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信章回小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思維,台北城東扶輪社吳坤光社長和陳明智前社長籌劃為該社社友暨寶眷認識台北、了解台北,指示我規劃12條不同動線,讓社友和寶眷以步行方式,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時間過得很快,2024年我們舉辦六次,今天是第六次。再過不到一百小時,大家要迎接2025年。說來有趣,2024年是台北建城140周年,2025年是台北府建府150周年。有趣的巧合,讓跨年的踏溯台北城活動從140周年走到150周年。
篤信章回小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思維,台北城東扶輪社吳坤光社長和陳明智前社長籌劃為該社社友暨寶眷認識台北、了解台北,指示我規劃12條不同動線,讓社友和寶眷以步行方式,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時間過得很快,2024年我們舉辦六次,今天是第六次。再過不到一百小時,大家要迎接2025年。說來有趣,2024年是台北建城140周年,2025年是台北府建府150周年。有趣的巧合,讓跨年的踏溯台北城活動從140周年走到150周年。
台北城東扶輪社踏溯台北城年度活動,從2024年7月起的台北建城一百四十周年走到台北建府一百五十周年的2025年6月。就扶輪社來說,按月在台北行走,而且連續12趟,需要魄力,也要毅力。第一功臣是吳坤光社長和陳明智前社長。行走江湖多年,扶輪人您心中有我,我心中有您的氣度亦占重要份量。
台灣11月出現颱風的機率不高,但並非表示沒有颱風,今年11月有四個颱風,媒體報導1960年11月有五次颱風。林口扶輪社遊淡水河趣帶頭大哥章聰明PP規劃舉辦活動時,向PP報告,好天氣,就有60分,平安回家才能說圓滿完成。
奉陳明智前社長指示為台北城東扶輪社籌劃踏溯台北城系列活動時,想法簡單,邀請社友和寶眷到不同地區參訪,透過街頭散步,找到有趣的台北史話,經由認識和了解,愛自己居住的城市,藉以提升生活品味。一次、一次的走下去,如果見到雪泥鴻爪,純是神明保佑。
2019年2月,承好友孫竹華大哥推荐,應邀到林口扶輪社演講。孫大哥個性豪邁,待人大方,在扶輪社有很好的人緣,社友愛屋及烏的讓街頭散步的我享受貴賓級的待遇,這份喜悅沿續到今天。應邀後,請教孫大哥可否讓我搭乘便車前往。孫大哥鶼鰈情深,車上有孫夫人、PP高瑞鴻夫婦,開高檔房車到寒舍,並且周到的送我回家。台北、林口路上向兩位扶輪前輩請益、學習,增長不少做人處世的知識,尤其是夫妻相處的道理。
2005年自公職退休,為了推廣公益史蹟巡禮活動,次年建立葉倫會的部落格,每次導覽或演講完即將千字左右隨筆po到部落格。朋友誇我活動完立即寫隨筆的習慣不容易,寫得這麼勤和這麼快,和部落格的點閱率有關,希望點閱人次亮麗一點的想法,讓我回家就動筆。隨著導覽次數成長,隨遇而安有益健康和好心情,活得快樂些或沒有壓力比較重要,現在的紀錄,純是持續而行的習慣,有多少人點閱或關心視為老天爺給予的恩惠,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宜太放在心上。
隨著年紀增長,愈發覺得世事難料,眼前每一分鐘的相處都很重要,扶輪社社友出席、聯誼和服務的想法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誰也不曉得見面產生的聯誼會創造出什麼服務。承台北城東扶輪社陳明智前社長的知遇,要我為該社2024年7月起舉辦為期一年的「踏溯台北城」擔任導覽,每個月為社友和寶眷導覽一條動線,今天走萬華老街,是繼7月21日大稻埕史蹟巡禮後的第二次。活動結束的餐敘地點是台南擔仔麵,社友和寶眷集合後,大家拍好合照,即往西昌街地藏王菩薩廟前進,再經西昌街青草巷、龍山寺、艋舺觀光夜市、萬華文化茶室老街、料館媽祖廟等到華西街觀光夜市,走進知名的台南擔仔麵店,享受美好的體驗。
我視出席史蹟巡禮的朋友是世界上最有福氣的人,出席者需要身體健康暨沒有閒事掛心頭,若能兩者兼具,再快樂也沒有了。奉台北城東扶輪社陳明智前社長指示,為該社社友和寶眷做兩小時的大稻埕巡禮導覽,集合地點是捷運大橋頭站1號出口。
若以1997年始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算,我等今天的演講等了27年,若以1999年第一場到東南扶輪社演講起算,我等了25年。擔任公益史蹟巡禮導覽志工來自城隍爺保佑,應邀到扶輪社演講來自無心插柳。我喜歡扶輪社聽到: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大家用真情和感謝栽培我。
我原本是牯嶺街舊書攤的常客,喜歡讀閒書而養成觀察和記錄的習慣。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開啟和社會大眾接觸的機緣,認真準備是基本功,面對來自五湖四海,可能成為這輩子唯一貴人的朋友,豐富的導覽知識重要,謙和的態度更重要,這份認知讓我獲得許多學習的機會,應邀到扶輪社演講是莫大的榮耀,特別是和成功企業家經由聯誼,學習到他們服務周邊朋友暨社會的準則,自忖收穫極為豐富。謝謝!
