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義民廟
生於斯,長於斯。成長於台灣的人們,對於「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景象或許不陌生。廟宇,除了展現在地信仰,更深刻體現自唐山渡海而來的先祖們篳路藍縷,在台拓墾草創的鄉土情懷。 文、圖/葉倫會(前海關博物館館長 ) 台灣的天然資源並不豐富,卻能在世界經貿舞台占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因素是台灣人源源不絕的創意。觀察台灣鄉土民情有年,發現廟宇和神明信仰雖然是保持傳統的中心,更是創意最豐富的區塊之一。「義民爺」是台灣客家鄉親公認的守護神,每年農曆七月,在各地義民廟舉行義民祭典。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義民路三段360號的「新埔義民廟」,又稱「新埔枋寮褒忠義民廟」,原名「褒忠亭」,因其歷史最久、香火最盛,是全台客家信仰中心。乾隆53年(1788年),距今200餘年前,由當地鄉賢所籌建,其興建淵源,與其為信仰,不如說是對祖先英烈事蹟的懷念與敬仰更為貼切。
新埔義民廟牌樓「褒忠亭」。
保鄉衛土義民軍 清朝乾隆年間,發生一起台灣三大民變之一的「林爽文事件」。林爽文亂軍侵入淡水廳,客家先民為保鄉衛土,起而協助清軍抵禦叛軍。事件結束後,先賢用牛車載運戰亡義民軍之骨骸,準備回新竹湖口埋葬,惟牛車經過鳳山溪後,牛就不再前進,經擲筊請示,將義民的骨骸埋於該地,後來被堪輿家認為是「雄牛睏地穴」。清乾隆53年(1788年),附近鄉賢籌建義民廟,戴元玖捐其土地為廟址。隨著島內二次移民,新埔義民廟分靈的義民廟,遍布台灣各處,而義民爺亦被視為台灣客家鄉親的守護神。 義以教民褒忠亭 新埔義民廟依山而建,因乾隆皇帝賜名「褒忠」,最初將廟命名為「褒忠祠」。據說因該廟合祀三山國王、觀音佛祖(該廟牌位名)、福德正神等,改稱義民廟。義民廟坐北朝南,後有店仔湖台地,前有鳳山溪水,前低後高,左右開帳,宏偉壯觀。廟內雖未設龍柱,惟雕梁畫棟,裝飾多樣而且精緻華麗,石柱和柱珠均為圓形,各面收線角為八段,各段雕有花、鳥和水果。廟前牌樓壯觀,分別寫有「褒忠亭」和「義以教民」,牌樓下有旅居台北市客家鄉親捐贈的六對石獅;牌樓外有兩隻大石獅,靠近馬路旁的兩匹石馬建於日治時期,原來置於廟前。
清朝乾隆皇帝御賜「褒忠」牌匾。
新埔義民廟的建築極具特色,為二進、二廊、二橫屋的四合院「燕尾脊建築」。翹脊造型優美、石柱、石獅壯觀,木雕精美,不論雕飾、彩繪或對聯,都有「趨吉避凶,教化人心」的作用。此外,廟內匾額多是新埔義民廟的一大特色,由清朝以來歷年執政者賜與的牌匾,皆是珍貴的文化資產。例如清代乾隆皇帝御賜的「褒忠」匾、日治時期台灣第18任總督長谷川清贈的「盡忠報國」匾,以及晚近歷任總統的匾額。 再者,廟中不見任何神像及龍柱是該廟的另一特色。義民廟正殿面寬五開間,為堂屋形式,後殿闢為三座神龕,中央奉祀「褒封粵東褒忠義民」神位,上方橫批中央另闢一小室供奉聖旨(據說聖旨藏於他處)。左側神龕配祀三山國王、觀音佛母、神農皇帝,右側神龕配祀福德正神、戴元玖公和開山沙瀰開智武禪師祿位。1985年,內政部將其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此外,精緻的「石雕」工法被視為該廟最精采的部分。全廟石材以泉州白石為主,色澤溫潤,主要分布於三川殿的布口廊。石雕採用浮雕、鏤雕、剔地起突、線雕、字雕等不同的手法,因交換運用而給人變化多端的大廟格局。彩繪利用天然漆和油料,包括油漆作及繪畫兩部分,具有保護木構件,延長使用年限的作用,傳統繪畫亦極具藝術價值。主題採自章回小說忠孝節義的故事,具備趨吉避凶和教化人心的功能。
廟旁之牛雕藝術。
