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傳在台灣建鐵路被認為是撫台期間的重大成就。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介紹大稻埕的範圍暨賴以繁榮的主要原因 ;劉銘傳興建基隆到台北或台北到新竹鐵路時,台北火車站設於市民大道旁的台北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具關鍵地位。和出席朋友分享淡水河具河運之便、便捷的鐵路運輸或台北橋帶來通往台灣西部平原的公路運輸,使大稻埕成為台灣最繁榮街區。
目前日期文章:202206 (7)
- Jun 27 Mon 2022 10:52
劉銘傳在台灣建鐵路
- Jun 23 Thu 2022 22:18
文章雕蟲小技,壯夫不為?(2022.6.23)
雖然我讀的學校,在一般人心目中屬於名校,但書沒讀好的標記一直烙在心坎。讀成功中學時,國文老師葉以熾是有愛心的好老師,他蒐集同學作文編撰成冊,指定幾位同學幫忙,我是其中之一,每篇文章前附篇摘要,老師要我為兩篇作文寫摘要,同學帶著疑問句問老師,葉倫會行嗎?老師說:葉倫會的文章寫得不錯。
- Jun 17 Fri 2022 16:43
原住民廣播電台呂翊君主持「近天進地敬萬物」訪問隨筆(2022.6.16)
十幾年前,呂翊君參加葉倫會導覽的大稻埕逍遙遊,原本以為和歷次導覽出席朋友一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或互動。謝謝老天爺保佑,生活順遂的呂翊君應邀主持原住民廣播電台「近天進地敬萬物」(星期六下午五時至六時熱門時段)節目。她透過二十幾年沒有更改的e mail邀請葉倫會和她在6月16日的節目,和廣大聽友分享平日在台北,尤其是大稻埕散步的觀察所得。
- Jun 15 Wed 2022 22:53
我的故鄉-大瓦厝憶往(2022.6.12)
我出生於桃園市新屋區下埔里,我們家屬於三合院金包銀的氣派豪華大瓦厝,以俗稱大廳的神明廳(沒有祖先牌位)為主,向左右擴充三護龍,面寬74公尺,前面有小河和半月形水池,後面是竹林,住民全部是葉廣田(1853~1920)的六房裔孫,外人稱我們家為大瓦厝或頂埔(閩南語,客語為上堡)。我應邀到扶輪社或重要社團演講,自我介紹時,常分享雄偉的大瓦厝建築,炫耀我出生於大戶人家。
- Jun 14 Tue 2022 12:50
講客廣播電台Good moning!Hakka!談台北城的故事(2022.6.14)
宋菁玲精通國、閩和客語,學經歷豐富,歷任電視台新聞主播、知名節目主持人、廣播公司國、客語主播,電影或電視劇國、閩和客語配音員。現在是講客廣播電台早上8時到9時帶狀節目Good moning!Hakka!當家主播。
- Jun 06 Mon 2022 19:36
讓世界各地看到我國國旗的台灣人
- Jun 01 Wed 2022 18:36
教育廣播電台金鐘主播蕭曼屏訪談台灣燈塔的故事隨筆之二(2022,6,1)
蕭曼屏出生於屏東縣,德文系高才生的她,因緣湊巧的成為教育廣播電台主播,她秉持父母做什麼要像什麼的教誨,為播出的主題暨內容認真準備,大概是天公疼好人,也是實至名歸,成為金鐘獎得主,讓受訪的我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