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鹿野苑藝文之友會和葉倫會老師合作舉辦尋找台北之美,繼大稻埕、萬華、大龍峒、芝山岩之後的第5次為西門町。吳文成會長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來注意西門町的特色,蒐集西門市場、法華寺和台北天后宮的資料,並加以整理,他的海報這樣寫著:「西門紅樓:屬於三級古蹟,位於台北市成都路10,是紅磚造的8角形2樓洋式建築,目前仍保有日治時期市場的門樓。1895年,日人開始在都市地區設置集中攤商的市場。1896年,首先在台北西門外的新起街建簡單的木造市場,稱新起街市場,位於紅樓的後方,這是台灣第一個官方興建的現代化傳統市場。目前的紅樓呈現出空間與文化結合而成的「文化藝術休閒中心」,結合藝文活動的展演及推廣,進而將古蹟、週邊商圈、休閒娛樂功能結合在一起,讓歷史的空間呈現出現代化的藝術;法華寺:位於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194號,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修建於清同治年間,現有的殿宇係1919年重建,於1989年重修。法華寺原為日本日蓮宗寺院,主祀觀音佛祖,為一座典型日治時期的古寺院。現在寺內置有一鼓,上書「祈家運榮昌」;台北天后宮:位於西門町成都路上51號,是國內少數供奉中國傳統神祇與日本神祇的廟宇。現址前身弘法寺是高野山真言宗台灣總本山(亦即台灣開教監督所),台北天后宮前身為「艋舺新興宮」,建於清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當地俗稱「艋舺媽祖宮」,與「龍山寺」、「祖師廟」並稱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目前台北天后宮仍留下「弘法寺」精緻的石佛雕像,而弘法寺屬於真言宗的高野派,真言宗是日僧空海所創的日本密教宗派,又稱「東寺密教」。」。  

 

葉倫會老師於2005年就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發表西門町的故事,敘說西門町的發展流程,惟吳文成會長請他導覽西門町時,數次前往西門町探勘路線,向西門紅樓文史工作室黃永詮理事長討教;走訪法華寺,獲得歡迎參觀的承諾;到台北天后宮請吳總幹事協助,承其同意借用會議室並參觀該宮鎮宮之寶暨做為活動Q&A的場所。   

  

為了讓活動能夠發揮影響力,葉倫會老師應吳文成會長的要求,事後都會寫篇活動側記,發表在鹿野苑藝之文友會網站或葉倫會的部落格,這些文章成為很好的導覽資料,點閱人次頗為踴躍。吳會長和葉老師都希望,參加的朋友也能夠分享自己的經驗,俾這個活動有如蝴蝶理論般,帶動國人關心自己居住地區的風潮。

 

5月21日下午2時,一群熱愛台北的朋友齊聚西門町紅樓劇院前廣場,其中有大學教授、博物館館長,大家依例先合照,隨即由葉倫會老師介紹西門町的沿革,事實上,這些故事都是與會朋友的共同記憶,但又好像失憶般,故大家聽來格外親切,故葉老師如數家珍般數據,成為部分朋友筆記的素材。吳文成會長雖然有重要的約會,仍然排除困難趕過來分享西門町曾經走過的繁華,他的出現讓參加的朋友好生感動。  

 

西門町在清領時期是一片沼澤地,日治時期運來廢土,填平45公頃土地,開發成商業與娛樂中心,最盛時,商店家數約占台北市的17%;台灣光復後,來自大江南北的人才與資金,尤其是中華商場落成後,將台北城內與西門町結合為一體時,大型百貨公司和電影院讓這裏成為台北的精華區,流行時尚的發源地。事實上,西門市場是我國第一座傳統市場,早期的名字叫新起街市場,這個紀錄可以在市場門口的外文中找到證據。因為原西門市場大門深鎖,紅樓劇場二樓有演出而無法參觀,但大家的收穫仍然很豐富,不論八角型紅白相間的磚造紅樓劇場,十字型的西門市場,外觀都呈現日治早期傳統建築的典雅,走進紅樓劇場時,入口的電影放映機、60年代的縫紉機、木製廚櫃,每項都是參加朋友的共同回憶,但這些東西卻快速的在一般家庭消失。紅樓劇場的屋頂有如傘架般在每個人的頭上,牆上掛滿早期明星的畫像或海報,每位明星幾乎都是動見觀膽的巨星,有一般庶民使用的文物,甚至男女廁所的洗手台,樣式都別緻得讓人想多看幾眼。  

 

