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俗諺:「要走得快,一個人走;要走得遠,一群人走。」。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導覽志工以來,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抱著一期一會,風雨無阻、準時開講的心情到大稻埕逍遙遊集合地點慈聖宮廟埕導覽,活動結束即轉身走人,自以為態度瀟灑的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Feb 03 Wed 2021 19:50
台北散步者群組導覽台灣大學部分校園隨筆(2021.2.3)(1,419) 有心、無心──透過時光隧道走回台大校園(2021.2.3) 李家女孩
- Jan 25 Mon 2021 11:15
大稻埕老街史蹟巡禮177次導覽隨筆(2021.1.23)(1,418)
大稻埕老街史蹟巡禮純是2005年自公職退休時,為回饋社會,不自量力開辦的公益史蹟巡禮,秉持過河卒子只有向前的心情,按月走了177次。葉倫會全部的史蹟活動導覽了1,418次,常認為是城隍爺的保佑,老天爺的愛護,希望參加史蹟巡禮的朋友,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外,養成懂得感恩的習慣。
- Jan 23 Sat 2021 22:02
典範常存的溫送珍
兩千年左右,應台北市中正區公所邀請為上賓,對參加該所成年禮的年輕孩子講幾句勉勵的話,認識時任中正區調解委員會的溫送珍主席,開啟我們兩人二十餘年的忘年交。稍後,了解1925年生的溫主席出身中港溪畔,即苗栗縣南庄鄉員山村。
- Jan 22 Fri 2021 16:28
晶賀琞旅行社台北二日遊參訪迪化街導覽隨筆(2021.1.21)(1,417)
奉晶賀琞旅行社老闆王錦菊之命,為該公司主辦台北二日遊朋友導覽迪化街。這是2021年1月7日後的第三場。因為出席貴賓來自各地,分屬不同行業,有人喜歡看商店販售貨物的熱鬧,有人想聽大稻埕或迪化街沿革,就專業導覽人員來說,滿足貴賓的需求是基本功。
- Jan 19 Tue 2021 20:33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國家建築金獎部分出席人員導覽萬華隨筆(2021.1.18)(1,416)
奉台灣永續關懷協會馮智能執行長之命,為該會建築金獎陪從人員導覽萬華,讓我有機會與國內建築菁英在花園酒店餐敘,稍後並為部分成員導覽萬華史蹟,就散步街頭的退休老人而言,這是收穫滿行囊的機遇。
- Jan 18 Mon 2021 08:20
大稻埕逍遙遊551次導覽隨筆(2021.1.17)(1,415)
大稻埕逍遙是台北霞海城隍廟負責人陳文文於1997年創辦的史蹟巡禮,邀請知名學者、專家導覽,加上以大稻埕做為台北霞海城隍廟廟埕的概念,吸引各路英雄豪傑前來參加,二十餘年來都是如此。
- Jan 17 Sun 2021 18:33
萬華史蹟巡禮108次導覽隨筆(2021.1.16)(1.414)
奉高樹榮之命開辦萬華史蹟巡禮,轉眼十年了,感謝神明保佑,朋友支持,讓萬華的故事隨著活動向外擴充。
- Jan 15 Fri 2021 19:23
台灣客家人的故事(2021)
運動醫學暨骨科權威彭玉章
前言
葉倫會為輔仁大學企管系系友導覽大安森林公園,好友陳家阿伯和郭家女孩送一個大紅包。鑑於台北散步者群組舉辦演講活動需要投影機,決定將紅包做為購買投影機的基金。彭玉章是知名的骨科醫師,他知道訊息後,捐出早年使用的舊投影機,並且表示願意為群組朋友開辦骨科講座。
- Jan 13 Wed 2021 07:36
台北散步者群組參訪全台葉姓祖廟隨筆(2021.1.12)(1,413)
全台葉姓祖廟位於台北市內湖鯉魚山,台灣的葉姓祖先都可以在這兒設立牌位,享受「日受千人拜,子孫賢孝;夜觀萬盞燈,財丁興旺。」的福澤。語云:「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這份包容的作法,讓全台葉姓祖廟成為台灣宗祠的翹楚。
- Jan 11 Mon 2021 09:07
台北大龍峒史蹟巡禮49次導覽隨筆(2021.1.9上午)(1,412)
奉高樹榮之命導覽大龍峒,承神明保佑,朋友支持,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六上午9時,風雨無阻、準時在台北市玉門街臨濟護國禪寺大門口開講。2020年8月以前,出席朋友以e mail方式報名居多,9月以後,透過line群組報名逐月成長,究竟哪個方式較合宜?這是有趣的問題。因為時間短、數據有限,還沒有找到答案。就一個人獨撐的活動,謝謝出席朋友,因為您,葉倫會的史蹟導覽才可以持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