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博物館前右側靠近襄陽路旁,豎立10餘面石碑而成碑林,做為見證先民在這塊土地努力的證據。其中有一座鳥居是明石元二郎總督埋骨台北市14、15號公園時的飾物,台北市政府拆除這兩座公園預定地的違建時,將明石元二郎的墳移至台北縣三芝鄉,鳥居則移至新公園。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二二八紀念館原為台北放送局,是台灣最早的電台,原設於台灣總督府遞信部內,1931年,建放送電台。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氏節孝坊建於1882年,經多次遷移,由凱達格蘭大道遷到新公園襄陽路與公園路間,後因捷運施工而遷至現址。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仁愛路與信義路間的建築為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1899年,日皇皇后主持的赤十字社於此設立台灣分社,日治後期,為海軍武官府,林衡道口述的台灣風情稱,1945年,日人離開後,這棟建築曾短暫做為凱歌餐廳,不知曾在那兒吃飯的朋友可曾留下珍貴的照片。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大學醫學院藥學館建於1930年代,屬於磚瓦建築,1953年,台大醫學院於該館成立台灣第一個藥學系,對國人的健康有重大的貢獻,中央研究院李鎮源院士名揚國際的毒蛇血清病毒的研究基地,亦設於該處。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醫學院舊館位於中山南路與仁愛路,是醫事專門學校的校舍,建於1907年,最初,利用台北醫院的教室上課,聘請東京帝大畢業的醫生為教授。從講習所發展為總督府醫學校,再成為台灣大學醫學院。台大醫學院的歷史就是一部台灣近代醫學發展史,培養的醫生為國人的健康提供了最好的醫療服務。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醫院是台灣近代醫學史的核心,它的發展也象徵醫學的進步。舊館平面採中軸對稱,經過中央穿廊可以串連各科門診及病房,竣工時是東亞最大的醫院。初建時,建材以紅磚和鋼筋混凝土為主,1916年大體完工,部分病房則隨著醫院發展陸續於1920年代落成。1990年代在附近另建新館,但舊館仍然使用,繼續擔負照顧民眾健康的任務。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濟南教會建於1916年,原為東門附近台大醫院與醫學院師生常去的幸町教會。建築採用紅磚與唭哩岸石混合構造,為日人井手薰早期的作品,接近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鄉村紅磚小教堂的風格。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法院位於台北市中山南路,1919年,在此創設台北市第二女子高等學校,與第一女子高等學校一樣,招收學生以日籍為主。建築和許多日治時期的學校類似。1960年,立法院自中山堂遷入,成為國內最高民意機關的集會場所,對台灣的民主與現代化隨時注入新的思維。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正一分局原為台北市議會。台北未設府前為淡水廳所屬,廳治原來設於彰化,後來遷至竹塹,彼時,文童需到彰化應試,府院考試需到台南,不但路途遙遠、危險,旅費也是一大負擔。1875年,台北設府,1880年,洪騰雲捐款在台北城內府後街建考棚,次年竣工,從此縣試和府試都可以在台北舉行,使得台灣北部的文風大盛。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