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新莊市新泰國小建校於1898年,1991年開始招生,並且自附近學校撥來二至六年級學生,1993年,全校的班級數45班。2004年,張信務校長接任時,班級數是27班。台北市客家委員會劉智雄主任委員率台北市客家主題公園主辦、承辦同仁林偉忠專門委員、張建昱主任,台北市客家園區設計負責人莊輝和建築師和葉倫會前往觀摩時,該校班級數是57班。

張校長是一位實是求事的執行家,就任半年後,以「體驗學習,探索成長」為主軸的思維,開始為孩子們規劃寓教育於生活的環境,讓新泰國小擁有可貴的三寶,即新泰教育實驗農場、藝文工坊和玩具工坊,透過家長和志工的協助,讓學校處處顯露生機,使孩子們處於優質的環境,提升其學習興趣,新泰國小認真辦學的績效,透過口耳相傳,學生數快速成長,好學區的名聲甚至帶動附近房地產的價格,使房價因而水漲船高。

在校門口規劃兩百坪的動植物體驗園區,設濕地、稻田、菜圃和小小動物園,不同年級的同學負責不同的區域,在專業志工指導下,動物顯得生氣勃勃,植物則是生機盎然,可以看到蔬果成長的情形,觀察動植物生態,體驗土地的芬芳。親子日時,孩子們將可以採收的純有機蔬菜置於校門口出售,雖然收入未必符合成本原則,但孩子們努力付出的成就感,卻是額外的收穫。此外,每年五月份,選擇一天舉行親子日,利用收割的稻米或其他自種的農產品製作特殊的米食,讓孩子們實實在在的體會什麼叫做「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張校長將兩百坪的新泰教育農產分類得極有見地,如大門口的台灣地圖,前面的新泰校徽有如大陽放射出萬狀光芒般向四面八方照耀,可以說新泰國小的小朋友站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散發光芒;台灣地圖兩旁的濕地形似蕃薯和芋頭,寓意移民社會本來就有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教育孩子們學習包容與忍耐的處世哲學,使彼此間相互欣賞對方的長處而融為榮辱與共的生命共同體;利用兩百坪的地方劃分為地球五大洲,寓意「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培育孩子開闊的胸襟。

新泰國小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地下室面積高達兩千餘坪,本來堆積著許多雜物,張校長向政府申請經費,搬移沒用的東西,劃出部份地區做為教職員停車場;透過地方人士的協助,辦理常態性的鄉土藝文展,陳列學生學習心得或上課的工藝作品,使這個看似平常的空間,成為展示先民使用過的文物,發現學生長才的地方,在舊與新的強烈對比下,為新泰國小爭取許多榮譽;該校向體委會申請特殊運動設備,吸引許多同學前往運動,因為不畏風雨的侵襲,乒乓球是該校的代表性運動,在中國教練的協助下,屢屢獲得優異的成績。

或許是得道者多助吧!校長將多餘的教室撥為玩具工坊,許多具有特殊技能的社區居民進入校區,幫助孩子們修理損壞的玩具,讓孩子們在愛惜文物的教育下,也享受心愛玩具獲得重生的喜悅。

新泰國小的三寶吸引許多學校前往參觀,平日由各年級的小朋友分別擔任導覽解說的任務,今天校長親自為劉主任委員等導覽解說,他將每個圖項、文物都如數家珍的說出其特色與寓意,讓大家享受到內行看門道的喜悅。沿途看到學生親切的向校長問好,向貴賓們請安,感受到新泰國小公民教育的成功。張校長在大門口穿堂介紹該校裝置藝術的特色,尤其是高挑的牆上掛著由指師指導,學生製作的新莊的傳統獅頭,校長指著中間的大獅頭和成列的小獅頭說,大獅寓意學校的大師帶領著一群老師,為教育下一代默默的奉獻他們的心智,務必讓學生獲得最好的教育。看著孩子們快樂下課的臉頰,這正是張校長和該校老師們為校園,為國家培育的希望。

 

附錄

新泰國小玩具工坊(醫院)

20069月,台北縣新莊市新泰國小為了讓學生能愛物惜福,珍惜資源,率先響應教育部社教司將閒置教室規劃為「社區終身學習中心」,開放給社區老人及民眾運用,成立全國第一所試辦「玩具工坊與玩具診所」,經過訓練的「玩具醫生」,一半以上是60歲的社區志工,由於玩具修復率達八、九成,深受孩子的歡迎。

診所的「醫療器材」全部來自社會的捐獻,所中設有內外科、綜合科及急診室等,並招募社區銀髮族志工,培訓電工、木工、裁縫等50位志工,在完成認證後取得玩具醫師資格及聘書,並分為總醫師、主治醫師與分科醫師,玩具就醫時,也需依照掛號、診療、批價、處方等流程,編制完全仿照醫院。

退休前有十年工務經驗的診所「總醫師」湯秋賢表示,他都是使用環保回收物件作為修復材料,把廢棄玩具零件重新裝置在待修的玩具上,恢復它原始的功能,只要不是狀況很糟的「癌症玩具」,經過他巧手醫治,都有九成的修復率。湯秋賢也把太太廖女秀帶入工作行列,廖女秀縫紉功夫一流,夫妻倆一起幫助孩子修復玩具。

