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舉辦兩岸青少年志工學習營已經是第三年,曾經邀請過北京、山東的學生到台灣,因為籌劃得宜,致受訓學生都滿載而歸,每位都似蝴蝶理論般,成為認識兩岸的種子團隊。

 

應邀於7月21日為台灣學員行前訓練授課,雖然台北的天氣在這天打破我國氣象史111年的紀錄,高達攝氐38.6度,騎著腳踏車載著溫送珍先生送給學員的30本台灣燈塔的故事沿著市民大道往前行。

 

陳春霖秘書長簡介兩岸青少年舉辦幾年來的成效,雖然每次參加的人數只有幾十人,因為課程安排得宜,每位學員都成為兩岸溝通的重要橋樑;嚴碧梅科長就讀元智大學碩士班時曾參加過大稻埕逍遙遊,老朋友相見自然有一番關懷的用語,何況我們還有共同的朋友,談起話來特別有趣。


賴璟嫻是一位認真的工作人員,她向松山慈祐宮要到松山的故事和松山慈祐宮兩百五十週年慶特刊,自南港富南宮要到南港的故事等三本書送給學員,讓學員們先瞭解上課地點的地方特色,體驗什麼叫做「認識才會產生感情,了解才會產生愛。」的真諦。學員以高中學生為主,有位師大附中的學生,去年參加台北孔廟小小解說員訓練,說出曾經上過課的經驗,和這位標緻女孩相認時,她愉快的表情讓人感動,午餐時特別拍下她的照片,俾放在部落格。陳碧玉副團長是YMCA的忠實義工,也是台北市知名的史蹟解說員,曾在海關博物館見過面,一次又一次的機緣,拉近了與所有學員的距離。


從兩岸學生的興趣,發現彼此的年齡雖然相彷,興趣卻因為生活型態的差別而大異其趣,台灣孩子的興趣與專長呈現多元化,浙江的孩子們則顯得靜態幾許,惟相信經過幾天共同生活的研習與相處,一定會互相欣賞,互相學習,尤其是互相影響,對其個人未來的生涯產生不一樣的規劃,也會為兩地的文化注入新的活水源頭。


向同學們分享如何介紹台北的美麗,在於平日的觀察,並從中找出特色,舉德儒歌德:「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希望同學們尋找建築背後的故事,讓聽的人聽它千遍也不厭倦,看的人樂不思蜀。雖然教育當局感嘆現在的學生不如早期學生的愛書成痴,惟仍然有同學下課時跑過來分享她心目中的歌德,這份認真,見證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招收人才的成功。運用不同時期的照片和同學分享台北的故事,照片新奇外,故事也吸引同學們的目光,怎樣測量其感動的程度,來自同學們全場認真聽講的神情與熱烈的掌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