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悄悄的靠近我們了,轉眼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猶記得千禧年的跨年晚會好像才剛吶喊完,21世紀己經過了好幾個跨年晚會,坐在電腦桌前,廣播傳來不同語言訴說「今天距公元2009年還有幾天」,好像害怕有誰沒聽到似的,領悟什麼叫做「鋪天蓋地而來」的氣勢。
目前分類:葉爺爺的故事 (133)
- Dec 24 Wed 2008 06:47
歲末隨筆(2008.12,23)
- Nov 27 Thu 2008 12:04
台北縣立三民高中親職教育成長班演講台北城的故事側記(2008.11.25)
台北縣立三民高中是國中和高中一貫的完全中學。鄧明華班長原來是家長會副會長,她認為教育是改變環境最好的方法,六年前,在校方和家長會的支持下,成立親職教育成長班,每人每學期邀費一千八百元,除了邀請到很好的老師做不同領域的演講外,還有校外旅行和聚餐,因為主事者無怨無悔的奉獻與付出,學員人數不斷成長,目前有兩百多人,分成十三組,每組設有組長。每星期二下午,學員齊聚該校齊賢樓演講廳,聆聽學者、專家的演講,享受豐富的知識饗宴。
- Oct 30 Thu 2008 09:29
輔仁大學貿金系演講「從海關博物館探索海關業務的演變」側記(2008.10.28)
蔡俊彥教授不但精通本科海關實務,平日涉獵各項圖書,尤其是提升生活品味的藝文書籍,具備豐富的人文素養,公職退休後應七家知名公司和公會邀請擔任顧問,繼續為經貿發展奉獻心力,此外,保留數十年的教育資歷,在輔仁大學貿金系講授通關實務。奉派前往講授從海關博物館談海關業務的演變,視為一項榮譽,「我願意」是接到電話邀約的回答。
- Oct 12 Sun 2008 11:37
貓羅溪畔客家文化協會(2008.10.08)
客家文化協會
應彰化縣貓羅溪畔客家文化協會邀請,前往該會訪查,十月八日上午七點自台北坐高鐵到台中,協會總幹事謝喻如小姐的坐車已經在台中車站等我們,坐車沿快速公路和高速公路,至草屯芬園交流道下來,轉兩個彎,繞進稻田中的產業道路,進入阿里曼人文咖啡館,車程竟然不到二十分鐘。
- Oct 03 Fri 2008 22:41
萬華新移民成長營(2008)結業典禮評審側記(2008.10.01)
萬華區的新移民成長營始自2004年,最初由萬華戶政事務所主辦,因為公家機關預算編列的問題,2005年,萬華健康服務中心接辦,這年,萬華健康服務中心因為新移民訓練成績優異,獲台北市政府頒獎表揚,咸因政府預算緊縮,把這件「天大地大」的好事情壓縮掉,幸好保德里楊美女里長廣泛的人脈及平日建立的良好信譽,獲得台北西區、永福扶輪社的奧援,繼續接辦下去,讓離鄉背井的新移民,在台灣這個新故鄉獲得新的知識,認識新的朋友,充實他們的生活領域。
- Sep 16 Tue 2008 21:01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和河東獅子博物館
97年清流月刊作者聯誼會(本文刊於清流月刊雜誌2008年11月號)
- Sep 09 Tue 2008 08:29
台北市客家義民祭編後記
我本是愛逛牯嶺街舊書攤的懶散人,因為和溫送珍先生認識而撰寫其回憶錄「真情實話-溫送珍訪談錄」,蘭台出版社出版時,將其定位為客家人物訪談錄(1),開啟日後找尋其他客家資料填補後續圖書,俾得以名符其實。
- Sep 01 Mon 2008 21:33
2008年北台灣媽祖文化節記者會側記(2008.09.01)
台北府城天后宮建於清領劉銘傳時期,因屬官方興建,故媽祖神像為金面,日治時期,因為遭受洪水淹沒後傾塌而被拆除,不久,在原址後面建立國立台灣博物館。金面媽祖被迎到三芝鄉小基隆福成宮,保佑北海岸地區的居民和信眾,三芝鄉因而出了許多能人,如李登輝、杜聰明、江文也,是三芝鄉和附近地區的信仰中心。
- Aug 31 Sun 2008 17:38
這天的國姓鄉很客家-全國義民廟聯誼會在國姓鄉碧雲宮(2008.08.29~30)
義民爺信仰
台灣的義民廟始自清朝皇帝的封誥,六堆忠義祠被視為台灣現存最早的義民廟,若以香火論,則是建於1788年的新埔義民廟,這兩家義民廟分居台北南北兩地,保佑兩地的客家鄉親,直到六堆忠義祠的義民爺應台北市政府的邀請,到台北參與台北市客家義民祭時,才在台北見面。
- Jul 16 Wed 2008 07:56
國立東華大學第二屆後山學堂大眾史學研習營授課記(2008.07.13)