「玩具診所」每週三上午開業,送醫的病患多屬填充玩具,而且多半是缺眼、斷手斷腳、破損等「皮肉傷」,修復率八成;至於玩具火車、電動遙控車等,往往是整個電子板要更換,這部分超過診所的能力,診所通常會建議學生捐出來,玩具醫生再把好幾個拆組成新玩具,但動力部分是依物理原理製作,可能就必需是手動,而非電動。

台北市客家主題公園規劃-深坑國小觀摩側記(2008.03.10)      葉倫會0910161747

台北市政府客家主題公園位於汀洲路、水源路口,佔地4.07公頃,清領時期,郭錫塯建塯公圳,引新店溪水灌溉台北盆地,該地最初是林安泰家族耕種的地方。歷經演變,1990年代,台北市政府在此設立兒童博物館,後來改為兒童交通博物館(簡稱交博館),雖然位於主要交通要道旁,卻因為動線複雜,不論兒童博物館或兒童交通博物館都未能打響知名度。

 

客家人向來有與老天爭地的習慣,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自原鄉到台灣墾拓,因為抵達時間較晚,只能到較為貧脊的山坡地墾拓,發揮艱忍不拔的特質,一面為生存耕作,倘有餘暇就讀書求取新知,因而在異鄉闖出一片天空。縱貫鐵路通車暨台灣經濟起飛後,島內掀起二次移民潮,客家人大量移民台北,其中不乏對社會有傑出貢獻者。

 

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為了要找一塊可以呈現客家特色的園區,以客家人不畏艱難的精神,爭取到不論面積或交通動線都不被看好的交通博物館暨週邊土地做為主題公園的園區,因為園區已有三棟舊建築,如何將其改造為具客家意象,兼具新與舊,具備休憩、教育、生態、文化和產業…等功能的園區,成為劉智雄主任委員和該會主要幹部的責任,而他們也以能夠為鄉親奉獻心力為榮,戳力以赴。

 

2008年3月10日下午,劉智雄主委率該會主任秘書、林偉忠專門委員,張建昱主任暨羅世昌、范姜瑞、曾永有、沈鳳雲、宋  、葉倫會和萬邦建築師事務所的莊建築師等一行人前往深坑國小觀摩。

 

深坑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老街聚落,清領時期,船運可以抵達深坑,故保留了許多傳統的建築,晚近深坑老街的豆腐擄獲台北人的心,每天都是車水馬龍,擠得水洩不通,讓街區的居民享受祖先留下的恩澤。位於深坑老街旁的深坑國小建校於1899年,該校有60個班級,近兩千名學生,校園的植物有五百餘種,仍然保留有日治時期種的幾株老樹,特別是高達四、五公尺的墨西哥仙人掌。

 

林建粽校長辦學以安全、社區、科技、生態、教育、健康、美感和人文為主旨,以尊重態度和溝通的方式完成這些目標,如與社區合作,退縮校地換取開濶的空間視覺,拆除和深坑國中間的圍牆,讓學生可以在更為寬廣的視覺校園學習,享受到開擴胸懷的訓練。此外,以綠建築、節能和生態等設備配合學校教學,每一項都有他努力的記憶,不但讓學生接觸到活生生的教材,綠建築獲得卓越建築獎外,也使該校成為國內中、小學觀摩的對像,甚至由小朋友組成的導覽團隊,接待過二十餘國的國際友人,為我國做了很好的國民外交。

 

深坑國小面積2.7公頃,2000年慶祝建校一百週年時,將校慶的結餘款15萬元做為配合款,向上級政府申請補助50萬元,將原屬混泥土的校園敲掉部份,改建為生態池,生態池旁鋪上代表傳統的紅磚,池內的動植物豐富,校方在苦練樹下鋪上木製座椅,供學校在樹下做生態教學。此外,在喬木下建立步道,若樹木枯死,暫時予以保存,讓孩子體驗生老病死在大自然的卑微,也吸引其他依賴枯木的動物前往聚居,做為學生觀察生態的教材,每當五色鳥出現時,因為羽毛優美,叫聲可愛,校園充滿著驚喜,學生們也特別興奮,好像辦喜事般的爭相走告。

 

節能和綠教室是深坑國小的重要特色,利用教室頂樓的屋頂蒐集雨水,每年蒐集的雨水5,040公頓,該校筏基可以容納5百頓的水,這些水成為生態池、濕地和其他植物澆水的水源。林校長帶大家參觀操場旁的濕地,自聯合國通過多樣性公約後,濕地就被視為尊重生命的象徵,而濕地也不辱使命,不論面積大小,都擁有豐富的生態,讓許多瀕臨絕種的動植物獲得再生的棲地,校長強調,濕地的水不宜太深,以60公分為宜,簡報時,校長穿著連身裝,和老師及家長們共同清理濕地,因為流汗產生的凝聚力,讓這所百年老校呈現出感人的光芒。

 

林校長向大家介紹,該校在走廊種爬藤植物遮陽,採用天然光源和風源,讓到圖書室讀書的師生感受到如沐春風的舒適,至於回音的問題,則用隔音板這種現代科技代勞。

 

走廊上有認識鄉土教學的美麗圖晝,深坑鄉的詳細地圖,除了傳統表現交通動線的公路外,等高線、古蹟、其他聚落或源自傳統的地名都有,我們也從這兒瞭解深坑國小出現平埔樓、簪纓樓的由來,這種景象在國家公園休息室可以透過多媒體看到,但深坑國小以最少的經費,讓孩子們認識故鄉,校長的用心值得肯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