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史蹟導覽一千五百多場暨應邀到扶輪社或知名社團演講台北故事的機緣來自城隍爺保佑。有人聆聽或散步後,誇收穫豐富,也有人不以為然。江湖走久了,視每次導覽或演講為學習機會,認真讓出席者有收穫最重要。十幾年前參加過史蹟巡禮,因為認真,身分、位階日益提升而擴大影響力的胡恒士大哥指示為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EMBA校友導覽大稻埕,有份喜悅和驕傲,第一時間答應「我願意」。他是好爸爸,稍早,常在臉書分享父女互動的美麗畫面和故事,胡大哥說,今天,女兒也會同行。
2023年3月8日,在國立聯合大學「畫情、遊情、友情-曾文忠藝術特展」導覽曾老師的畫作和介紹他散播有福之人善退財的胸懷,范巽綠監委問我幾歲?依四捨五入原理向委員報告八十,從她驚訝的表情,感受到她對我導覽內涵的肯定,謝謝!其實,不論在哪兒導覽或演講,認真準備,用心講,經由故事鋪陳,讓出席者感動,愛上這塊土地的想法不曾改變。
常和邀請導覽的朋友分享一個想法,只要是好天氣,就有六十分。承老天爺保佑,天氣晴朗,溫度合宜,適合在公園或街區散步。出門前,為表達對邀請人和出席貴賓的尊敬,循例沐浴,近兩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研究所近三十位EMBA系友聚集捷運北門站2號出口,胡大哥和胡家小仙女也來了,其中有幾位熟人,謝謝!跨過鄭州路,在塔城公園欣賞海關大樓頂樓的大時鐘,依海關說法,準時代表效率。時間到,胡大哥宣布開始巡禮,不帶任何客套,單刀直入的請大家善用觀察本能,提升參訪面向,增加學習心得。將帶來的書以有獎問答方式送出,謝謝拿書的朋友,減輕我的負荷。
我們經塔城街巷弄進入甘谷街,再由南京西路進入巷弄,左轉、右彎的到西寧北路,進入貴德街,讓EMBA系友聽到土地的吶喊聲,看到前人認真生活的痕跡,迥異在車上看到的街景,請大家在有野鳥大飯店稱號的雀榕下合照,回憶早年大稻埕人聲鼎沸的熱鬧場景。
貴德街是少數清領時期的道路,早年稱千秋街、建昌街,港町,台灣光復後改名貴德街,有台灣第一條洋樓街的稱號,遍布洋行和以外銷為主的茶行,怡和洋行拆掉後改建為怡和布市場。505公尺長的貴德街至少有三棟建築被指定為市定古蹟,隨著布市外移,居民有減少的趨勢,透過故事讓大家喜歡老街的簡樸。
經李臨秋故居,過了西寧北路,經原永樂座到永樂廣場,分享好友王惠宗律師寫雙廈記敘說永樂座的李臨秋、顧鎮秋和小豔秋,另提供顧鎮秋、蔣經國和任顯群三位聞人,讓故事替這棟改建成大廈的建築說話。經過台北霞海城隍廟時,香爐因為參拜香客多而發爐,請有手機的朋友分享難得的機緣。
帶大家沿民生西路向東行,進入古色古香的新芳春茶行,再和大家互道珍重再見。
葉倫會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大稻埕迪化街、貴德街公益史蹟巡禮
葉倫會最早的公益史蹟巡禮是1997年7月4日開始的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承城隍爺保佑、朋友支持,開迄個人舉辦公益史蹟巡禮的經歷。走著、走著,竟然走了1,579場(2023.3.9),茱麗老師說繞了台灣五圈,謝謝!選在3月19日舉行大稻埕公益史蹟巡禮,欣賞傳統老街建築和多樣化貨品外,對我來說,有份喜悅,也是感謝。
導覽時間: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上午9時到11時30分。
集合地點:捷運北門站2號出口
參觀景點:塔城街、貴德街和迪化街
集合時間: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上午9時
報名方式:請用中文全名私line 或
E mail:y2538.ylh@msa.hinet.net 葉倫會
接到報名訊息,將儘快告訴您報到名與否? 額滿為止
活動特色:風雨無阻、準時開講,請依規定戴口罩。
歡迎截圖給您的朋友或群組參考或代為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