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0白天參加清流月刊社作者聯誼會,到桃園復興鄉參觀角板山蔣公行館、大溪後慈湖兩地,回到家已是晚上6時許了。
為表示對邀請者的尊重,用最快速度沖冷水澡,眼看距例會時間就要到了,帶著真情實話(送年齡最長者)、台灣義民廟的故事(送客家籍社友)、台北城的故事、飲水思源、台灣神明的故事及積福和養生等約二十本,捨平日的腳踏車,改坐計程車到許昌街出席台北龍江扶輪社例會,車子到公園路,接到該社幹事廖筑翊的電話,這時候,我們的距離僅一百公尺左右。
抵達例會包廂,用餐中的社友拍手歡迎,何似蘭社長是知名的瑜珈老師,也是創社社員,向何社長請教,該社對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的參與情形,何社長說,台北聽障奧運會是該社爭取的國際性盛會,緣於該社趙玉平社長(2003~2004)出席世界聽障奧運申請會議時,與希臘雅典競爭,因為全社社友齊心合力,為我國爭取到2009年世界第29屆聽障奧運會的主辦權,這份榮譽絕對是台北龍江扶輪社全體社友的共同榮譽,她以幾分不捨的語氣說,台北市政府獲得主辦權後,似乎忘了飲水思源,忘了應該給該社一個公平的名份。惟台北龍江扶輪社抱著成功不必自我的思維,並沒有因此而失志,另為我國爭取到2010年國際性唐氏兒童游泳比賽,據悉,屆時將有四十餘國的選手參加這個國際性活動。
台北龍江扶輪社屬3520地區扶輪社,例會時以國語發音,除了是世界第一個以聽障人士參與的扶輪社外,男女合社,社長宣佈例會開始或結束時,除一般扶輪社的敲鐘外,還有按燈,透過燈光,讓聽障社友知道;社長、社友報告,或演講人演講時,都由社友以手語讓聽障社友瞭解報告或演講的內容。
唱歌是扶輪社例會的必要活動,今天唱朋友,由陳美俐前社長領唱,當然是口語和手語並行;為了讓一般社友認識手語,有特別的手語學習時間,看似簡單的動作,仍然有其竅門,但熟能生巧,相信只要有心,每位朋友都可以成為手語高手,何社長歡迎對手語有興趣,或樂意協助聽障者加入台北龍江扶輪社,在國際扶輪大家庭的指導下,為聽障朋友做更多、更有意義的奉獻。
社友大部分是台北人,至少居住數十年,瞭解生活周遭的趣事,但對台北的歷史,因為教科書著墨甚少,老師也沒有教,生疏者居於多數,終究這是平日生活的地方,故對每個故事都很有興趣,而社長亦一再的表示沒有買時間的問題,讓說者和聽者創造第一次接觸的喜悅。台北龍江扶輪社是少數在演講完後有講評的扶輪社,由陳美俐前社長擔網,她終究是見過大場面,美言自然不在話下,何社長結語時也是誇獎有加,希望最近能再安排類似的演講題目。久走江湖,不論陳前社長或何社長的客氣,都欣然接受,為了減輕生活的壓力,早已養生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宿命論。
例會結束時,林寶貴前社長表示我們是校友,原來她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學姊,畢業於1954年英語系,後來在特教系擔任教授,關懷聽障朋友好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很自然的加入台北龍江扶輪社,成為創社社友,並且擔任2006~2007年的社長。
附記
