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稻埕老街攝影巡禮自200510月開始,視每位攝影家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希望經由歷史、文化的分享,拍攝出更具人文內涵的鏡頭,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果。

早上騎腳踏車經新生南路、市民大道轉到迪化街的霞海城隍廟,新生南路往幸安國小巷道有個紅綠燈,只見一位女士好像沒注意到紅燈而逕行向前行,腳踏車騎到仁愛路時,發現大安分局的警察把他攔下開罰單,想到「遵守交通規則是回家最近的路」這句話。

 

抵達台北霞海城隍廟時,廟埕聚集了許多攝影行家,大部份是在陳延昶老師的486網站看到活動的訊息,惟很少有走史蹟的經驗,在未介紹大稻埕的故事前先請大家透過今天拍攝的照片,將大稻埕的優雅上傳自己的網站或部落格,讓更多的人知道大稻埕的優雅。舉張繼楓橋夜泊的詩做為例子,希望經由朋友們拍出的精美照片,引來各地的觀光客,讓大稻埕的商家獲益,乃至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活水源泉。再介紹移民社會的特色,因為彼此來自不同的文化,需要長時間的磨合,但在磨合前可能產生磨擦,故有閩客械鬥、漳泉械鬥、乃至頂下郊拼。惟危機往往是轉機。

 

大稻埕的興起,源於1853年頂廈郊拼,同安人來到大稻埕,記起前人的教訓,加上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進出口貨物讓大稻埕成為台灣重要貿易口岸,使這個街區成為台北最繁榮的街區,為台北的榮景留下見證,讓迪化街成為台北最具古典味道的老街。台北霞海城隍廟在迪化街的發展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座建於1856年的廟宇,始終保持興建時46坪左右的廟貌,和該廟位於雞母穴有關。

 

台北霞海城隍廟的香火極盛,香爐隨時都出現發爐的情景,請攝影家保握機會,介紹廟宇趨吉避兇的彩繪和雕飾,2006年因為月下老人保佑而來答謝訂婚禮餅有6,012對;請大家捕捉神像的莊嚴法像,在城隍夫人處介紹城隍爺和土地公的設置都極具人性化,而廟方的創意更讓人回味再三。

 

迪化街是台北市少數建於清領時期的街道,因為街區繁榮,故保有仿巴洛克式,現代式、南洋式和閩南式的建築,每棟建築,每段路都有感人的故事,希望透過攝影家拍得美美的影相,配上故事,讓更多人知道大稻埕的優雅,商家對葉老師帶的文化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雖然攝影家的攝影可能妨害他們正常的工作,卻樂意配合,原因在於對這塊土地的熱愛。

 

走在迪化街不同的區段,因為建築格式,販售商品的差異,每個街區都有特色,向大家介紹與眾不同的商品,盼攝影家拍下最美麗的鏡頭,為個人也為社會的成長做出貢獻,雖然大部份朋友為搶拍而忙得不可開交,仍然有幾位買了讓人讚嘆不已的早期商品,這些商品樸質又便宜,也有朋友買一塊馬可鐵敲出的立體字型,高興的和葉老師分享。永樂市場林合發油飯前排著長長的隊伍,老闆娘本來要請大家吃油飯,因為生意太好而作罷,連說不好意思,這種熱忱讓人感動。

 

真聖堂前的麵條店,老闆是第三代,雖然正在製作油麵,看到攝影家們,也高興的開放供大家拍照。最後一站是有記茗茶,王連源董事長放手讓第二代導覽和泡茶請大家喝,高興的表示他勇敢的跨出這步時也曾放心不下,但看到第二代優異的表現,甚至常讓他興起「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喜悅。

 

天下終究沒有不散的筵席,12時,向參加活動的朋友表示感謝,祝大家平安快樂。騎著腳踏車回家途中,心想在多元化的社會,導覽雖然無法讓每位朋友滿意,但只要有一個人認同或對大稻埕留下美麗的回憶,工作再累都值得,盼望和陳延昶老師一齊為這塊土地的美好明天繼續奉獻個人棉薄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lh515 的頭像
    ylh515

    葉倫會的部落林安泰古厝古蹟日導覽隨筆(2024.10.20上下午各乙場)(1,728、1,729)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