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向來被視為人兩隻腳,錢四隻腳,台灣錢淹腳目的寶島,故早期吸引許多廣東和福建的移民。
日治末期,經濟開始蕭條,戰爭結束過了好一段時間,經濟才慢慢復甦,但鄉村的發展與都市相較總是慢半拍。1947年出生於桃園濱海地區的新屋,直到1959年國民小學畢業,平日上下學都是穿真皮的皮鞋(沒穿鞋子),直到進入初中,因為學校規定要穿球鞋上學才每天與家人有別,穿鞋出門上學。
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在於道路和基本設施,兒時,住家附近的道路以簡陋的田梗小路居多,大部份牛車路仍是泥面,每逢梅雨季節,路中央會出現兩條溝狀的軌跡,雨停後,善心人士會拿著鋤頭將其填平;碎石子鋪路是經濟發長後的事,柏油路面則是1960年代才陸續鋪設至永安漁港。1959年,台灣電力公司的電線桿延伸到濱海的農家,電力設備開啟了鄉下人的視野,經濟條件較佳者會買台收音機,農閒時,全家坐在收音旁享受外來的娛樂,是每日一張半報紙外,接觸外來消息的主要來源,常聽的節目以流行音樂、歌仔戲為主,但歌仔戲以閩南語為主,桃竹苗地區用客語發聲,知名度最高的歌仔戲當屬牛車順歌仔戲團,偶而牛車順歌仔戲也會下鄉演野台戲,空檔期間,即用其生花妙嘴介紹特殊的藥品,為純樸的農村生活吹彈起幾許漣漪。稍後,辣妹歌舞團亦悄無聲息的為鄉村吹起幾池春水。
當摩拖車未引進前,腳踏車是早期農村最主要的代步工具,印象中騎腳踏車的人不是醫師,就是學校老師,還有每天準時前來送信的郵差,記得二哥到新屋鄉農會上班,因為新屋距住家約六公里,買部腳踏車當代步工具,每天早上看他騎車上班的背影,有股心嚮往之的想法,盼望快些長大,也能夠這樣去上班賺錢,大概是國小五年級吧,二哥利用假日扶著我學騎腳踏車,學會後,幫媽媽到市集買雜貨;到祠堂或到保生、永安或觀音拜拜,腳踏車也是交通工具,縮短了這些地方的距離。
到台北擔任公職期間,因為辦公地點距住家的車程在半小時以內,除非大颱風或下大雨,在台北街頭常常可以看到一個埋頭向前的腳踏車騎士,為求三餐溫飽而奮力向前,這時候騎腳踏車的人並不多,倘車子壞掉,找修車的師傅是一項學問,直到地球只有一個的環保意識傳入國內,腳踏車好像才慢慢的起死回生,逐年成長,據報載,台灣2007年的腳踏車有一千萬輛,換句話說,大概兩個人就有一部腳踏車,怪不得住家附近的腳踏車店老闆以賓士車為代步工具。
1997年,開始關心台灣鄉土發展,利用假日到各地景點探索,或聽說那個地方有不一樣的特色,都騎腳踏車前往,做這些工作時,腳踏車有其他交通工具無法比擬的便利,到廟宇探訪,做私人口述訪談或在馬路找尋不一樣的特色都如此,如果說在台北市獲得些許的心得,腳踏車的協助佔有很大的比重。
第一部腳踏車是到萬華康定路買八成新的中古車,也曾買過幾次新車,惟騎新車最大的風險是失竊,向來抱持車子丟掉就是丟掉,事實上,也沒有找回的經驗,最初,沒有為腳踏車上鎖的習慣,視車子不見為布施,先後丟掉不少部;有一次騎車到松山慈祐宮附設圖書館主持學術講座,進入圖書館打聲招呼,才出來,車子就不見縱影,承陳玉峰總幹事代表該宮送部腳踏車,這部腳踏車前面寫著斗大的松山媽祖四個字,常騎這部車子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好像有媽祖的幫助一樣,做起事來極為順利,卻在鄰居整修住家時,置於二樓樓梯間被牽走,這個消息被任職經建會的好友王建成知道了,他送一條鎖鏈,開啟日後為腳踏車上鎖的習慣。
附錄
本文能夠完稿要感謝陳石山律師,陳律師熱心客家事務,擔任客家雜誌社發行人,無怨無悔的付出,見騎著新腳踏車前往拜訪,了解這部腳踏車的故事,承其鼓勵,將腳踏車在台灣經濟成長過程中的貢獻做個整理,而完成這篇文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