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應邀到草山扶輪社演講台北的故事,湯淑湄社當待人客氣,認真筆記的態度獲得社友高度肯定,我們互留聯絡方式,按期收到葉倫會的活動訊息,先後一起參訪大龍峒和寶藏巖、新店溪畔古亭秘境、台北市客家主題文化公園。
目前分類:大稻埕 (525)
- Feb 03 Fri 2023 16:50
登笙公司員工暨眷屬參訪大稻埕隨筆(2023.2.3)(1,567)
- Jan 17 Tue 2023 19:43
大同健康服務中心實習醫師導覽大稻埕隨筆(2023.1.17)(1,563)
奉台北市大同健康服務中心王梅娟護理長指示,為到該中心實習醫生導覽大稻埕。論語: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年過七十,視聽話為習慣,而且認真做好工作,第一要務是讓出席醫師新鮮人感受大稻埕早年的繁華和對台灣文化發展觸發的動能。
- Dec 26 Mon 2022 12:25
高雄員工旅行參訪大稻埕導覽隨筆(2022.12.25)(1,558)
奉周季五老師之命為高雄參訪大稻埕的貴賓導覽,聽話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三年來,究竟現在是紓緩還是嚴峻?越來越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剛發生時,口罩帶好、帶滿,恐懼籠罩著整個大地,每個人都緊張得不得了,現在每天上萬人染疫,不論捷運乘客或街區的行人反而變多了,江湖傳說,這兩天的餐廳都滿座。行人戴著口罩外,輕鬆自然的神形,叫人好不舒服。我認為,做好自我保護很重要,願普天下的人都平安。
- Dec 15 Thu 2022 07:34
台北市大橋國小老師參訪大稻埕導覽隨筆(2022.12.14)(1,553)
- Dec 13 Tue 2022 14:54
大同健康中心服務醫師參訪大稻埕史蹟巡禮導覽隨筆(2022.12.12下午)(1,552)
- Dec 12 Mon 2022 19:20
台北大稻埕獅子會暨友會參訪大稻埕史蹟巡禮導覽隨筆(2022.12.12)(1,551)
葉庭林是台灣旅遊界大哥,尤其是準備前往印度旅遊的朋友,找可以直通印度高層的他就對了。2016年擔任台北旅遊界菁英組成的群英聯誼會會長,是年9月28日邀請我前往該會例會演講「台北的故事」,彼此留下很好的印像。我視他為葉家之光、台灣之光。
- Dec 05 Mon 2022 09:33
台中市立人高中教職員參訪大稻埕隨筆(2022.12.4)(1,549)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名言:「一流的機關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待遇。」,台中市私立立人高中被地方人士認為是績優學校,校方為慰勞教職員的辛勞,每年邀請教職員和家屬舉辦旅遊活動,讓其體驗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樂趣,經由觀察、記錄、整理、統計和分類擴充眼界,提升教學品質。
- Nov 30 Wed 2022 16:49
台北大稻埕公益史蹟巡禮導覽隨筆(2022.11.30)(1,548)
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2005年起以個人力量開辦大稻埕公益史蹟(主要路線為迪化街)巡禮,最初,學徐志摩「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身影,活動結束即轉身走人。每個月公益導覽的次數由一次增加到五次,二十年來,鮮少和參加朋友互動。2020年8月9日成立台北散步者群組,經由聯誼發現參與朋友的個性或差異百百種,背後故事不同、想法不一樣,有人因獨居而鮮少和人交流,有一人樂於獨自在江湖走跳,因而興起創造陪伴的想法,所謂陪伴,不是陪我,也不是我陪誰,而是請出席朋友找出適合自己的陪伴對象,常向出席朋友報告,彼此間,請吃飯可以,借錢就不宜。
- Nov 28 Mon 2022 19:42
勞動部年輕帥哥、美女參訪大稻埕隨筆(2022.11.28)(1,547)
- Nov 24 Thu 2022 10:06
大稻埕導覽隨筆(2022.11.23)(1,545)
- Nov 14 Mon 2022 20:36
台北市大同健康服務中心醫師導覽大稻埕隨筆(2022.11.14)(1,541)
奉王梅娟護理長之命,為五位派駐大同健康服務中心醫師導覽大稻埕,這是今年第七梯次。能夠和國內菁英分享大稻埕故事和美麗是人生的一大樂事。海關博物館於1996年11月14日在台北市塔城街開館,承城隍爺保佑,翌年七月四日起擔任台北霞海城隍大稻埕逍遙遊志工,導覽史蹟巡禮一千五百多場後,有機會在海關博物館成立26週年紀念日帶五位醫師參訪大稻埕,並經過海關大樓暨海關博物館,心情是興奮的。
