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社是國際性非政府組織中制度最完整者,應邀到扶輪社演講兩百五十場以上,每次都視為三生有幸的學習經驗,正因為尊貴,抱著「一期一會」的心情,認真準備,用心講,務必讓出席社友認識台北的歷史,相信自己居住地方是一塊美麗的家園。
扶輪社是國際性非政府組織中制度最完整者,應邀到扶輪社演講兩百五十場以上,每次都視為三生有幸的學習經驗,正因為尊貴,抱著「一期一會」的心情,認真準備,用心講,務必讓出席社友認識台北的歷史,相信自己居住地方是一塊美麗的家園。
撰研海關史時,有位海關前輩將到基隆扶輪社的演講稿做為回憶錄的篇章,當時有分心響往之的想法。1998應台北東南扶輪社演講「台灣燈塔的故事」,雖然沒有演講費,卻將台北東南扶輪社的社旗有如寶貝般的保存起來。2006年起,不論演講或導覽,都寫篇隨筆,置於葉倫會的部落格。在台灣,有如台北散步者般應邀到扶輪社演講超過兩百五十次,又寫了兩百多篇隨筆者並不多見。
2014年2月11日,應邀到台北洲美扶輪社第48次例會演講(台北洲美扶輪社第48次例會演講「台北的故事」隨筆(2014.2.11晚上)(169)),平日應邀演講或導覽都視為「一期一會」,不奢望下次例會是否再度受邀,兩年多後,再度應邀到台北洲美扶輪社演講。節目主委賴金德經理告知其過程頗具戲劇性,他是應好幾位社友強力推荐,再據以邀請,例會介紹主講人時,亦強調台北散步者是台北洲美扶輪社第一位第二度被邀請的主講人。行走江湖久矣,雖然扶輪社四大考驗第一項「是否一切屬於真實」,但知道有些話不宜當真,上台演講時,向節目主委報告,他推崇的說法,我聽到了。
上次應邀到三峽扶輪社演講的時間是2008年12月27日,演講的題目是「台北的故事」,再度應邀前往,查看上次演講的資訊,時間過得真快,已經快要八年了,想到可以和老友再見,心情是興奮的。
奉羅一真社長(2016~2017)之命,到台北慈恩扶輪社第564次例會演講「台北的故事」,羅社長出身新竹縣關西鎮望族,但我們素昧平生,能在眾多講者中獲得青睞,有份榮譽的喜悅,演講時除了讓出席者滿載而歸外,更要讓羅社長有面子。
中正紀念堂志工導覽大稻埕隨筆(2016.4.25下午)(884)
奉莊香蘭督導之命,為中正紀念堂志工導覽大稻埕兩次,今天是第二場。中正紀念堂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觀光景點,三百多位志工則是國內志工界的一方之霸,不論在職場或志工服務,都是學有專精的佼佼者。
台北天一扶輪社創社元年,即2010年9月,應創社社長張耿禧會計師之邀,前往演講「台北城的故事」(台北天一扶輪社第17次例會演講台北城的故事隨筆(2010.9.23),五年多後,再度應邀,以為經過物換星移後,認識的社友不會太多,揹著近二十本積福和養生前往王朝飯店,擔心轉車不方便,騎腳踏車前往。
2015年12月,為海關資料處理處退休長官導覽大稻埕時,李貞女說她先生是台北東北扶輪社的社友,希望邀我前往演講,感謝這份推荐的知遇,社友經由演講內容認識台北,了解台北的美和溫暖是責任。她透過先生周志宏向周正欽節目主委轉介台北散步者演講的內容,經由e mail,和周主委約定今天演講的題目「台北的故事」。
奉華中扶輪社張社長夫人和湯小姐之命,為華中扶輪社寶眷導覽大稻埕,扶輪社舉辦的活動,向來追求零缺點,台北散步者八百多場導覽,亦以優質活動為宗旨。先向其報告,準時開講外,請出席朋友帶防曬帽、礦泉水,帶相機更佳;另因迪化街有許多新鮮又便宜的南北貨,沒買若會「甘苦」者,請務必攜帶環保袋。
