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團法人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子是開啟我國平民教育的先河,加上其思想符合君王統治的需求,自漢朝董仲舒倡獨尊孔子罷黜百家以來,孔子和儒家思想就定於一尊,孔廟成為讀書人和君王統治的重要信仰中心。和孔子的交往始於讀台北成功中學的論語課程,當時的高中生需要依背誦論語二十篇,乃至後來的孟子書,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時,除再讀論語、孟子外,另加中庸、大學,獲余培林、莊萬壽等名師的指導,對孔子和孟子書的精義有更為深刻的體認。近年,為了加深對孔廟的認識,閱讀更多與孔子有關的論著,自忖功力又有些許進步。

    按一下觀看整張圖片

 

 

 


對台北孔廟的認識,源於導覽大稻埕逍遙遊,台北建城後,清廷就在台北城建立文廟,日治時初期,被軍方占用,後來甚至拆除,一群文人在大稻埕永樂町(今迪化街)中醫師葉煉生家聚會,演化出在大龍峒建台北孔廟的決議,陳培根捐出祭祀公會的土地,開始請鄉紳擔任籌建委員,辜顯榮被推為興建孔廟的主任委員,台北孔廟黌門口的石碑詳細記載興建台北孔廟的主要貢獻者是辜顯榮、陳培根、黃贊鈞。

 

    

因為協助台北孔廟對該廟有貢獻者做口述訪談,而發現台北孔廟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整理口述訪談時,也整理台北孔廟的文化內涵,旋獲客家大老溫送珍協助,2002年,印製精美,由葉倫會編著的台北孔廟文化之美出版,並將其中3千本免費贈送台北孔廟分送想要認識台北孔廟的朋友,台北孔廟也因為對該廟的貢獻而數度邀請擔任9月28日祭孔大典的陪祭官。

   

  

 

2006年7月,報載台北市政府準備拆除台北孔廟圍牆,接受民視電視台訪問時,直指台北孔廟的圍牆有讀書人對孔子尊崇的普世價值,若今人無法找出更合宜的詮釋,以不拆為宜,這項建議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台北孔廟新任執行秘書施淑梨為提升台北孔廟的服務品質,讓前往台北孔廟參觀的朋友認識該廟的精髓,於7月20日和21日舉辦小小解說員訓練營,邀請徐福全、李乾朗、李莎莉、曾淑芸、葉倫會等學者、專家擔任講師,葉倫會講授台北孔廟文化之美。

2006年7月中旬,將準備好的講義傳給主辦訓練的傅惠慧,7月21日下午,騎著腳踏車前往台北孔廟,雖然天氣炎熱,但對以找尋台北的美麗、追尋台灣人驕傲自居的葉老師,沿途都有新的發現,總是滿心歡喜的享受,抵達孔廟時,明倫堂的義工跑出來打招呼,稱她和其先生曾數次參加大稻埕逍遙遊。因為距上課有段時間,先到台北孔廟辦公室,向施淑梨執行秘書拜碼頭,送其拙著「台北城的故事」、「飲水思源-走過大稻埕(2) 」兩書,另詢問「台北孔廟文化之美」這本書是否還有存書,若有,是否可送給參加解說員訓練的朋友,施執行秘書是積極任事的人,即送每位受訓學員「台北孔廟文化之美」,讓每位朋友可以從書中獲得台北孔廟歷年發展的相關訊息。

  

  

走進明倫堂時,李莎莉總經理還在上課,遂坐在後座,用心耹聽,李總經理演講的內容精湛實用,如果學員認真學習,必然受用無窮。講授台北孔廟文化之美時,先告訴學員,若想在簡短的授課時間獲得台北孔廟的全部精髓,或全部引述老師講授的內容上場,不可能獲得參觀者的肯定,希望同學們在老師指導的方向,努力找出孔子與台北孔廟的特色,即發奮忘食,樂以忘憂的精神加以學習,再以大家聽得懂的語言加以詮釋,毋必讓參觀的民眾獲得滿載而歸的喜悅。隨即以Powrtpoint介紹台北孔廟的文化特色,請學員在心中要有從不疑處有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思維,並從授課內容或閱讀或討論過程,震盪出新而有用的火花,下課時,有學生提出問題,除給予滿意的回答外,也因為要趕下一場演講,騎著腳踏車飛速的往台北市迪化街永樂市場前的廣場前進。 