緬懷先祖義民塚 新埔義民廟後方有兩座墓塚,分別是正塚與附塚,正塚葬的是林爽文事件義民的忠骸,人數較多,規模也較大。義民塚現貌是1923年所整修,主要建材為花崗石與砂岩,中央墓碑為花崗石,兩側的墓手及墓手欄為砂岩,雕刻十分精緻,「粵東褒忠義民之總墓」石碑為整體的中心。附塚位於正塚左後方,埋葬咸豐11年(1861年)同為台灣三大民變之一「戴潮春事件」死難者的骨骸。 十五聯庄祭祀圈 清朝道光15年(1835年)起,新埔義民廟開始舉行中元祭典。清道光27年(1847年),當地士紳聯合新埔街、九芎林、大湖口、石岡子等四大庄士紳,倡將廟產交由四庄輪流管理,開啟台灣廟宇將廟產視為公產的先河。隨著地方的發展,由4庄而13庄、14庄,1976年,溪北區祭祀區域持續擴大,變為15大庄。15聯庄信仰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堪稱台灣第一。台灣各地客家鄉親亦視新埔義民廟為信仰中心。 1988年,大台北地區客家鄉親開始到新埔義民廟祈請義民爺北上,義民祭典都成為地方盛事,不但凝聚客家鄉親向心力,也成為推動觀光產業的重要資源。2011年8月6日、7日,新北市政府即將舉辦義民祭典,首創發放兩萬斤白米給虔誠的信眾和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這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正是義民爺「犧牲自己,完成大我」的偉大節操。◇ (作者為海關博物館首任館長,現任大稻埕逍遙遊暨大稻埕老街攝影巡禮導覽義工、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主持人。)旅遊資訊 ★自行開車: 國道一號:由竹北交流道下,經博愛路由竹北左轉至枋寮,約5公里即可到達。 ★搭乘大眾運輸: 客運:由新竹火車站搭乘新竹客運往新埔方向之班車至在義民廟站即可到達。 附註:該行程可搭配新埔鎮另一景點王惕吾故居 「The One南園」,來趟新竹「傳統古厝建築之美」巡禮。詳見週一「台灣鄉情版」。
悠遊淡水緬懷馬偕故園
淡水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旁仍保留的 一點港居人家景觀。 (維基百科)
文、圖/台北散步者(大稻埕逍遙遊暨老街攝影巡禮導覽義工) 台北市淡水區位於淡水河河口北岸,被命名「淡水」有兩種說法,一說原住民「淡水社」,一說船舶航行琉球和中國間供應淡水的地方。其外形略呈菱狀,隔淡水河與觀音山遙遙相望。以淡水港(紅毛城前)為河岸基點,西距淡水河口1.5公里,南至關渡7公里,沿淡水河約20公里至台北大稻埕。 淡水是個風光明媚的山城河港。清朝末年,清廷開放淡水為對外通商口岸,外商進駐,帶來資金、人才和市場經濟新知。該地因此設領事、建洋行、傳教士紛至,也出現許多西式倉庫、教堂及住宅。多樣性的自然、人文景觀,讓淡水變得多采多姿,擁有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蹟建築,被指定為古蹟的地方有21處。著名的歷史建築則有:紅毛城、淡水滬尾炮台、馬偕墓園、外僑墓園、前清海關稅務司官邸、淡水禮拜堂、偕醫館、淡水龍山寺等。 清朝時期,最早進入淡水地區的教會是天主教。但其後發展,淡水受到基督教的影響顯然大得多。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發展,以濁水溪為界,傳入台灣南部的時間較早,以來自蘇格蘭的馬雅各醫師為主,台南為其據點;北部則以淡水為據點,加拿大長老教會的馬偕博士是代表人物。 行醫濟世的馬偕 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1901年)的漢名叫偕叡理。他雖是加拿大人,淡水人卻將他視為地方的榮耀。行走淡水街上,不僅可見以馬偕之名為路名的「馬偕路」,且其逝世的6月2日則為「馬偕日」,直至現在,仍會舉行紀念活動。 馬偕為基督教長老會教徒,1872年3月9日,由高雄到淡水,開始在其住所傳教。最初,馬偕藉由幫當地居民拔牙贏得百姓好感,其行醫濟世獲得信任,根據史料,馬偕一生中共拔了2萬多顆牙齒。迄1901年,他從初期被地方排斥,逐漸受到鄉民愛戴、禮遇,西方歷史學者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讚賞其志業。也有人說,這句話是他的座右銘。其有生之年,以服務世人為職志。由馬偕所創建的志業,至今仍對台灣有很重大的影響。 諸如1880年在淡水開設的「偕醫館」,便是今日「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1882年,馬偕又創建牛津書院(Oxford College,漢名「理學堂大書院」),即今天的台灣神學院;1884年,設立的淡水女學堂,則是台灣新式教育的開端。馬偕在台灣傳教的日記,即著名的《From Far Formosa》(中譯《台灣遙寄》、《台灣六記》或《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歌德式淡水教會 馬偕在1872年3月9日抵達淡水,於淡水傳教時,建立該地最早的「淡水教會」。哥德式的紅磚禮拜堂,被認為是淡水教會的特色。而淡水教會在1949年時,創立「重光幼稚園」,也是淡水最早的幼稚園。