陳恂如是台北龍江扶輪社的創社社長,原來是關懷弱勢族群的知名律師,在偶然的機緣下,受身心障礙者的歌聲所感動,因此投入關懷身心障礙者的公益工作,並創立國際特殊才藝協會,培育身障藝術家。有感於聽障者雖然聽不到,但在技藝方面與一般人相較又毫不遜色,遂邀集關心聽障朋友暨各行各業的聽障精英加入龍江社,致力推動手語國際化、培養手語專業翻譯員、促進聽障人士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取名台北龍江扶輪社,則是龍與聾同音,江有浩瀚、奔放之意,有照顧聽障族群的寓意,並以聽障者的母語--手語,作為社內活動時的主要溝通語言。英文全名為”Rotary Club of Taipei Dragon River”,故取代表龍的英文字母”D”和代表江的英文字母”R”,加上三道代表波浪的線條,組成社徽。金黃、深藍兩種顏色則是扶輪社徽的兩大主色。
台北龍江扶輪社的社旗畫面底色採湛藍,與龍江浩潮、奔放的江水影像相輝映,亦有博愛及仁澤廣被之意。特點在 ”I Love You”的國際手語,這是全球通用的手勢,也是每一位龍江人必學的第一個手勢。透過手語,可以和全球不同語言的族群,交換彼此的關懷,進行跨越語言障礙的心靈交流。
葉倫會演講題目
台北城的故事
台北街頭的故事(最近的)
台北街頭的故事(1970年以前)
台北三市街(台北城,大稻埕和艋舺)的故事
台北萬華的故事
台北大稻埕的故事
台北孔廟的故事
台北賓館的故事
台北西門町的故事
台北松山(錫口)的故事
台北大龍峒的故事
中山之美-台北中山區的故事
台北芝山巖的故事
台北林安泰的故事
台北古蹟之美
台灣神明的故事
財神爺的故事
台灣廟廟廟-神明的故事
台灣燈塔的故事
天堂之路-台北新生南路的故事
台北的精緻博物館
台北縣板橋林家花園的故事
桃園的故事(以桃園縣的古蹟做主軸)
健康快樂過一生
成功導覽解說的技巧
創造歷史與紀錄歷史熟重
葉倫會的e mail: y2538.ylh@msa.hinet.net
附記(是日白天的活動側記)
清流人與民族救星 葉倫會0910161747
緣起
一個公家刊物可以辦到家喻戶曉,獲得社會大眾的歡迎與肯定,在台灣大概只有清流月刊做到了,想到「海納百川故能成其大」這句話,清流月刊有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作家,提供與時俱進的稿源,在何宗蕙主編掌廚下,將清流人匯聚成社會進步的源泉。
作者聯誼會
因為紀錄燈塔的故事與清流月刊結緣,遂有機會參與一年一度的清流月刊作者聯誼。每年的清流人聯誼活動,因為主事者負責認真,參觀景點既知名又帶有幾許神秘,故將其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動,接到邀請時,直接在回信寫上「我願意」。大家都知道何主編博學多聞,事實上,他的服務熱忱更獲得清流人的肯定,以這次活動為例,回信後,接到其主動打來確定、再確定的電話,就讓人好生感動。
樂莫樂兮新相知
八月十日上午抵達調查局局本部報到,潘處長率領頭載白帽的工作團隊在禮堂大門口歡迎清流人,提供早餐、地圖、礦泉水和雨衣,了解今天將有一個愉快又美麗的行程。就座後看到許多老朋友,如吳文進、何安華、夏萬浪、魯明德和李沙莉館長(李館長很年輕時就是博物館界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今更協助各地原住民博物館的紮根工作)等;也認識幾位新朋友,如劉慶祥、王新偉、朱言明等,不論舊朋友,或新朋友,都以認識這些朋友為榮。
澤惠後人