   
 

附錄
葉倫會老師上課的講義之一
 

台北孔廟文化之美                              葉倫會

1.台北孔廟是台灣一萬多家廟宇中少數由政府出資維護的廟宇,為什麼有這種特權? 
2.
台灣最後完工的孔廟是那一座?
3.
台北孔廟原來設在那裏,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改設今址,原因如何?
4.
台北孔廟原由私人興建,為什麼會捐給政府?
5.
台灣最早的孔廟是台南孔廟。廟外滿漢文字的意義是什麼?台灣其他孔廟有沒有類似的文字?
6.
台北孔廟的管理單位是台北市政府那個一級單位?
7.
請問台北孔廟四週道路的名稱?酒泉街和庫倫街有什麼關係?
8.
孔廟的柱子為什麼沒有對聯?因為一般讀書人不敢在孔老夫子面前賣文章嗎?事實上,台灣也有孔廟的柱子是有對聯的,請問他們跟誰借的膽子?
9.
台北孔廟大成殿屋脊的鳥有幾隻,代表什麼意義?為什麼洪坤福製作時,不做其他數字?
10.台北孔廟興建時誰捐的地最多?誰出的錢最多?誰出的力最多?語出那兒呢? 

11.楷樹和模樹各代表那位先聖或先賢?台北孔廟有沒有種這兩種樹?請問在那兒可以看到湝樹?

12.請說明台北孔廟大成殿供奉人物的特色,最好能夠寫出兩百至三百字的特徵。
13.
台北孔廟祭孔大典與國內其他孔廟最大的差異點在那兒?
14.
台北孔廟可以看到那些主要的樹種,請問明倫堂前的樹種是什麼?有沒有那位偉人在台北孔廟種樹?
15.說出台北孔廟較特殊的5
種樹種,並做簡單的介紹。
16.台北孔廟種羅漢松的原因?台北孔廟中那幾顆樹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因為樹種繁多,加上櫺星門前有座小地塘,故台北孔廟的生態極為豐富,請問最能夠吸引一般小朋友注意的動物會是什麼?
17
台北孔廟曾借其他單位使用否?若有,請問是那些單位?這些單位對地方發展利弊如何?
18.
台北孔廟圍牆書寫萬仞宮牆四字,請問是那位書法家寫的?請他寫的理由,並簡單敘說他的生平。
19.2006
年台北市政府建議對教育有功的那些人士可以入祀台北孔廟,請敘說他們簡略的生平。
20.
台北孔廟旁保安宮前的花園為什麼叫崇聖苑?
21.
論語的作者是誰?有幾章?該書的內容是什麼?

學而第一(16)、為政第二(24)、八佾第三(26)、里仁第四(26)、公冶長第五(28)、雍也第六(30)、述而第七(38)、泰伯第八(21)、子罕第九(30)、鄉黨第十(20)、先進第十一(24)、顏淵第十二(24)、子路第十三(30)、憲問第十四(44)、衛靈公第十五(42)、李氏第十六(14)、陽貨第十七(24)、衛子第十八(11)、子張第十九(25)、堯曰第二十(3)。