1936 年倪蔣懷所繪的淡水教堂,目前收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維基百科)
淡水教會和重光托兒所。
淡水教會位於馬偕街8號,在淡水老街西側,自淡水捷運站沿中正路往西行約15分,距渡船頭約3分鐘。馬偕街街名以馬偕之名命名,是典型的老街,淡水教會位於該街與中正路交會處的三角公園,門前樹立的馬偕石雕像,被視為淡水地標。淡水另外有兩座石雕像,位於淡水國小旁,分別是杜聰明和施乾,因為兩人都是淡水國小的傑出校友。
馬偕石雕。
永遠的淡水人 馬偕在1901年病逝淡水,葬於外僑墓園旁的私有土地,後來由其在台灣所娶的妻子張聰明,捐給淡江中學做為校地,成為永遠的淡水人。 所謂的「外僑墓園」,是淡水在清代開港以後,英國領事館為了安葬來台經商、傳教等活動,而客死異鄉的洋人,於是設置淡水外僑墓園。該墓園目前被指定為縣定古蹟,是台灣現存最大的西式墓園,也是淡水早年發展的重要文化資產。
淡水人稱外僑墓園為「西仔墓」或「番仔墓」。外僑墓園內有中式、西式和中西合式等各種形式,因宗教信仰與職業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墓園中心鋪設X字型的紅磚道,大致分隔成四區,因國籍、宗教信仰、職業別而分東、西、南、北區;東區以基督教徒為主,南區以天主教徒為主,西區以商人為主,北區為官員;曾擔任理學堂大書院校長的吳威廉牧師葬在東區;監造滬尾砲台「北門鎖鑰」的德國人巴恩士葬在北區。墓園之中,以英國人最多,職業則是以傳教士為主,其次是船員、海關關員。
國家第三級古蹟「馬偕墓園」,位於淡江中學內。
馬偕墓地。
「馬偕墓園」是國家第三級古蹟,主要安葬馬偕、夫人,及其兒女、親家和嫡系學生等。墓碑較高如燭台狀者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夫人張聰明、女兒和女婿,再外圍是學生;左邊是長子偕叡廉夫婦(1914年創辦淡江中學),再左邊是姻親。馬偕墓園,每年3月9日,即馬偕到淡水這天,教會人士會前往掃墓獻花。◇ (2011.8.19大紀元時報)
漫步滬尾追尋馬偕行醫興學之路
偕醫館是馬偕紀念醫院的發源地。
文、圖/台北散步者(大稻埕逍遙遊暨老街攝影巡禮導覽義工) 馬偕博士(1844年~1901年) 在淡水傳教近30年時間,編著有中西字典等書,創辦淡水學堂(即今日淡江中學前身)、馬偕醫館,以及理學堂大書院等。 他為台灣引進西方宗教、教育及醫療志業,並透過教會、學校和醫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此偉大情操,即使他已去世超過百年,其生前的志業,仍然遺愛人間。 台灣第一所西醫院 偕醫館 馬偕從事宣教師訓練時,曾學習過簡單的醫療知識,可協助教徒,也可自保。故抵達淡水後,即在寓所成立偕醫館(The Mackay Hospital)為人診療、供應西藥,後來增加開刀、拔牙和住院等設施。因為西醫療效快,偕醫館的工作人員又具服務熱忱,尤其是馬偕使用奎寧水(quinine)治療瘧疾,快速減輕痛苦,致求診人數甚多,1873年5月,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馬偕將傳教與醫療相結合的作法,促成了台灣現代化醫學的發展。 清朝時期,偕醫館受到淡水洋商的大力支持,使馬偕得以邀請駐淡水的外國人和洋行聘請的外籍醫師,到醫館主持醫療。此外,馬偕也在各地教會設立醫療站,訓練學生和本地傳道士醫療技術,擴大醫療範圍。清末中法戰爭時,偕醫館也曾作為清軍的軍醫院,救護不少傷兵而立功,劉銘傳特別頒獎表揚。 1879年,馬偕得到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遺孀捐贈的善款,他利用這筆錢蓋了一棟中西合壁的醫院,就是「滬尾偕醫館」,這間醫院是台灣第一所西醫院。1901年因為馬偕辭世,醫館一度關閉,直到1906年加拿大的宋雅各醫師( Dr. J. Y. Ferguson )來台重開偕醫館。
滬尾偕醫館。
