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原名龍峒山,高約五十公尺,很少人知道,大龍峒聞人陳維英在這兒建立別墅太古巢;台北市第一座公園設在圓山;更少人知道國定古蹟圓山貝塚位在這兒。
坐淡水信義線捷運經過圓山站看到臨濟護國禪寺雄偉的廟宇建築,卻鮮少走進具有迴廊的大廟,認識臨濟宗佛教源起暨該廟功能者更少。和二十餘位朋友不但走進去,還一起認識其內涵和分享有趣的傳說及故事,從大家的眼神,知道我們又將滿載而歸。
早上九時,準時在捷運圓山站1號出口集合,為了不影響旅客進出動線,走出1號出口,站在成排的台灣欒樹下,免受太陽之苦外,享受涼風徐徐吹來的舒服,趁機賣弄一般人沒有注意的部分,介紹台灣欒樹幾種名稱的由來和特色。希望透過類似分享,提升對周邊文物的認識甚至喜愛。
林大哥22日在王貫英圖書館聽我演講,早上特別趕來,問我動線暨目的地,請他稍安勿燥,善用眼睛觀察,行有餘力,運用紀錄、整理、統計和分類,沒有標準答案是我舉辦公益史蹟巡禮的目的之一。
大家在原台北圓山動物園猴園涼亭分享參訪心得時,每個人講的內容都擲地有聲、各異其趣,恨不得也參與其中,強烈感受彼此思維間的澎湃,不少內容可以做為下次導覽的重點。
我們走進臨濟護國禪寺,宗教的知識博大精深,建築亦相互輝映,選擇廟宇趨吉避凶教化人心的簡單思維做為素材,歷史課本的遣唐使空海和佛教從長安或中國傳到日本的弘法大師,說多豐富就有多豐富;八角亭大門「日受千人拜子孫賢孝,夜觀萬盞燈財丁興旺。」,乃至類羅丹沉思者的觀世音菩薩雕像,回頭觀看「入解脫門」的寓意,每個故事或對聯容易記,也容易昂昂上口,但領悟、收穫多少,需要慧根。
洪家女孩(1944~)在八角亭告訴大家,雖然爬坡,今天的關節一點都一不痛,高興分享她的快樂和舒服;就個人自2021年發現膝關節退化後的簡單敲打功,分享膝關節的保健方法,惟強調在教育領域,宜注意個別差異。
淡水河第21梯次公益看烏魚齊飛美景導覽
淡水河是北台灣人的母親河,但參訪過的人不多。承船東葉志哲大哥協助,葉倫會近半年舉行20次遊河趣,景觀、感動不一,烏魚飛躍水面暨老鷹在天空飛翔的情景讓人驚豔,如果您有空、有時間,又有興趣,歡迎717一起到淡水河享受不一樣的水上風情。
坐船費用:每人新台幣1百元(水上時間超過1小時)請準備百元紙钞直接交給船家
集合時間: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下午2時
集合地點: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
下船後解散
如果時間許可,帶有興趣的朋友到迪化街採購趣
報名方式:請用中文全名接龍、私line 或
E mail:lunhuiyeh2538@gmail.com 葉倫會
接到報名訊息,公布在台北散步群組,額滿為止
活動特色:風雨無阻、準時開講。
歡迎截圖給您的朋友或群組參考或代為報名
政府宣布河道管制即停辦,請注意電視新聞
https://ylh515.pixnet.net/blog/post/4965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