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是牯嶺街的愛書人,好讀閒書而養成紀錄的習慣,在報章、雜誌寫幾篇雜文而獲得編撰中華民國海關簡史、籌備海關博物館的機會,退休後擔任導覽志工,仍然筆耕不輟,每次導覽完,透過觀察、紀錄、整理、統計和分類,鍥而不捨的寫下千字左右的隨筆,一段又一段的記,一篇又一篇的寫,因為內容信而有徵,被認為是信使,這份鼓勵讓我寫得更加勤快。
經濟學名言,第一次的想法通常不是最好的。寫隨筆時,邊寫作邊思考,寫好後再經數次閱讀、修改,完稿時的文字和最初的想法往往差異甚大,定稿文字少掉下筆時的混亂情緒,也成為個人修為的借鏡,說寫作是我進德修業的老師也可以。
陰錯陽差的擔任史蹟巡禮導覽志工,把散步街頭當做時尚,秉持是非成敗轉頭空,不招人忌是庸才的說法,朝著標杆用心做,認真走.等出席朋友等了28年的萬華公益史蹟巡禮也這樣的歡迎大家。
準時是我的習慣。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北連續下好幾天雨,謝謝出席朋友,萬華因為這麼多熱情朋友的蒞臨而變得有趣,積多年導覽經驗,了解出席朋友幾乎是人中龍鳳,請大家在龍山寺站一號出口階梯站好拍照,拍照時強調我們是最棒的,只要抬頭挺胸,雄糾糾、氣昂昂,不論站在哪兒?都是C位。
第一次參加和從國外回國的朋友比例算高,請運用與生俱有的觀察本能,藉以找到特色,進而提升生活品味,強調我講的內容不多,聽或沒聽不影響生活。跨過西園路,在萬華公共文化苶室老街牌樓處進入巷弄,請注意店名的創意,少數朋友擔心早年的傳言會出現,事實上,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都沒有發生。
出席朋友中不乏具157天賦者,停下來關心街區特色時,有人很快說出藍色線條是夜市商店擺攤而劃。往啟天宮媽祖廟途中,請歌唱高手唱出在巷弄漫步而行的心聲,比想像中高明許多。料館媽祖廟建於日治時期,頗多吸引人觀賞的雕飾和彩繪、對聯,啟天宮劉家女孩拿出拜斗的白米,即媽祖加持的米和礦泉水和大家結緣,一定要請美麗的女孩和我們合照。
沿著巷弄觀察老市區,這是東區看不到的景觀,八十一歲老闆娘告訴我一個多月前跌倒,身體極不舒服,好像在告誡我,要注意健康,有年紀的人千萬不要跌倒,夫妻同行者開始牽著彼此小手的情形變多了,原來參加史蹟巡禮俱有增進夫妻感情的功能。
王益順蓋的龍山寺,不論歷史、人文或硬體設備都是台灣廟宇的精典,我喜歡趨吉避凶教化人心和潛移默化的功能。在剝皮寮找個合宜的地方分享個人兩個多小時的觀察所得,透過大家的眼睛和智慧,擴充參訪心得,太豐富了,中午李長官提供的豐厚午餐。太好吃了!
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台北植物園公益史蹟巡禮
導覽時間: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下午2時到4時30分
集合地點: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
參觀景點:自由廣場、中山南路、愛國西路、台北植物園…牯嶺街松林書店。
集合時間: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下午2時
報名方式:請用中文全名接龍、私line 或
E mail:lunhuiyeh2538@gmail.com 葉倫會
接到報名訊息,將儘快公布在群組。
松林書局請喝咖啡,額滿為止
活動特色:風雨無阻、準時開講。
歡迎截圖給您的朋友或群組參考或代為報名
2024年11月2日(星期六)大龍峒公益史蹟巡禮
導覽時間:2024年11月2日(星期六)上午9時到11時30分
集合地點:捷運圓山站1號出口
參觀景點:臨濟護國禪寺、台北孔廟、鄰聖苑、保安宮…。
集合時間:2024年11月2日(星期六)上午9時
報名方式:請用中文全名接龍、私line 或
E mail:lunhuiyeh2538@gmail.com 葉倫會
接到報名訊息,將儘快公布在群組。 額滿為止
活動特色:風雨無阻、準時開講。
歡迎截圖給您的朋友或群組參考或代為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