- Oct 27 Thu 2022 18:05
大稻埕公益史蹟巡禮導覽隨筆(2022.10.27)(1,534)
大稻埕是我開始導覽的地方,隨著導覽次數的增加,對大稻埕的認識和了解愈多,愈發覺得大稻埕可以拆成很多條參訪路線,讓大家瞭解這個區塊的精緻所在。10月21日帶朋友參訪桃園市新屋區,承老天保佑,天氣晴朗,是出遊的好天氣,大家都好不歡喜,思考下次活動地點和日期,鑑於疫情居高不下而有點猶豫。24日考慮27或28日參訪大稻埕,氣象預報27日好天氣、28日可能下雨,25日決定27日參訪大稻埕,不論幾人報名或出席,滿心歡喜是我的想法。
- Oct 19 Wed 2022 16:41
大同健康服務中心實習醫師導覽大稻埕隨筆(2022.10.19)(1,532)
奉王梅娟護理長之命,為到該中心實習的醫師導覽大稻埕。相較這幾天的下雨,今天難得出現適合史蹟導覽的好天氣。在大稻埕行走二十幾年,導覽大稻埕近千次的經驗,視傳承為重要使命。集合地點是捷運北門站三號出口,距台北最早火車站暨我任公職時服務單位的距離都近,如何讓年輕人記得參訪地點的見聞和心得是導覽的使命。
- Oct 06 Thu 2022 15:23
大稻埕公益巡禮導覽隨筆(2022.10.6)(1,529)
應主持寶島客家廣播電台近三十年節目的彭菊英主播的邀請,10月4日下午到她主持的「志工樂」節目和聽眾分享擔任公益史蹟巡禮導覽的心路歷程,在節目中提到人在江湖走,哪個不挨刀。彭主播交待,志工應該視做好服務為第一要務,成果交給老天爺,寫隨筆時,筆鋒可以帶有感情,但不宜帶進情緒性字眼。活到這種年紀,有人肯指正,我是感謝的,是否做得到?儘力而為!
- Sep 01 Thu 2022 20:52
台北市大同健康中心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工讀學生導覽大稻埕隨筆(2022.8.31)(1,524)
奉大同健康中心王梅娟護理長指示為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前往該中心工讀學生導覽大稻埕。我對從事公共衛生的人物有很好的印象,日人統治台灣五十年,時人評價其領導人對台灣貢獻最大者,普遍認為第一位是為台灣公衛設施奉獻心力的後藤新平。觀察台灣烏腳病或其他流行病或傳染病學者,攡有崇高的學術地位,社會也給予很高的評價,可見公共衛生對社會大眾的貢獻。
- Aug 24 Wed 2022 19:50
客庄偶一夏雙語戲劇夏令營學員參訪大稻埕導覽隨筆(2022.8.24)(1,522)
奉戴品妤理事長之命,為客庄偶一夏雙語戲劇夏令營學員參訪大稻埕擔任導覽,也隨機提供客語發音平台。平日在街頭散步,恨不得普天下的人想要認識居住周邊的環境,了解其源起或故事。只要有人想認識台北或大稻埕,滿心歡喜的在第一時間說我願意。
- Aug 20 Sat 2022 17:02
大稻埕公益史蹟巡禮導覽隨筆(2022.8.20)(2022公益之24)(1,521)
有紀錄的第一次室外導覽在大稻埕,從此和大稻埕結下不解之緣,一千五百多場史蹟導覽,一半以上為公益性質,一半以上在大稻埕街區行走,有人稱讚,也有人不以為然。旋發現散步街頭的好處很多,加上經營博物館而興起「勇於學習樂於分享」的思維,發願為史蹟導覽走到走不動為止。日前和從職場退休一年多的孫大哥餐敘,裸退的他高興的分享和朋友、孩子、孫子互動的心情,每項都快樂得不得了。他讚美公益史蹟導覽可以內化心靈的美感,有益退休生活,鼓勵我繼續走下去。是的!謝謝孫哥。
- Aug 16 Tue 2022 15:46
服務新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參訪大稻埕導覽隨筆(2022.8.16)(1.520)
奉王梅娟護理長指示,為服務新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導覽大稻埕。1997年擔任台北霞海城隍廟主辦的大稻埕逍遙遊導覽時,每次抵達集合地點,恨不得把大稻埕的知識傾囊相授,希望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迪化街曾是台灣的華爾街,大稻埕曾是台灣最繁華的街區。
- Jul 31 Sun 2022 08:29
友訊科技和采風社參訪迪化街導覽隨筆(2022.7.30)(1,515)
奉黃美玲之命,為友訊科技和采風社朋友導覽大稻埕,尤其是迪化街。常和朋友分享,室外導覽只要是好天氣,就成功了一半,平日做善事不樂人後的黃美玲果然有福氣。台北因為桑達颱風掠過西太平洋,29日午后下起傾盆大雨,溫度下降,至今天不見炎夏的燠熱,溫度亦柔和許多。
- Jul 29 Fri 2022 20:06
台北大同健康中心研習醫師參訪迪化街導覽隨筆(20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