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兒時記趣(2007.01.25)      
(本文發表於台北畫刊2007年3月號)

每個人都有童年,我的童年和大部份人的回憶一樣,以快樂的經驗居多,剛懂事初期,每天圍在媽媽周圍,說搗蛋可以,說是媽媽的開心果也可以,稍稍長大,幫媽媽到雜貨店買醬油、鹽巴、味精或其他廚房應用的佐料,或幫媽媽搬椅子、檢菜、製作湯圓等,不曉得有沒有越幫越忙,只記得媽媽的誇獎,讓我們這群孩子越做越起勁。

 

第一天上國小帶著一條方型的大布巾,是包書用的工具,雖然教科書比現在的書薄很多,而且本數也僅三本,因為從來沒有用布包過東西的經驗,怎樣將這幾本書帶回家的情節已經忘了,回到家時,小阿姨送的帆布書包,是上學後收到的第一件禮物,也成為以後每天上學最重要的隨身包,這個書包的用途可真廣大,放圖書、筆記本、鉛筆盒外,也放置和同學借的漫畫書或下課後嬴得的彈珠、紙牌或其他玩具等私房用品。

 

國小體育課第一次上的球類運動是躲避球,同學分做兩組,凡被球丟到者,就要到場外,丟到人的人可以取得入場的資格,若有一隊的人全部出場,即屬輸方,孩子的體力不大,雖然被丟到很疼,好像沒聽說有同學被躲避球丟傷的情形,這個屬於班上全體同學的運動,玩到國小六年級,待年事稍長,玩躲避球成為大家共同的回憶,卻很少看到大人進場重溫舊夢。

 

四、五0年代,被視為物質缺乏的年代,精神則未必相對的匱乏,漫畫周刊的諸葛四郎、真平的故事,是同學重要的精神食糧,期盼漫晝周刊出版的日子,有錢買漫畫周刊的同學自然成為大家巴結的對象,幾個人一起看書的鏡頭經常出現,閱讀速度快的同學恨不得快點翻下一頁,俾知道書中的情節,閱讀速度慢的同學仍在仔細推敲細節時,可以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而漫書書的內容,也成為同學們下課活動的模仿焦點,頑皮的,成績後段的扮演小兵,或反派的哭鐵面、假鐵面,至於諸葛四郎或真平等正派角色,是成績好的同學或意見領袖的專利,小馬棒球隊小馬的投球英姿,更是我們這群小鬼頭的偶像人物。

 

玩具並不是一定要用錢買,也不一定要製作得很精緻,只要有特色就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部份同學們利用廢棄物或自家附近植物做為原料製作玩具,外表未必精緻,卻極具創意,使得班上的玩具多樣化,其中不少玩具再也沒有見過,因為係出自手工,不論功能或形狀,都可能是海內唯一,倘當時那位同學懂得蒐藏,或似今天可以照相,這位同學一定會成為大富翁,或是兒童玩具賞析的大師級人物。

 

孩子的世界是動態的,下課時間的校園總是鬧烘烘的,有許多活動是不必花很多時間的,十分鐘就可以玩得很開心,看小學生、漫晝或國語日報的同學,靜靜的坐在書桌前享受閱讀的樂趣,其他的同學可以上完廁所,到福利社,再玩躲猫猫、跳縄、扯鈴、打陀螺、踢毽子、跳房子….,直到上課鈴響,老師進教室時,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收拾課外讀物,或滿頭大汗的衝進教室就坐,雖然老師帶著教鞭,或隨時以粉筆做為飛鏢射過來警告不認真聽講的小朋友,偷吃便當仍是許多學生的樂趣,個中滋味大概只有偷吃過的朋友才能領會其中的甘甜,至於中午,「各人作業各人擔」,餓肚子是常事,若要懊惱,誰叫你要在上課時間偷吃便當。

 

那時候的象棋和圍棋的新聞經常出現在報紙版面,每天都有講評和分析,若老師也是圍棋愛好者,在課堂上分享幾句,班上肯定有人因此而受到影響,事實上,同學以玩象棋者居多,也有同學玩五子棋或玩三,尤其是玩三,只要在泥地畫幾條線,檢起樹葉或小石子就可以進行,當時的孩子,只要盡性,時間長短好像不那麼重要。

 

記憶中校外教學的地點是新公園和台灣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雖然精美,老師沒講,我們也不曉得其中的涵意,但館內陳列的標本卻是平日生活中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稀奇動物,膽小的女同學忽然看到頭上出現一隻口吐紅杏的大蠎蛇,嚇得花容失色的情景猶如昨日。公園是同學們的最愛,自由活動的時候玩什麼也忘得差不多了,惟樹上出現松鼠的驚叫,小朋友一傳十、十傳百的神奇眼神讓人無法忘懷。銅牛的神韻一直在腦海迴旋,隨著年事的增長,知道它是1935年台灣總督府舉行始政四十周年慶時收到的賀禮,對其生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此外,因為找尋台北的美麗,而關心台灣文化的發展,再度佇足新公園時,不論台灣博物館或其他建築乃至於園區的植物,都有如情歌般,讓人百聽不厭,越看越順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