早年的角板山而今的拉拉山,原是泰雅族族人活動的區域,亦是桃園縣的好山好水,加上先總統蔣公生前行館暨其死後的兩蔣陵寢與文化園區亦聚集附近的大溪鎮,因為風景幽美、故事精彩,如今成為桃園縣的重要觀光資源,為當地居民帶來無限商機,就長期擔任導覽的經驗,想到唐朝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兩位蔣先生,大概沒想到他們的事蹟,竟然可以澤惠當地居民。兩輛遊覽車載著清流人經鶯歌進入大溪,再到復興鄉角板山,主辦單位貼心的在車上播放桃園縣政府精心製作的光碟,讓大家很快的認識桃園和今天參觀的景點,這份看似平常的貼心,讓清流人享受到內行看門道的喜悅。
角板山行館
抵達角板山,映入眼簾的是高聳、巨大的樟腦樹,日治時期,復興鄉盛產樟腦,設有腦寮,因屬國防產物,屬於管制區,裕仁天皇任太子時曾到這兒,先總統蔣公1947年到台灣,曾夜宿角板山,復因其景緻類似浙江奉化溪口,後來在這兒設行館。現在,日式木造建築改為鋼筋混泥土建築,屬青年救國團,做為接待青少年朋友參與大自然活動的主要場所,正門有兩棵相互環抱的榕樹,分別是1950年,蔣中正總統和蔣宋美齡夫人所種,被稱為夫妻樹。
角板山行館位於角板山公園旁,巨木參天,自然景緻極為優美,除先總統及夫人手植之夫妻樹外,另有高聳的樟木,鳥語花香是當地珍貴的自然資源。大夥兒由導覽人員引導,參觀酷似浙江奉化溪口的角板山行館園區,路旁似香菇狀的路燈有若標兵般豎立兩旁,經過林立的古木群,芬多精具醒腦的作用,大家在這兒欣賞蟲鳴鳥叫的幽揚樂音,見識不同的蕨類植物,只見馬豫平老師的相機忙得不亦樂乎,其他朋友則跟著導覽志工,在其專業的介紹下,放鬆心情,享受豐富生態和第一次見聞的特殊景觀。
角板山行館園區有若人間仙境,據說觀景最好的地方是南側的「思親亭」,可以俯瞰溪口台地,遠觀近看各異其趣。1975年,先總統蔣公逝世時,蔣經國總統居喪期間,經常由慈湖至此駐足停留,曾發表「梅臺思親」乙文,並將該亭命名「思親亭」。桃園縣政府用心規劃這塊具有人文故事的園區,邀請世界知名的雕塑家,製作12件精緻的雕塑品,旁邊附有作者和作品簡介,讓觀眾在最短時間,了解藝術家表達的內涵。至於角板山行館的展示文物更為獨特,印像中,凡陳列先總統蔣公的文物,幾乎都介紹他的豐功偉業,這兒當然沒有例外,但在蔣公的家居照片中,看到其平易近人的一面,如炒蛋或炒飯、餵孫子吃飯的畫面,原來民族救星也可以和大家這麼接近。
元首的安全設施當然要滴水不漏,左邊階梯往下走是避難隧道,厚實的防彈鋼門依然存在,而今,兩側水泥牆畫上原住民圖騰的彩繪,讓水泥隧道充滿當地的人文氣息,想到李莎莉小姐服務故宮博物院期間,提出舊就是新的宣傳海報。
探索後慈湖的神秘面紗
吃過午飯,大夥兒開拔到後慈湖,後慈湖原是堰塞湖,舊稱龍過脈埤,大溪人視其為風水寶地,早年規劃為戰時的五院辦公室,由精美的檜木步道相互聯結,如今除陳列先總統蔣公的文物外,也販售咖啡和其他伴手禮,在這兒就看到好友簡錦錘經營台北明星咖啡廳製作蔣方良女士愛吃的俄羅斯軟糖。
導覽志工解說不同風貌的植被與陳列文物,這時候,老天爺下起雨來,往後慈湖看去,山湖在氤氤雨霧中,增添幾許神秘矇矓的氣氛。經過彎延小路,走過原是層層衛兵看守崗哨,瞭解最近才開放的後慈湖,好山好水固然是老天爺的恩賜,能保存得這麼好,則是特殊時光環境所造成,因為管制讓大地可以生息,而有今天豐富的生態,由此可知,好山好水和任何美麗的事務一樣,需要大家一起來呵護。
結語
因為主辦單位的認真和用心,每位朋友獲得貴賓級的照顧,沿途似經過精心設計般的順暢,好像才從新店出發,就看完紅瓦白牆的慈湖衛兵交接,大夥兒緩慢向停車場移動,準備返回可愛的家園,意猶未盡可能是大家的心聲。這時候,向潘處長、何主編及每位親切、盡責的接待人員鼓掌,是清流人的共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