22.
請舉出五位孔子學生的名字,並說明他們的專長?
23.熹是宋朝人,為什麼成為唯一非孔子學生或再傳弟子而入祀大成殿的先賢?請問其影響中國傳統最深遠的著作?朱子對《論語》用力至勤至精,終其一生完成了《論語要義》、《論語訓蒙口義》、《論孟精義》、《論孟集義》、《論語或問》、《論語集注》六部大著
...
24.
除孔子聖誕這天外,請問什麼人進入孔廟,可以打開中門?
25.
孔子被稱為至聖先師,受到教育界的尊崇,請問主要的原因?
26.
孔子的學說成為儒家,而他也成為一代宗師?請問主要的原因?
27.
請比較台北孔廟的廟埕與其他廟宇廟埕石條排法的差異?
28.
進孔廟應從那道門進入,那道門出來,請問和一般廟宇從龍門進,虎門出的差異?
29.
請問台北孔廟的禮門和義門位於那條馬路上?
30.
請問台北孔廟大門的門釘有幾棵?或其特色?
31.
台北孔廟大成殿交趾陶的四求,請問是那四求?
32.
台北孔廟大成殿的匾是誰送的?是那四個字?請問孔廟的匾有沒有身分地位的限制?
33.
祭孔大典前,台北孔廟通常會在那一天舉行習儀?
34
請問到過台北孔廟的國家元首有那位?他到台北孔廟後有什麼特殊的變化?
35.
目前台北孔廟祭孔大典的程序有幾項?舉行祭典約需多久?
36.請問每年928
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是那一位大師依據什麼換算的?
37.孔子的生平,孔子生於西元前551
,今年是幾歲?
38.孔子的著作?有人說孔子述而不作,又說他作春秋、刪詩書、製禮樂,請試說其詳。

傳說六經幾乎都與孔子有關。詩經、書經〈尚書〉、禮經、樂經:經過他整理、校定也曾為易經作易傳〈十翼〉,而真正屬於他的原創的作品,則是他依據魯史所寫的春秋。至於論語雖然是記述孔子及其弟子的對話錄,卻是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的作品。

39.孔子15志於學,30而立,40而不惑,50知天命,60而耳順,70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孔子尊敬的原因?他是中國的第一位平民教育家,採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式,學生有3千人,精通禮樂射禦書數者有72人。 

40.孔子的墳稱什麼?為什麼?

41.台北孔廟的設計者是誰?他在台灣還設計那幾所廟宇?
42.1919年,清朝的顏元、李塨是最後兩位入祀孔廟東西廡的先儒.

孔子的生平

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恐怕要從多方面來說明。《論語》談孔子平常生活的地方很多,〈鄉黨篇〉記載最為詳細。此外,也可以從史記的孔子列傳和仲尼弟子列傳做為補充資料。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便便言,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偑。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齊必有明衣,布。齊必有變食,居必遷坐。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言,寢不語。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席不正不坐。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言於阼階。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入太廟,每事問。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寢不尸,居不容。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日常生活的穿著、吃東西的講究衛生。在朝廷上當招持賓客的人員的態度是如此的謹慎小心、在朝上與同僚的進退應對會因身份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交談、遇到認識的人有喪事時的態度就顯得莊重、入太廟時的重視禮節、平日坐車時神態也是莊重的……等,可謂細膩傳神,活脫是一部「孔子傳」的劇本。這也許是孔子的弟子觀察老師很長一段時間,所發現孔子日常生活的特徵而加以記錄的。

鄉黨篇外,論語其他篇章中也可以看到孔子的生活態度。如〈述而篇〉所記「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可知道孔子在家中從不皺眉,隨時保持活潑愉快的心情。而且孔子十分喜歡音樂,聽到別人歌唱得好,都會請別人再唱一次,然後自己跟著唱和。但是孔子這種喜歡唱歌的習慣與隨時心情愉悅的生活態度,卻會在遇到別人有喪事的時候予以改變,變得整日哭泣,晚上也不唱歌,這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視喪事。而「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與「溫、良、恭、儉、讓」(學而)也都是弟子對孔子的看法。

述而篇也記載有關孔子行為的事:「釣而不綱,弋而不射」。這是說孔子釣魚不用大的魚網,以免把魚補盡。而且對於正在巢中休息的鳥,不會去射它們,因為它們沒有防備。這可以看出孔子的個性是不會暗箭傷人,也不會趕盡殺絕。然而這些都只是孔子平日生活的瑣事,尚未完全展現孔子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葉公也曾問子路,孔子是怎麼樣的人,但子路沒有回答。孔子知道後,就告訴子路,你怎麼不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而孔子也曾說過自己不是一生出來就什麼事情都知道的天才,只是愛好傳統,靠著勤敏而求得學問。這種「好古,敏以求」的態度,與上面所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精神是一致的。這可以說是孔子對自己的自我介紹。

