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一本書──百年特刊的誕生(作者:禇苔伊) 

一片葉子不足以道盡秋天的消息;一套「典藏北一女」不足以呈現北一女的全貌,但希望能夠提供一些線索與視野來協助你發現北一女。

 

一所歷史悠久的名校,有太多的人事物可以探索、可以發掘,但也擔心在細微的發掘探索中流於瑣碎,而割裂而喪失了整體氣韻。

從規畫初始,想展現北一女的校園風貌、教育精神、教育成果,俾為後人之傳承發揚。可是我們不願拘限於傳統面貌:不要應酬文字,但得真情誠懇;不要虛應故事,但要悃悃諍言;不要肅穆嚴詞,但須生動可親。依此理想,則除了編輯一本書必須嘗盡的苦味之外,我們還在查證、修稿、設計文宣與聯繫溝通方面,費盡時間精神。

史料有限 編纂困難
光陰逝水,滔滔滾滾,多少人情物事均隨之消泯無跡;除非文字立即記錄,否則若干年後,想搜尋過往種種,拼湊記憶,都是辛苦事。

北一女建校百年,文獻資料零星散置,時局曾經動盪,兵馬倥傯之際,毀棄甚多,加上一般人並無記錄史事、維護史蹟的觀念,所以想要了解這所百年老校,只能閱讀拼湊散落各處之文字,訪談不同年歲、階段的校友和教職員工,以試圖架構既往,重建當年現場。

校史的文字資料有日人刊物五本、校友編纂的物語、校史室裡不盡齊全的校務日誌和畢業紀念冊、北一女概況四本、綠園通訊、校友會刊綠意、校刊北一女青年、臺北市文獻會少許的檔案紀錄、零星的報紙消息。職是之故百年大事記較原定的詳贍,乃因資料難得,查證艱辛,為便利以後修史者參考而詳載。例如:1922年依據新修「臺灣教育令」,本校開始招收臺籍女生,但第一位臺籍學生林雙彎畢業於1921年,豈不矛盾?於是設法聯繫她的家人,方了解其特殊背景而確認。又如光復後第一任校長胡琬如的「琬」誤植為「婉」,經總務處文書組楊佳蕙協助翻尋老舊檔案公文而確定。

徵稿邀稿 得之不易
教師徵稿,原希望均衡、有代表性,故遍發文宣,但投稿甚少,只好向各方邀稿,再三催請,不足二十篇。校外人士主動來函的兩篇,一為當年駐校憲兵,經歷特別;一為愛屋及烏的家長,格外青睞北一女學生;兩篇都是誠懇由衷之作。其餘為邀稿,中有多篇承張椿汸老師協助,因而充實了篇幅,可惜頗多大椽之筆缺席。

為了呈現校園的繽紛光影,我們選取學生活動中的大型記憶,所以有70年代的排字、傘帽,有至今氣勢猶盛的啦啦隊比賽,甚至綠園特有的忙碌生活寫照,而樂儀旗隊是一支光耀爍眼的隊伍,有多位校友熱情見證。其他方面的生活影像則有校友的43篇回憶,勾勒出多姿多樣的綠園風貌,定名為「我的北一女時代」;這是特刊徵文最順利的部分,有被邀請的知名作家,有從網站或報紙得知消息的校友,可謂百家爭鳴,各具丰姿。

人物訪談 任務艱辛
「人物訪談」動員了國文科三分之二的人力、數名畢業學生,也勞駕了特刊顧問葉倫會館長。唯人選則遭遇極大困難:老師方面先有英文、生物、化學三科鄭重推薦,餘則闕如或難以定奪,後經編委會討論決議,在校任職者不列入人物誌,但作為了解校史的諮詢對象。

至於在各領域嶄露頭角的校友不勝枚舉,然因篇幅有限,取捨困難,雖然曾請各方推薦,但效果不彰;後決議從各世代、各行業,尋找有膽識、有遠見、有創意的校友,來見證北一女對臺灣社會的貢獻和影響。

遺憾之一是版面有限,必須修稿,無法展現各家原文精彩;之二為訪談對象無法兼顧各領域;之三是聯繫過程中,有不少謙辭婉拒的,如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徐水仙;另有未聯絡上的,如住在臺南的養雞公主張秀鸞、心路基金會的張克惠;有的訊息得知太遲,無法再添篇幅,如88歲的林黃彩霞醫師,在落版定稿後才連繫上。

遺珠有憾 俟來者修訂
自民國90年9月開始至91年8月止,為百年特刊一書動員了全體歷史老師搜尋史料,二十四位國文老師參與人物訪談,受訪者超過百位。91年8月下旬編委會重組,有三位退休老師和五位在職同仁繼續負責考證、整理資料,以及拍攝照片、訪談寫稿、修潤文字等工作,直至92年5月止,內容粗備,才進入美編、文編事務。
百年重擔,一路挑來,是風雨陰晴,點滴在心,後記不過道其一二而已。本書在92年校慶日出版後,我們的擔子終於可以卸下,不過此書付梓之日正是修訂之始,其中不足或未盡圓滿處,謹期待有志之士或淵博之輩的補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