1912 年,為紀念馬偕在台灣宣教40周年,並擴大醫療服務,在台北雙連新建醫院,即今日的「馬偕紀念醫院」,滬尾偕醫館功成身退。此後,馬偕醫館院舍80年間,先後曾充作神學院、圖書館、幼稚園和學生宿舍之用,建築體亦多次修葺,今日所見醫館樣貌完成於1992年。
馬偕紀念醫院。(維基百科)
西式現代化學校 牛津學堂 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是西式的現代化學校。1880年,馬偕博士回加拿大募款,獲得故鄉安大略省牛津郡《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報的協助,隔年返回淡水,創立牛津學堂。校舍由馬偕親手規劃、監工而成。1882年7月26日峻工,因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英文命名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漢名「理學堂大書院」。
國家第二級古蹟「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
為了培養台灣的傳教人士,提升本土傳教士的知能,學堂上講授課程,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羅萬象。歷經多年演變,牛津學堂更名「台灣神學院」,該院數度搬遷,現址設於陽明山。 如今牛津學堂現址,也是台灣第一個私人博物館,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陳列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北部的教堂、學校、醫院和有貢獻的人物,以及馬偕暨教會的日記與照片,加上照片的配合,被認為是言之有物的信史。而牛津學堂舊校舍則被政府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且在1914年改設淡水中學校以及真理大學。2011年時,真理大學校史館,除豎立馬偕銅像外,也展示該校不同時期的發展史料,及長老教會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真理大學大禮拜堂,校舍前身為牛津學堂。 (維基百科)
馬偕以一個外國人,卻受到台灣人極高的肯定,如淡水街道以馬偕的名字命名,將其去世的6月2日訂為馬偕日。逝世百周年時,國家郵局發行紀念郵票。殊榮來自他以公益為志業,服務對象包含男、女、老、少、貧、賤、富、貴,以眾生平等的方式對待,回饋相對的豐富,因而受到大家的尊崇。◇ 旅遊資訊 牛津學堂(真理大學) ★自行開車:中山高速公路五股出口下,往北走新台五路,經成泰路,過關渡大橋,接民權路→中正路→中山路→中山北路一段→真理大學。 ★大眾運輸:搭乘捷運淡水線至淡水站下車,或搭乘公車指2、指10、紅26、紅27、台汽、指南客運、淡水客運、三重客運。 注意:真理大學為開放式校園,但個人不得進入牛津理學堂,需團體憑公文申請進入參觀。
台北淡水當台灣遇見西方邂逅紅毛城
淡水紅毛城砲台
「紅毛城」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國家一級古蹟。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之「聖多明哥城」或「安東尼堡」,是一幢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築。 文、圖/葉倫會(前海關博物館館長) 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國爭相發展海權與貿易。海上霸主之一的西班牙,於西元1629年由基隆進入淡水,在當地建築「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為其殖民北台灣的基地。1642年,荷蘭趕走西班牙人,將該城原址重新建築為城堡,稱「安東尼堡」(Fort Antonio)。該城堡最初的顏色是灰白色,因當時荷蘭人被台灣人稱之為「紅毛」,故有今日「紅毛城」之稱。自紅毛城俯視淡水河口,形勢險要,「戍台夕照」被稱為淡水八景之一。 1661年,明朝鄭成功又驅逐荷蘭,將紅毛城略作修葺,建有東、西兩個大門,以及南、北兩個小門。19世紀,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後,英國人在1867年租得紅毛城,經過整修而成今貌,並在紅毛城東側建領事館暨其官邸,直到1961年撤館。1980年才由政府收回,整修後開放民眾參觀,現在是新北市淡水古蹟園區最受歡迎的景點。紅磚洋樓領事館 19世紀淡水港開港後,因貿易額擴增,英國領事館的業務日漸龐雜,其地位日漸增高,於是1878年於紅毛城主堡東側增建領事官邸。領事官邸為英國維多利亞式建築的紅磚洋樓,前庭有綠地,紅磚、迴廊、斜屋頂,散發細緻、溫暖的風格,與主堡軍事建物的線條,呈現兩種氣氛不同的建築體,反而顯得協調。
