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台北市大安區民炤里周暉泰里長指示,為該里星期二中午里內長輩共餐前演講大安區的故事。平日應邀在台北各單位演講,有機會和街坊分享住家附近的故事和特色是第一次,有份喜悅,也有份緊張,不管做什麼,認真準備就對了。
10點15分帶六本積福和養生、六本祖德流芳-葉春日公派下裔孫錄,抵達巷口的民炤里活動中心,里長和里長夫人協助將隨身碟的資料放進電腦,大部分街坊都住在民炤里很長的時間,老街坊對附近街區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感情歸感情,卻眼睜睜的在都市化興起後,看著道路拓寬、舊建築或街區記憶揚長而去。行走江湖二十餘年,學到我們在台北只是熟悉的陌生人,不宜勉強每個人成為台北通或大安區通,對街區的演變,交給有心的歷史研究者。
準備資料時,儘量納入大家經歷過或有印象的地方,開講時,知道出席朋友是里內街坊,大概活動時間不同,幾乎沒有印象,有位女士看到葉倫會三字,告訴大家老師很有名,雖然不認識,卻知道這個名字,希望有機會參加葉倫會導覽的史蹟巡禮,謝謝!也告訴大家最近幾星期的活動時間和地點。平日到各處演講或導覽,認為知道名字或不知道名字屬於次要,重要的是90分鐘的演講,是否讓出席者滿載而歸,或有不虛此行的喜悅。演講結束時,里長夫人說是里長上任以來,是歷次演講最熱絡的一次,每位朋友都認真聽。
出席朋友以女士占多數,七十到八十是基本年齡,最年長者是90歲的退休牧師,共同特色是見多識廣,看到簡報內容即樂於表達印像或感想,雖然講對的不多,但樂於表達可以讓有年紀的人遠離憂症,有位女士對我帶去的書比對我的演講內容多幾分興趣,隨時計算還有幾本,就送書人來說,希望拿到書的朋友要看,並且從中獲得益處。
大安森林公園早在日治時期即被規劃為公園預定地,現在人只知道公園生態豐富,適合運動休息,鮮少人回顧它在台灣光復後進駐1,800多戶眷村,眷村居民的生活習俗來自大江南北,留下動人的回憶自然不在話下,可能拆得太快,致來不及寫故事就不見了,若非仰仗老照片,很難敘說當時的情景。新生南路沿途有許多教堂,有天堂之路的稱號,不同教派的教堂各具特色,如天主教堂有聖像,基督教堂只有十字架。因為聖誕節將屆,衛理堂、聖家堂或和平東路的靈糧堂都有高水準的音樂演唱或演奏會,建議街坊注意表演時間,屆時如果有時間,可以前往欣賞。
未加蓋前和加蓋後新生南路的變遷,建國南路、信義路和新生南路的追憶,如大安分局前手孔蓋BCC究竟是哪家公司的?每人都有印象的國際學舍…。中午十二點是共餐時間,我們用掌聲謝里長和里長夫人,謝謝父母賜予健康的身體和自己決定出席的智慧後,互道珍重再見。
台北散步者每個月在台北舉行五場免費的史蹟巡禮,每個景點都是見證台灣史的重要部
分,時間一到即風雨無阻、準時開講,我們期盼走到走不動為止。
台北城開心史蹟巡禮 免費的公益活動
時 間:2020年1月5日(星期日)上午九時至十二時。
集合地點:台北市襄陽路二號國立台灣博物館前銅牛處
參觀景點:二二八和平公園,總統府周邊、衡陽路旁摸乳巷、中山堂暨周邊、台灣省城
隍廟、明星西點麵包廠、北門郵局、北門。
好康的事:(贈葉倫會編著積福和養生...
報名方式: 葉老師y2538.ylh@msa.hinet.net
台北城開心史蹟巡禮119次導覽隨筆(2019.11.3)(1,286)
葉倫會應邀到單身行不行節目談退休人生更精彩,已於20190114首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zyjd7i-0k&index=117&list=PLtJBDxr85nZYDfif
bNY1M_hLGsjU4Icyu&t=0s
葉倫會2016.10.10在新聞挖挖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a_Cpi23rk
葉倫會編著松山的故事電子檔
http://ssdo.gov.taipei/ct.asp?xItem=2235591&CtNode=44445&mp=124011
葉倫會 2018.9.26出席民視台灣台【新聞大解讀】推動客家文化 深耕義民信仰文化傳
承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Y_N_ulIxs
TVBS來怡客http://www.youtube.com/watch?v=yqbSb0o83IA,讓您見識電視台專業團
隊的功力。
2018.9.26葉倫會出席【新聞大解讀】推動客家文化不遺餘力 深耕義民信仰文化傳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Y_N_ulIxs
客家電視台台灣燈塔巡禮
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25444884.html
台北大龍峒史蹟巡禮 免費的公益活動
時 間:2020年1月11日(星期六)上午九時至十二時。 2019年12月14日已額滿,謝謝!
