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家住牯嶺街旁,愛讀閒書的我,常從牯嶺街街頭散步到街尾,在牯嶺街舊書攤尋找舊書,閱讀舊書後,看似平常的整理,出乎意料的獲得長官青睞,指示我負責籌備海關博物館和編撰中華民國海關簡史,甚至代表我國到歐洲出席世界海關博物館年會。純是休閒期間的喜好,陰錯陽差的讓我成為台北街頭散步的一景。我的想法簡單:有人認識很好,沒有人看見又有何妨?
廖明達是導遊界知名大哥,夫妻兩人把九十幾歲的老媽媽照顧得很好,曾經帶媽媽到鶯歌圖書館聽我演講台灣財神爺的故事,報名參加今天的遊淡水河看烏魚齊飛遊河趣,並邀我一起吃晚飯,如今傳來把我的服務當做楷模,找我討論如何在其故鄉新北市三峽老街舉辦類似公益史蹟巡禮,偉哉明達哥!有心、無心的思維湧上心田!
寒流來襲,報名者有人因故無法出席,早上天氣轉晴,氣溫升高,想要出席者變得踴躍,幾近額滿。積28年導覽經驗,人數影響參訪品質,幸好大部分朋友懂得節制,讓我們有一趟快樂又愉快的坐船趣。謝謝禾溢承劉老闆和他美麗的妻子陳家女孩,為我們準備可口的潤餅,大家都說比其他排隊名店的好吃。
四十幾位朋友中有三分之一第一次出席我導覽的史蹟巡禮,年齡最輕的是五歲阿孫,眉清目秀的楊家女孩是七年級生,我喜歡年輕人參與史蹟巡禮。請大家善用觀察,注意眼前看見的景物;第一次在淡水河乘船的朋友占半數以上,連家住河邊的蝴蝶夫人都是如此。往大稻埕碼頭方向前進時,請注意前後左右景點,尤其是河面的微小波浪,享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舒服。
葉志哲要出門開會,為安全計,船駛往下游,沿途景點和路面不同,和上游新店溪或大漢溪兩岸更是大異其趣,經過台北橋、淡水河橋和重陽橋,在基隆河和淡水河交界處回頭,這兒水域寬廣,船長將船停在淡水河中央兩分鐘,請大家注意大屯山、觀音山周邊景觀,享受竉辱皆忘的寧靜。再回頭向上游行駛。謝謝黃禮村大哥認真的拍下多張美美的照片。
回程時,吳家和賴家女孩唱快樂的出航人,月夜愁、淡水夜色,每首都極讓人感動。下船後,一群朋友隨我到迪化街享受採購趣,品嚐禾溢承的潤餅,再找迪化街李興順大帥哥,品嚐他提供的龜苓膏、杏仁茶,好吃!
活動結束,應廖明達大哥夫嫂邀請到稻舍享受美味的晚餐,廖大善人準備暑假開始導覽三峽祖師廟和老街,屆時,我將把他舉辦第一次的訊息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希望更多人認識屬於在地人的專業三峽。
廖明達大哥來信鼓勵
葉老師,
今天的淡水河巡禮收穫滿滿,感謝您傾囊相授,讓我對文化導覽有了更深的理解。
近1800場導覽的累積,
不只是知識的傳遞,
更是對土地的熱愛與堅持,
讓人深受啟發。
謝謝您的鼓勵,
我也會努力在三峽這條文化小徑上踏實前行!(202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