紅毛城領事館。
迴廊的欄杆使用「綠釉花瓶欄杆」,結合中國陶藝與西洋花瓶欄杆的形式,這種形式常見於十九世紀的洋樓。花瓶樣式運用在建築上,取其「平平安安」的吉祥的寓意。 磚雕上除了有代表英國皇室的薔薇徽飾,「VR」字母是維多利亞女皇(Victoria Regina ,1837~1901年在位)的縮寫,「1891」則是領事官邸完工的年分。磚柱及牆壁出自英國建築師的設計;領事官邸的地基鑲嵌著中國式的「錢紋」小石窗,取其「大富大貴」的寓意,為中國建築匠師常用的施工手法。 據說,英國領事館的建築聘請英國建築師設計,但是紅磚及匠師可能來自福建廈門。院子裡遍植玫瑰花,官邸迴廊是喝下午茶的地方,體現領事優越生活的一面。官邸的客廳、餐廳及主要臥室都設有壁爐,這是英國建築空間的特色。規律對稱的拱圈,使室內每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和視野,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特殊的美感。涼台占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生活空間,這種擁有大面積涼台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Bungalow(涼台殖民地式建築,即別墅)。
淡水紅毛城領事官邸壁爐 。
各時期建築流變 紅毛城主堡在17世紀最初建造時,是一座方形的城堡。興建目的,以軍事用途為主,故地基深、牆壁厚達1.5公尺,加上「外石內磚」的砌法,不畏砲火攻擊,適合防衛。主堡內分為上下二層樓,內部採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19世紀英國人進駐後,除了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在東北及西南角增設兩處角樓,二樓南側外也增建露台,露台上設有雉堞及槍眼,居高臨下看守,可以防止入侵者侵擾。同時,英國人亦大肆整修紅毛城,將原先灰白色的紅毛城,粉刷成紅色牆身,讓這座古城和紅毛城的名稱更加貼切。
紅毛城安東尼總督雕像 。
紅毛城最初以軍事用途為主,後來轉化成領事館暨官邸,惟主堡建築依舊留有防衛功能的設計,如槍孔或女兒牆等,並新建辦公所需建築。在清朝時期,由於英國與清廷條約規定英方享有「領事裁判權」,故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做為在台灣犯罪的英國犯人的臨時拘留所。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後,牢房改為員工宿舍。中式古城牆南門 位於園區入口處的「南門」,是紅毛城園區裡唯一的中國式建築,為清初修建紅毛城圍牆時的同期建物。採用觀音山石條堆砌而成,非常堅固,門額上題有「南門」二字。清初建構保護紅毛城的四周城牆,如今僅留南門,其餘三座城門均於英人管理時期,為進出安全的理由而被拆除予以封閉。
紅毛城紀念品店
紅毛城古蹟園區人員精心設置的紀念品商店可愛標記,很可能是台灣唯一形狀的郵筒。在此想像維多利亞女王迷人的一生及其盛世,但您也許有所不知,白色婚紗正是起於17世紀,而維多利亞女王1840年結婚時穿白色婚紗,則把這個習俗向世界擴散。站在此地高處觀看淡水河和台灣海峽接觸的大海,可以看到八里區的台北港,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享受「心矌神怡,竉弱皆忘。」的境界。◇
ylh515
葉倫會的部落林安泰古厝古蹟日導覽隨筆(2024.10.20上下午各乙場)(1,728、1,729)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