承台北西門扶輪社執行秘書崔家女孩推荐,為該社社慶接待高雄、日本、韓國友社社友參訪迪化街、大稻埕碼頭擔任導覽。年過七十,聽話是正道。因而造就了樂莫樂兮新相知的喜悅。
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開啟在台北街頭散步的因子,為了讓同行朋友認識更多參訪廟宇神明,滿足其參與史蹟巡禮的喜悅。認識神明的基本功是閱讀史料,附帶觀察香火興旺廟宇建築、祭拜神明源起暨受到信眾喜愛程度,經由統計、分類,發現神明和信眾一樣,具備個別差異,誠如知名藝術家安迪·沃荷 (Andy Warhol)的名言 :「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出名15分鐘。」的話。財神爺出現在我們眼前或給我們協助,都有獨特的因緣。
隨著年齡增長,篤信:「歷史、文化就長遠來說,沒有是非對錯,也沒有優勝劣敗,若有,只是觀點不同。」,九月,奉何副社長指示,以荷西統治台灣時期為講題到台北南天扶輪社例會演講,用心閱讀荷西統治台灣時期的史料,公說公是,婆說婆是的紀錄還真多,每個人或文字的敘說好像很有道理,但也有幾分疑點,致思緒屢屢受到干擾,秉持教育是改變環境最好的方法,平日讀史注意百姓生活背景暨紀錄、統計和分類習慣、尊重作者,找出和土地聯結有關的內容,整理出多數人可以接受的思維。
9月初,康老闆詢問是否可以到台北市的扶輪社分享荷蘭和西班牙統治台灣時期的歷史?平日在街頭散步,找尋台灣史話是快樂的動力,視其為學習機會,一定要迅速答應。講客廣播電台《Good Morning Hakka》主持人知名主播宋菁玲對數以萬計的聽眾畫下道兒,歡迎提供想知道的台灣歷史故事,她將督促葉倫會認真蒐尋並整理真實又有趣的答案,再到空中和廣大聽眾分享,每次都獲得聽友很好的回響,類似經驗建立了我的自信。第一時間向康老闆報告,我可以的。腦海隨時出現究竟是哪位大哥想到的題目,起心動念是什麼?
章回小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半點不由人。」的說法自幼貫輸在腦海,學生時代出現「有志者事竟成」,抱著「行者常至,為者常成。」的想法,努力向前走就對了;隨著年齡增長,過得快樂點取代其他想法,愈發覺得隨遇而安很重要,凡事不宜強求。這種思維讓我珍惜每次得之不易的緣份或見面的機會。承邱榮光大哥推荐,梁亦銘社長(2023~2024)邀請到台北客家扶輪社演講,就有這種感覺,期盼社友在四十分鐘的演講後,有一到兩樣的收穫。
好友陳輝陽是怡東扶輪社社友,該社招待日本友社社友參訪迪化街,囑幫忙導覽,視幫助好友是天經地義的事。就平日在街區和朋友一起散步的經驗,誠意和以客為尊是需要的。此外,採買台灣特產比對文化或歷史故事有趣,如果能讓日本客人在迪化街花點銀子屬於賓主儘歡,何樂不為。
張秋珍社長是認真負責,又熱愛鄉土的年輕女孩,我們在大稻埕史蹟巡禮認識,承她厚愛,應邀到陽明扶輪社舉辦的社會服務擔任導覽;到陽明扶輪社例會演講台北的故事。再承其推荐擔任陽明扶輪社扶青團參訪大稻埕巡禮導覽,和事業有成又有愛心的扶輪社友見面,一起讓小朋友知道台灣發展史話,高興和感動兼而有之。
第一次認識扶輪社來自海關前輩的回憶錄(1960年代出版),他把到基隆扶輪社演講的講稿放在回憶錄,有股心嚮往之的期盼。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1999年,陳教授在海關博物館燈塔展示區,邀我到台北東南扶輪社演講「台灣燈塔的故事」,這是第一次應邀到扶輪社演講。彼時,扶輪社社友輪流邀請演講者,雖然沒有講師費,在國賓大飯店頂樓的台北東南扶輪社例會會場,見到各行各業菁英,享受的尊榮可以記憶一輩子。
江湖走久後,發現緣分大部分來自無心插柳,如章回小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般,半點不由人。2023年元月13日,和張秋珍社長在迪化街認識,她是有愛心,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扶輪人。遵照其指示,為台北陽明扶輪社的社會服務擔任史蹟巡禮導覽,2月11日在大安森林公園再度見面,才知道她是台北陽明扶輪社社長,因為有多位熱心PP的指導和愛護,在眾多前輩薰陶下學會怎樣愛人,讓這天的社會服務巡禮布滿愛心,有如天空的白雲、地上的微風般無比溫柔,想忘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