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稻埕老街攝影巡禮自2005年10月開辦以來,每個月中旬陳延昶老師就在他的網站發佈訊息,接受來自台灣各地朋友的報名,因為網路的無遠弗屆,有朋友遠自高雄、花蓮前來者,惟以前未曾注意報名的情形。

4月17日無意間發現,陳老師在他的網站發佈報名的消息,兩天就額滿,因為活動是免費的,而且不必繳交任何費用或其他確認,故出現兩三位朋友報名後,回報臨時有事無法出席,改由其他朋友遞補。

 

自導覽大稻埕逍遙遊以來,準時和風雨無阻是參與活動堅持的原則。2007年4月28日,循例在八點多抵達台北霞海城隍廟,因為最近在校對台灣神明的故事,部份照片就近在城隍廟補拍,遇到一位邱先生,他是參加巡禮的攝影家,兩人有簡單的對話,稍後並蒙他主動表示願意揹三公斤重的麥克風,故送他一本介紹葉五美家族的五美遠傳。台北霞海城隍廟廟埕陸續出現參加今天活動的朋友,有兩位是第二次參加,一位帶女友同行,沿途小心呵護,是很好的護花使者;一位認真的拍照,希望他拍的照片和上網介紹的大稻埕,可以提升這塊土地的美。有位朋友也報名五月六日圓環大稻埕老街攝影活動(大稻埕老街第十七次攝影巡禮);有全家一齊動員者,最早抵達的是來自北投,兒子小四,女兒小一,他們年紀雖小可是全程參與,叫人好不感動;兩位才幾個月大的小嬰兒,在父母親的懷抱和嬰兒車的協助下抵達,他們雖然很可愛,終究年紀太小,加上太陽頗大,走到一半,爸媽就帶著心肝寶貝提前打道回府,這是大稻埕老街影巡禮舉辦以來首次出現的情形,希望偉大的父母親,下次若準備帶小朋友參加,因為活動全程步行,請先考量孩子的能力。

 

盼望活動能夠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是導覽大稻埕的終極目標,尤其是和不同專長領域的朋友齊聚一起,希望創造更大的力量,但「認識才能夠產生感情,了解才能產生愛。」,則是平日授課或導覽的思維,希望透過創新的方式,讓大家獲得新的啟發,共同將街區的美麗傳播出去,而自己也因為認識與了解,更愛這塊土地,甚至以後的日子,隨時有新發現,並且獲得感動。

 

以說故事的方式介紹大稻埕的由來,取名大稻埕的原因,再介紹同安人到迪化街發展的原因,台北霞海城隍廟建廟的原因與時間,廟宇對聯、彩繪、交趾陶….等都具有教化人心的特色,也介紹不同神明的涵意,強調宗教信仰對社會安定的重要,勉勵參加活動的朋友,他們對大稻埕的貢獻往往超逾以萬為計算單位的火熖參觀者。

 

走在清朝時期就開闢的迪化街,請大家注意迪化街不同路段的差異性、商家與眾不同的地方在那兒?建築特色?朋友中不乏第一次走進迪化街者,每位都滿心歡喜,雖然導覽兩百多次,每次分享喜悅時,打從心底湧出特別的喜悅,而商家看到這麼多關心迪化街的發展朋友用腳在愛護這塊土地,都表示誠摯的歡迎,歸綏街傳統小吃的施家大哥請喝礦泉水,並表示報葉倫會教授的名號者都可以獲得八折的優待;林合發油飯林淑惠阿嬤請吃油飯,有記茶行請喝茶,每份情誼都讓人好生感動,就一個關心台北發展的散步者而言,他們的恩情一輩子都還不完。活動在十二點準時結束,大家互道珍重再見。

 

附註

星期六下午二時需到松山慈祐宮附設圖書館虎林本館主持學術講座,一時許,騎車經松隆路,遇師大同學,也是班對的雷新民和張春滿,雷新民自中正紀念堂副處長任內提前退休,張春滿現任職第一銀行,送其台灣燈塔的故事和五美遠傳,也為他們夫妻拍合照,看兩人愉悅的神情,這對夫妻應屬神仙眷侶。


下午邀李東明博士演講日本現代化建築與現代化的關係,李老師提及傳統老街彎彎曲曲的原因之一是人行走時,都是彎曲的,讓導覽老街的素材增加一項;另提及台北一0一樓上設置八百頓阻尼器的功能,傳統說法是防震,李老師說高樓最怕的是風,阻尼器的作用以防風為主。真是活到老學到老,這兩個訊息,屬於新知,騎腳踏車經虎林街黃昏市場回家途中,買幾樣小菜慰勞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lh515 的頭像
    ylh515

    葉倫會的部落林安泰古厝古蹟日導覽隨筆(2024.10.20上下午各乙場)(1,728、1,729)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