孔子的好學與謙虛也是有名的。他曾經自己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也常與學生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對於學習,他也曾試過整天不吃不睡,只是苦苦思量,後來發現這樣子沒有用,還是要努力讀書才行。(衛靈公)而他對學問的態度是「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述而)

 

《史記.孔子世家》曾記載他與師襄學琴,不但要彈得很順,節拍沒有錯,還要從音樂中去掌握作曲者創作的目的與作者是何樣的人。可見其學習的認真程度。在面對別人說他是聖人,多才多藝之時,他就馬上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其弟子公西華便說:「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孔子謙虛歸謙虛,對自己的能力仍是很肯定,他曾說「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另外,孔子曾對他的學生子貢說:「唉!都沒有人了解我!」子貢連忙安慰老師不要這麼悲觀,並問老師為什麼如此說呢?孔子就說「我這一生不怨天,不尤人,從基層的學識與艱苦的人生經驗起步,但不為現實所困,而可以昇華的形而上的境界,可是真正了解我的,恐怕只有上天了!」言下不勝感慨之意,卻也側面勾勒了孔子的一些特質。由以上這些資料,我們可知孔子的確是一個好學不倦的人。只是不免感嘆自己的理想不能在現實中獲得發揮。雖然他多次說「不怨天,不尤人」,「不患人之不己知」之類的話,也確實可以做到,但「道之不行」,仍是令他耿耿於懷,於是周遊列國,希望可以獲得重用。

就是因為他周遊列國以干國君的最終目的不是富貴榮華,而是推行自己的現想,故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也就是說孔子十分重視出處的問題。
因此他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述而)不能富貴又如何?重要的是不要違背自已的良心。因此,孔子又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忱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唯其不屑「不義而富且貴」,故言「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

孔子在魯為司寇時,齊國懼魯國在孔子的帶領下變得強盛,於是送美女到魯給魯君及季氏。為此魯國三日不朝,君臣都去看美女了。孔子很生氣,但仍期待國君與當權者可以收歛一帶。直到祭祀時,國君沒有按禮節把祭肉送給大夫階級的孔子,孔子就離開了魯國。(微子)在齊國時,齊景公本想重用孔子,卻因晏嬰的反對作罷。
於是就與孔子說「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吾老矣,不能用也。」
(微子)這是明白告訴孔子「我不能重用你」,孔子知道齊君的態度後,就馬上離開齊國。到了楚的邊境,孔子得知楚王殺了二位賢人,馬上就帶弟子往回走,不入楚境。在衛,因衛靈公的太子蒯聵不滿南子,想要刺殺,事蹟敗露 ,只好逃到晉國,衛靈公因此想攻打晉國,而問孔子如何作戰,孔子不滿衛靈公的作法,於是回答「如何祭祀,我有聽說過,如何打戰,對不起,我沒有學過。」(衛靈公) 隔天,孔子再與衛靈公說話時,衛靈公的眼睛只看著天上的大雁,不再向孔子看上一眼,孔子就離開了衛國。

當時的人都知道魯國有一個孔丘,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而對於孔子的這種處世態度,許多人是不認同的。而這種強烈入世的思想,也深深感染著子路。

 

關於孔子讓弟子言志向的,〈公冶長〉中也有記載一篇: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
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貢曾說出自己對孔子的教學感受為:「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孔子死後,眾弟子都為孔子服喪三年,只有子貢在孔子的墓旁築房子,住了六年,才離開。

 孔子有下列幾項特質有下列幾點:
(一)好學
(二)誨人不倦
(三)重德性
(四)重視求得之富貴是否合於義
(五)想要推行王道
(六)不怨天,不尤人
(七)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八)知其不可而為之
(九)為人溫和
(十)重視祭祀與喪事
(十一)重視凡事是否合於「禮」
(十二)重視日常的衣著與食物新鮮與否史記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顏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魯昌平鄉陬邑。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及長,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隱云:“一本作委吏,與孟子合。”今從之。為司職吏,畜蕃息。職,見周禮牛人,讀為□,義與□同,蓋系養犧牲之所。此官即孟子所謂乘田。適周,問禮于老子,既反,而弟子益進。

