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松山的故事時,因為開鑿瑠公圳的郭錫瑠原住於中崙地區,為研究這位先賢和瑠公圳,探索大台北地區和郭鍚瑠有關的資訊與文物,知道瑠公國中得名由來是校地由瑠公水利會捐贈,因而專誠到瑠公國中參訪,並拍下照片,故知道該校位於松山慈惠堂旁。
黃俊維先生的小朋友分別就讀於南港修德國小和瑠公國中,年初奉命為南港修德國小愛心團的志工媽媽導覽大稻埕和萬華,媽媽們認為這兩趟巡禮屬於時下流行的「低炭深度旅遊」,享受到許多第一次見聞,一份份的感動,讓黃爸爸推荐瑠公國中愛心團的志工媽媽也來趟台北三市街之一的萬華,遂奉命為瑠公國中愛心團的志工媽媽導覽萬華,讓其有趟知性巡禮,這也最近一個月,第三次到萬華地區導覽。
2010年5月18日中午,雖然是梅雨季節,因為沒下雨,至氣溫快速上升,騎腳踏車載二十本積福和養生暨台北城的故事、松山的故事等前往萬華,因為天氣頗熱,見面地點是捷運龍山寺站一號出口。
因為黃爸爸另有要公,先行離去,故下午參加巡禮的朋友清一色是美麗的娘子軍,其中有兩位來自苗栗的客家女孩,她們很快從姓名,認出是桃園新屋的葉家子孫。就歷次導覽的經驗,先和大家報告優質活動的必要,敘說鼓掌的好處,承媽媽們的配合,至在萬華渡過一個愉快又健康的下午。
沿廣州街到剥皮寮,因為非週休假日,人數顯然較少,也因為這份悠閒,參觀品質明顯好了幾許,惟也缺乏人擠人的熱鬧氣氛,所幸大家的焦點是回憶兒時的記憶,在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看到早年在台北街頭常見或居家的文物,讀書時代的許多回憶;進入剥皮寮老街,不少建築內部另有洞天,如透過影片,看到當地居民回剝皮寮尋根的興奮與懷念;也有穿著時髦的女孩結伴同行,用相機捕捉彼此的青春年華。
康定路和老松國小有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經由巷道到西昌街,先進入大眾廟和地藏王菩薩廟,兩座廟都是艋舺地區開發史話的重要源頭,西昌街的青草巷享受傳統藥材的神奇效用。時間過得飛快,進入龍山寺時,先在廟埕簡單介紹龍山寺的沿革,旋以看圖說故事和趨吉避兇、教化人心的思維,介紹三川殿正門的對聯暨銅柱;正殿因為準備浴佛節至景觀與平日不同;但龍山寺的特色仍然要特別關注,介紹後殿的神明,分享交趾陶後,神明雖然沒開口說過話,或曾做指示,但兩百多年來,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默默保佑前往參拜的信眾,故香火越來越旺。
因為大部分家長要回家接可愛的孩子,希望大家在觀世音菩薩和各方神明的保佑與加持下,從此過著平安、健康、賺大錢的快樂日子。
附註
葉倫會演講題目 電話:0910161747
台北城的故事
台北街頭的故事(最近的)
台北街頭的故事(1970年以前)
台北三市街(台北城,大稻埕和艋舺)的故事
讓台北觸動您的心
台灣俗諺的智慧
台北萬華的故事
台北大稻埕的故事
台北孔廟的故事
台北賓館的故事
台北西門町的故事
台北大龍峒的故事
中山之美-台北中山區的故事
台北芝山巖的故事
台北林安泰的故事
台北松山(錫口)的故事
台灣博物館的故事
台北的精緻博物館
台北的主要古蹟
台灣神明的故事
財神爺的故事
台灣廟廟廟-神明的故事
台灣燈塔的故事
天堂之路-台北新生南路的故事
台北縣板橋林家花園的故事
桃園的故事(以桃園縣的古蹟做主軸)
健康快樂過一生
成功導覽解說的技巧
創造歷史與紀錄歷史孰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