元月6日應台北新生扶輪社演講,是2009年後的第三次。今天應邀到台北雙連扶輪社演講則是2012年後的第三次(其中一次導覽台北雙連打鐵街)。自2006年起,應邀演講或導覽都寫篇隨筆,並且PO到葉倫會的部落格,上網回憶,心中有許多感動和感慨。
2009年元月,應邀到新生扶輪社演講「台灣神明的故事」,二月再度應邀演講「台北城的故事」,一個月連續兩次到一家扶輪社演講,這個例子極為罕見。該社例會時,社友圍坐大圓桌的印象亦極為深刻。但也就這兩次的印象,我們就失聯到今。
1999年開始應邀到扶輪社演講,早期,因為扶輪社少,到扶輪社演講有份獨特的驕傲,而社友對演講者也極為禮遇,隨著扶輪社數的成長,每年近四十次例會需要為數頗多的講師,不再有早年物以稀為貴的尊榮。扶輪社兩百多場的演講經驗,始終抱著「一期一會」的想法,盡力把今天的演講講好。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扶輪社的成長速度頗為驚人,配合市場需求,講師數也快速成長,演講的題目五花八門,惟邀請講師時,除了找好的講師外,為讓社友吸收不同題材的內容,提升其知識廣度,好似有個潛規則,儘量不找相同的講師,這個想法對還是不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平日應邀到各處演講,視認真和熱忱為主軸,中午時分,騎腳踏車載書包前往華泰王子大飯店向執行秘書報到。唐賢惠社長、賴昭宏節目主委和樂曉天聯誼主委親切的握手接待,稍後,發現樂曉天主委是創社社長,對滿臉笑容的CP說,龍鳳扶輪社成立五年多了,創社社長始終保有這份熱忱,不簡單啊!
民俗和鄉土在社團雖然被視為冷門題目,卻受到社友或聽眾的歡迎,雖然甚受歡迎,但2009年12月應邀到台北民生扶輪社演講「台灣神明的故事」,當時的社長黃啟貞。再度應邀,卻是五年後的2015年。不論兩者距離時間的長短?均視為「一期一會」,用心的講。
台北城西扶輪社是國際3480地區,台北西門扶輪社所輔導者,1996年創社,有三十位男性社友,曾於2012年4月應邀前往演講,視再度應邀為榮譽。例會餐敘時,徐英雄前社長說,上次前往演講是他親自邀請的,台北城西扶輪社第792次例會演講「台北的故事」隨筆(2012.4.5) ;這次邀請的節目主委是郭育嘉前社長。
因為蓬萊扶輪社陳彩鳳前社長的推荐,應鄭銘鎮醫師邀請,為西北扶輪社慶祝五十五週年,日本友社社友和寶眷參訪大稻埕導覽,向鄭醫師報告無法用日文導覽,此外,室外導覽人員以二十到三十為宜,倘人數太多,影響參觀品質,鄭醫師說要找友人翻譯,至於人數,他理解參觀品質的問題。
奉台北大橋扶輪社張志宗前社長之命,為該社第745次例會導覽大稻埕。張社長告知出席人數有四十餘人,這個人數超過室外導覽人數,向張社長報告,人數太多將影響導覽品質。天鵝颱風來襲前,張社長擔心會下雨,就六十餘年對天象的觀察,這天的颱風已經離開台灣,縱使下雨,也下在山區。
台北散步者應邀演講的第一個扶輪社是台北東南扶輪社,2005年7月自公職退休,次年開始,不論演講或導覽都寫篇隨筆,並置於葉倫會的部落格,看似平常的紀錄,卻無心插柳的成為紀錄的文字。而今天在台北雙園扶輪社的演講,是這幾年在扶輪社有紀錄的第兩百次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