昭公二十五年甲申,孔子年三十五,而昭公奔齊,魯亂。于是適齊,為高昭子家臣,以通乎景公。有聞韶、問政二事。公欲封以尼溪之田,晏嬰不可,公惑之。有季孟吾老之語。孔子遂行,反乎魯。定公元

年壬辰,孔子年四十三,而季氏強僭,其臣陽虎作亂專政。故孔子不仕,而退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九年庚子,孔子年五十一。

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召,孔子欲往,而卒不行。有答子路東周語。

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則之,遂為司空,又為大司寇。十年辛丑,相定公會齊侯于夾谷,齊人歸魯侵地。十二年癸卯,使仲由為季氏宰,墮三都,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墮成,圍之不克。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攝行相事,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齊人歸女樂以沮之,季桓子受之。郊又不致□俎于大夫,孔子行。魯世家以此以上皆為十二年事。適衛,主于子路妻兄顏濁鄒家。孟子作顏讎由。適陳,過匡,匡人以為陽虎而拘之。有顏淵后及文王既沒之語。既解,還衛,主蘧伯玉家,見南子。有矢子路及未見好德之語。去適宋,司馬桓□欲殺之。有天生德語及微服過宋事。又去,適陳,主司城貞子家。居三歲而反于衛,靈公不能用。有三年有成之語。晉趙氏家臣佛□以中牟畔,召孔子,孔子欲往,亦不果。有答子路堅白語及荷蕢過門事。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反,又主蘧伯玉家。靈公問陳,不對而行,復如陳。據論語則絕糧當在此時。季桓子卒,遺言謂康子必召孔子,其臣止之,康子乃召冉求。史記以論語歸與之嘆為在此時,又以孟子所記嘆辭為主司城貞子時語,疑不然。蓋語孟所記,本皆此一時語,而所記有異同耳。孔子如蔡及葉。有葉公問答子路不對、沮溺耦耕、荷□丈人等事。史記云:“于是楚昭王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而陳蔡大夫發徒圍之,故孔子絕糧于陳蔡之間。”有慍見及告子貢一貫之語。按是時陳蔡臣服于楚,若楚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安敢圍之。且據論語,絕糧當在去衛如陳之時。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史記云“書社地七百里”,恐無此理,時則有接輿之歌。又反乎衛,時靈公已卒,衛君輒欲得孔子為政。有魯衛兄弟及答子貢夷齊、子路正名之語。而冉求為季氏將,與齊戰有功,康子乃召孔子,而孔子歸魯,實哀公之十一年丁巳,

而孔子年六十八矣。有對哀公及康子語。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乃敘書傳禮記。有杞宋、損益、從周等語。刪詩正樂,有語大師及樂正之語。序易彖、系、象、說卦、文言。有假我數年之語。

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弟子顏回最賢,蚤死,后惟曾參得傳孔子之道。十四年庚申,魯西狩獲麟,有莫我知之嘆。孔子作春秋。有知我罪我等語,論語請討陳恆事,亦在是年。明年辛酉,子路死于衛。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喪三年而去,惟子貢廬于塚上,凡六年,孔子生鯉,字伯魚,先卒。伯魚生急,字子思,作中庸。”子思學于曾子,而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

何氏曰:“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別有問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于魯論。古論出孔氏壁中,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大稻埕老街巡禮是葉倫會老師和陳延昶老師合辦的免費公益活動,自2005年10月起每月舉辦一次,參加的朋友幾乎來自全國各地,雖然大家原來都不認識,卻因為大稻埕老街攝影巡禮而結緣,使得彼此間多了一項共同的回憶,也讓大稻埕的優雅隨著他們拍攝的照片傳播到全世界。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最高的建築(2006.12)
葉倫會老師讀清流月刊十二月號最高樓,內心有幾許的膨湃,當心情沉澱下來後,就平日導覽台北所搜集的資料做簡單的整理,並和朋友們分享,當您下次到台北旅遊時,可以對這些具有指標性的建築多一點的了解,享受內行看門道的喜悅。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