集合地點:捷運圓山站旁臨濟護國禪寺大門口(玉門街9號)
參觀景點:臨濟護國禪寺,庫倫街、酒泉街、台北孔廟、台北保安宮、44坎、覺修宮。
好康的事:(贈葉倫會編著積福和養生...
報名方式: 葉 老師y2538.ylh@msa.hinet.net
大龍峒史蹟巡禮35次導覽隨筆(2019.10.12)(1,278)
大愛電視台志工連建鑫主任拍攝
20141204 大稻埕迪化街采風剪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WpIuICtjs
淡水河的故事
http://www.travel.taipei/frontsite/tw/cms/cmsAction.do?method=goCMSDetail&me
nuId=2010101&contentId=13138&logMenuId=20151
萬華開心史蹟(攝影)巡禮
時 間: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上午九時至十二時 2020年1月18日和2月15日額滿 謝謝
集合地點:台北市廣州街龍山寺廟埕瀑布旁
活動景點:龍山寺,佛具街,華西街觀光夜市、青山宮、祖師廟、艋舺教會、舊貨市
場,地藏王菩薩廟,青草巷。
好康的事:(贈葉倫會編著積福和養生...
報名方式: 葉 老師 y2538.ylh@msa.hinet.net
萬華史蹟巡禮97次導覽隨筆(2019.11.16)(1,288)
2erguy團隊拍攝萬華史蹟巡禮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7SkWsqfxk30RVZRMEdnSVV6VVU/view?usp=sharin
g。
英國大笨鐘修繕暨台灣室外大時鐘
http://m.match.net.tw/mi/news/international/20151020/3206508
大稻埕迪化街攝影巡禮 免費的公益活動
集合時間:2019年12月28日(星期六)上午九時至十二時
集合地點:台北市迪化街一段61號台北霞海城隍廟
自2005年舉辦以來,準時在台北市迪化街一段61號台北霞海城隍廟廟埕開講。(贈送葉
倫會編著印製近十萬本的積福和養生乙書。)
報名方式: 葉 老師 y2538.ylh@msa.hinet.net
大稻埕迪化街史蹟巡禮165次導覽隨筆(2019.11.23)(1,290)
大稻埕逍遙遊 免費的公益活動
自1997年舉辦以來,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上午8時30分準時在台北市延平北路2段225巷
口的慈聖宮廟埕開講。
想要認識鄉土或瞭解大稻埕的朋友,請先向台北霞海城隍廟報名:02~25580346。俾做
為送書,送礦泉水和地圖的準備。
大稻埕逍遙遊529次導覽隨筆(2019.11.17)(1,289)
王啟宗紀念文集_印刷檔_1.pdf
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台北市武昌街1段14號2樓)免報名、免收費的公益活動
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葉倫會老師
探索台北的小橋流水
第一次參加者贈張釗嘉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1月2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黃丙喜老師
台北老街好生意
第一次參加者贈陳春隆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1月16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彭一剛老師
如何讓鼠年好運連連
第一次參加者贈李昌隆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2月6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彭錦球老師
做快樂製造機延年益壽
第一次參加者贈張釗嘉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2月20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戴銘錫老師
中醫養生法
第一次參加者贈高樹榮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3月5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錢建文老師
台北老街好生意
第一次參加者贈高樹榮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葉光輝老師
如何與高齡父母相處
第一次參加者贈李昌隆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陳茱麗老師
我所知道齊柏林鳥瞰的台灣
第一次參加者贈張釗嘉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魏川淵老師
鏡頭下的台北植物園生態
第一次參加者贈陳春隆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古梓龍老師
帶病長壽者的照護技巧與關懷資源
第一次參加者贈李昌隆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5月14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劉建良老師
以人為中心的失智症照顧
第一次參加者贈張釗嘉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許國男老師
靈營闔家樂
第一次參加者贈高樹榮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洪芳忠老師
中西音樂演奏會
第一次參加者贈蔡志鏗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
王興隆老師
與人為善之道
第一次參加者贈李昌隆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台灣客家人的故事(6)電子檔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6JGaPhchkUjX0tIMEhkVW5VQXM 。
王興隆 老師1018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分享讓人生更讚】影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