大部分都可以獲得滿意的結果。北宋年間,媽祖在寧海一帶不停的顯靈,首先傳出湄洲附近的聖墩,晚上常出現亮光,膽大的漁夫前往發光處探視,發現是艘小船,於是帶回家,但第二天這艘船卻自動回到原來的地方,媽祖並向地方人士託夢,表示自己是林默娘,希望能在當地蓋媽祖廟,居民遵照其指示建廟,因為靈驗異常而香火越來越盛。加上莆田人才輩出,多位狀元及進士,他們常向皇帝宣揚家鄉媽祖的靈驗故事,求皇帝賞賜封號,故南宋時,朝廷褒封媽祖14次,封夫人4次,封妃10次,這段期間媽祖的信仰迅速發展。南宋光 宗紹熙(1190年)由夫人進爵為妃。元世祖至元18年(1281年),以庇護漕運有功封「護國明著天妃」,列入國家禮典。1329年(元天曆2年),以護漕大功加封,並遣官致祭天下各廟,封號「護國輔聖庇民顯祐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共22字。

媽祖的主要神跡是救濟海上的漁民,討海人相信,平日若祭拜媽祖,倘航行海上遇難即能化險為夷,故奉她為海上的守護神。據傳宋宣和5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率船隊出使高麗,航行東海時,遇到颱風,大部分船隊翻覆,惟路允迪平安抵達,有人看到他乘座的船桅出現一道紅光,彷彿有位紅衣女孩端坐其上,平息風浪而轉危為安,路允迪向僚屬談及,船上有位莆田人向路允迪報告紅衣女應是湄洲神女。路允迪向皇帝報告,徽宗下詔賜封「順濟」廟額。這是媽祖第一次由民間信仰轉到官方祭祀,並由地區性的 信仰轉變為全國性的神祇。

元朝建都北京,民生物資大部分由南方以運河漕運,媽祖屢次庇護,使漕運順暢,大家認為是媽祖的保佑。元世祖至元18 年(1281年),命正奉大夫到湄洲,冊封媽祖為護國天妃,每年依制祭祀,也派官員到各地媽祖廟祭拜,將媽祖提升為國家級的保護神,使媽祖廟成為全國性的廟宇。
明朝永樂3年至宣德6年(1405至1431年),鄭和每次下西洋前,都到媽祖廟祈禱,航行期間亦常祈求媽祖,順利完成任務後,到天妃廟祝禱,傳說鄭和的船在海上遇到颱風時,有 鳳儀神女,手提紅燈在船的上空飛旋,剎那間煙消雲散,風浪平息,大家認為是天妃顯靈護佑所致。永樂5年,鄭和向皇帝奏報航行海上期間,仰賴媽祖保佑而能化險為夷,明成祖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招應夕仁普濟天妃」。鄭和並奉旨遣官整理媽祖的祠廟。明朝萬曆中期起,每年正月15日,3月23日媽祖聖誕和秋季,派員到媽祖廟祭拜,並且舉行迎神賽會。

清朝敕封媽祖15次。清康熙22年(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率兵平定鄭氏王朝,請媽祖神像隨師庇佑,傳出媽祖及左右神將助戰,促使鄭軍不戰自降。施琅班師凱旋,向朝廷報告媽祖的神跡。清康熙23年(1684年),詔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后之神」,首先出現「天后」二字;清康熙59年(1720年),朝廷正式列為祀典。清雍正4年(1726年),因救皇宮大火,敕封天上聖母。後又因護航運、滅賊寇,而在天上聖母詞上加封字句,以示尊重。嘉慶年間,媽祖的封號累積到28 字。雍正11年(1733年),通令全國沿海各省一體建廟,春秋兩季舉行祭祀。道光19年(1839年),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招應宏仁普濟神佑群生誠 感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天后」。咸豐7年 (1857年)的封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普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同治11年,加封嘉佑2字為64字,即「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普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嘉佑天后之神」。

明朝中葉後,閩粵人士陸續前往台灣、南洋、琉球、日本等地經商、開墾,為祈求海上安全及事業順利,大部分以媽祖為守護神,在開航前先到家鄉或出發港口的媽祖廟,恭請媽祖神像登船,平安抵達目的地,就將媽祖安奉廟內,如果沒有廟宇則建草寮;清朝康熙年間,水師船艦開航前,要先祭拜媽祖,每個人準備紅袖香袋,上面寫著天妃寶號,進香時,取爐內的香灰放入袋中,接著縫在帽子上,以昭頂戴之誠。不但南洋地 區,媽祖廟遍及美洲、澳洲地區。

當漢人向澎湖、台灣移民,媽祖的信仰也跟隨而至,一般人認為澎湖的天后宮,是台灣最早的媽祖廟,明鄭時期,台灣開始信仰媽祖,台南大天后宮是台灣第一間官方興建的媽祖廟,嗣後陸續在各處興建媽祖廟。媽祖依神像臉部顏色,分為紅面媽祖、粉面媽祖、烏面媽祖、金面媽祖。一般說法,肉色(紅面、粉面)是平時的表情;黑色(烏面)是救苦救難時的模樣;金面則代表得道時的神情;依分身先後順序,分為:鎮殿媽、二媽、副二媽、三媽、副三媽、四媽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