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老街攝影史蹟巡禮是台北散步者2005年自公職退休後,為回饋社會所做的公益導覽。按期舉行的活動,有人說酷暑難耐,非也!有人說堅持舉行下去了不起,非也!最辛苦的部分是請人出席,承近兩千位好友的包容,一星期至少有五到六次的「情書」騷擾,並轉寄給他們的朋友,讓歷次的史蹟巡禮有活水注入,曾經只有一人出席,為維護言出必行的承諾,視走完全程是責任,每個月第四個星期六早上出門時,都抱著相同的想法。
大稻埕老街攝影史蹟巡禮是台北散步者2005年自公職退休後,為回饋社會所做的公益導覽。按期舉行的活動,有人說酷暑難耐,非也!有人說堅持舉行下去了不起,非也!最辛苦的部分是請人出席,承近兩千位好友的包容,一星期至少有五到六次的「情書」騷擾,並轉寄給他們的朋友,讓歷次的史蹟巡禮有活水注入,曾經只有一人出席,為維護言出必行的承諾,視走完全程是責任,每個月第四個星期六早上出門時,都抱著相同的想法。
奉勞動力發展署人事室吳慶輝主任之命,為該署同仁人文素養及環境教育訓練,導覽台北城,稍早導覽三次,因為同仁反應熱烈,再辦三梯次,今天是第一梯次。室外導覽的合宜人數以二十人為宜,至多不應超過三十人,因為稍早的口碑,致來了42人,幸好勞動力發展署的長官素質優良,懂得相互尊重而不見喧嘩。
奉中壢社區大學藍清水校長之命,為桃園市平鎮觀光文化導覽協會會員導覽萬華,屢承藍校長照顧有加,認真去做就對了。我們建立了默契,共識是史蹟巡禮的出席人數以二十人為宜,這次出席15人,再合宜也沒有了。與徐總幹事聯絡時,請他轉告大家,請自備礦泉水、防曬帽,帶相機更佳。
奉大同健康中心尹護士之命,為到大同區見習的醫師新鮮人導覽大稻埕,視為這些醫師新鮮人導覽是一項榮譽和使命,希望他們在大同區服務期間認識大稻埕外,更盼望今天的史蹟巡禮是一個開始,在行醫之餘,可以把文化活動做為紓解身心壓力暨關懷社會的力量。
大龍峒史蹟巡禮是奉高樹榮先生之命,繼台北城、萬華後的公益活動,承神明保佑,前一天的報名人數是17人,其中有大龍峒扶輪社創社社長吳國風會計師夫婦,平日屢承吳創社社長照顧有加,因而興起,請大師在導覽過程中用台語吟唱唐詩,讓大家感受唐詩、宋詞之美。
四月底,應客委會之邀,到該會主管會報演講「十步之內有芳草-談客家文化和傳承」。旋奉林本炫主任命令,到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文化觀光產業學系,為該系學生做專題演講,而且採用稍早到客委會演講的題目,因為聽眾的閱歷和經驗差距甚大,內容當然要符合大學生的需求,但原則是相同的「客家好、客家讚、要打拚,客家一定讚!」。
奉高樹榮先生之命,2010年起,將大稻埕的史蹟巡禮擴展到台北城,承神明保佑,朋友支持,讓活動持續舉行下去,甚至擴展到萬華和大龍峒。許多朋友相信「風雨無阻,準時開講。」的承諾,時間到,就逕行出現在新公園的銅牛旁,今天也沒有例外。
自1997年起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發現導覽最辛苦的時間是夏天,尤其是六、七、八、九月,這幾個月,台北的氣溫通常在攝氏三十度以上,汗流浹背是必然的,經常是衣服濕了又乾了,乾了又濕了,經歷一段時間後,發現減少疲勞最有效的好方法是多喝水,若此,汗出得更多,有人擔心出汗,其實出汗也是排毒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