國立東華大學成立於1994年,是台灣東部第一所綜合大學,今年暑假,該校開辦第二屆後山學堂大眾史學研習營,五月間,從葉倫會的部落格接到蔣竹山教授邀約前往授課的訊息,勇於學習、樂於分享是最近幾年關心台灣文化的主軸,與蔣教授幾經討論後,確定以「創造歷史與紀錄歷史孰重?」為題,做兩小時的演講,於是就個人參與海關博物館、大稻埕導覽、紀綠台北歷史的經驗完成一篇講義。六月底接到課程表時,看到講師的名單,每位都是名重一時的學者專家,內心有幾分不安,但醜媳婦終需見公婆。
- Jun 21 Sat 2008 22:11
板橋市公所志願服務特殊訓練講授溝通藝術側記(2008.06.21)
五月間接到板橋市立圖書館林玉枝小姐電話,她先誇獎稍早在台北縣立圖書館授課獲得好評,透過義工朋友的引荐,囑於6月21日到板橋市公所禮堂,以「溝通藝術」為題對板橋市公所志願服務人員做兩小時的授課,被誇獎得舒服得不得了,來不及反應就欣然答應,並於上課前,以溝通藝術為題交出近五千字的文稿,希望每位聽課的朋友,假以時日,能夠成為導覽界或志工界的佼佼者。
- Jun 02 Mon 2008 19:46
「鳳梨酥與台北文化交會的歷史淵源」演講側記(2008.05.30)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成立的時間雖然不到三十年,對台灣飲食文化的進步卻是貢獻卓著,2007年年底接到林右仟小姐電話,指示於2008年5月30日到該會以「鳳梨酥與台北文化交會的歷史淵源」為題做專題演講,這個機緣來自長期對台北這塊土地的關懷,於是蒐集鳳梨酥的資料,訪談相關人物,探索其源起與演變,尤其是台北市糕餅同業公會在台北市政府的協助下,將鳳梨酥和台北市伴手禮劃上等號後的變化。
- May 23 Fri 2008 22:40
五二0這一天(2008.05.20)
五二0新總統就職這天,達官貴人出席總統府交接典禮,有人應邀到小巨蛋,也有到高雄出席國宴者,更多的是應自己邀請,在客廳的電視機前監視。
- Apr 12 Sat 2008 12:46
散步台北葉倫會 踏遍史蹟話當年
- Apr 07 Mon 2008 13:13
2008年清明掃墓側記
自懂事開始,每年清明節都跟爸、媽和哥哥姊姊們去掃墓,也到祠堂和祖塔祭拜,最初都是爸爸和媽媽挑著好大一擔的牲禮,年紀稍長,也分擔部份工作,雖然葉春日公派下號稱每位族人死後都應進入祖塔,但葉特鳳媽張儒人卻安置在後湖的鯉魚穴,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墳也在這座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的古墓附近,記得母親還在時,每年清明節前準備的牲禮多達五付。彼時只知道祭拜曾祖父和曾祖母時,請神的人就是爸爸,當時覺得他好了不起,除此之外,祭拜祖先是慎終追遠的傳統習俗,是理所當然的事,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
- Mar 25 Tue 2008 10:59
南港富南宮媽祖新港奉天宮和北港朝天宮進香側記(2008.02.23~24)
進香
進香又稱刈香,是信徒與神明前往外地廟宇拜會、聯誼的活動。台灣的進香活動發展甚早,早期以步行為主;縱貫鐵路通車後,坐火車和台糖小火車到北港朝天宮進香是許多中老年人的共同記憶;高速公路通車後,遊覽車的便捷,讓進香活動演變成台灣的特有文化,尤其是每年農曆春節過後到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期間的進香遶境活動更是風迷全台,幾乎每家供奉媽祖的廟宇都會舉辦中南部進香遶境活動。
- Mar 17 Mon 2008 08:50
97年度台北縣文化志工特殊暨進階訓練授課側記(2008.03.16)
- Feb 21 Thu 2008 23:41
台北市義民祭更改祭典日期擲筊請示側記(2008.02.21)
旅居台北的客家鄉親大部份是義民爺的信徒。1988年,新埔枋寮褒忠義民廟建廟兩百週年時,中原客家崇正會應鄉親的要求在台北市舉辦台北義民祭,由客家鄉親自動自發舉行的台北義民祭,逐漸發展成為具有都市特色的慶典,每年都吸引大批鄉親的參與,甚至獲得國際友人的重視。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活動援例為配合農曆七月二十日的義民節與中元普渡而在酷熱的夏天舉行。
- Feb 21 Thu 2008 00:12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台中執行處演講台灣神明的故事側記(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