離開西門市場,經西寧南路到法華寺,法華寺是台北鬧區中極為安祥的淨土,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無量壽佛、地藏王菩薩。該寺是日治時期保留下來的寺院,建於1919年,寺內置有祈家運榮昌、岡田榮源等字樣的鼓,1989年重修,故懸掛有1989年重修的匾額。大門口有塊石碑,立於1938年,上面刻有百度石三字。據稱百度石是病患到寺院膜拜請求佛祖為其治病解厄時,住持法師或布教師手持唸珠,於寺院內植立一座百度石石碑,然後帶領雙手合十的病人,繞走石碑108次,並唸密宗佛號「嘛呢囉呢吽」108遍,傳說病人常能因此痊癒,這是日本傳統以靈療為主的寺院,石碑背面刻有「鳥取縣八頭郡用瀨町,母八木清一、妻」等字,可見當時尋求住持協助治病的信眾應是日人。淨華園的屋頂亦極具特色,朋友們脫鞋進入大雄寶殿時,吳文成會長向大家介紹佛像之美,讓大家分享日治時期雕塑佛像之美。有位朋友看到一隻貓悠閒的躺在牆上小寐,捕捉鏡頭成為今天額外的收穫。  

 

台北天后宮是西門町香火最盛的廟宇,許多人容易誤認為它是清領時期設於新公園的台北天后宮,事實上,這座廟宇創建於日治時期,最初為主祀弘法大師的弘法寺,屬於木造建築,1945年後,改祀原艋舺新興宮的艋舺媽祖,附祀觀世音菩薩、註生娘娘,關公和文昌帝君,弘法大師等。後來燬於火災,改建為今日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大門口的石獅是台北市廟宇少數傳統雄獅嘴巴張開,母獅嘴巴閉著的精緻雕塑,該廟很早即在二樓設立圖書館,方便附近學子前往溫書,對文化工作的推動不遺餘力。 

 

葉老師早就向吳總幹事報告,尋找台北之美-西門町之行將參觀台北天后宮,故抵達時,廟方即贈送介紹該宮的「台北天后宮」給大家,並同意大家進入正殿,親炙兩百多年歷史的艋舺媽祖和供奉的眾家神祇,牆上掛滿了早年達官貴人的木匾,尤其是藻井雕塑得極為精緻,每位朋友都被融合新興宮精緻石雕,弘法寺遺物以及其他精雕細琢的文物所吸引,但更精緻的還在後頭,承吳總幹事的協助,大家坐在會客室仔細的聆賞大正3年用絹畫的弘法大師得道圖,每張都有弘法大師的執著與利他的深刻內涵。大家在充滿喜悅與收穫中互道珍重再見。但大家相約6月24日(星期六)下午,吳文成會長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在該館遵彭廳演講麥積山石窟之美時再見。  

 

6月24日舉行尋找台北之美活動地點是南海學園,鹿野苑藝文之友會製作的說帖:「國立歷史博物館是國內最具活力的博物館,該館邀請鹿野苑藝文之友會吳文成會長於6月24日(星期六)下午2時30分在遵彭廳演講,講題「麥積山石窟之美」。該會為提升國人對台北植物園地區的瞭解,特別邀請葉倫會老師於是日下午1時起導覽植物園暨周邊古蹟一個半小時。台北植物園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是日人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座植物園,該園有一千餘項珍貴的植物與隨之而來的各式鳥類,每項都屬珍貴的生態,此外該園早期有安慰軍公教人士的建功神社,原台灣布政使司衙門暨日本在台灣始政的第一座總督府,都在植物園吸收植物散發的芬多精;1950年代,張其盷擔任教育部長時,在政府財政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在植物園建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科學館,藝術館暨中央圖書館等,致植物園被稱為南海學園,對台灣現代教育的推廣極具貢獻。而六月,國立歷史博物館後面池塘的荷花又是盛開時節,請大家一起來享受內行看門道的喜悅,待導覽結束,再一起到國立歷史博物館欣賞精緻文化之美暨聆聽吳文成會長對佛學藝術的精彩演講。」。葉倫會老師特別向每位好朋友報告吳文成會長演講這天的活動,希望今天出席的朋友,一個都不能少。

 

   


附記

台北縣黃金博物館王崇騰館長參加該日活動,是日晚上,王館長寫信給葉倫會老師談參加活動的感想。請將其記錄如下:

葉老師:

    啟信平安

     今天特別與友人(鄭小姐)前去看老師的導覽。鄭小姐之前從事台灣土地的人權工作,並曾在比利時、日本、美國、荷蘭等國家留學與做人權學術研究,非常熱愛台灣。今天的行程,特邀鄭小姐一同參加,我告訴他,我因熱愛土地而加入博物館工作,但我更欽佩您的行徑與作法,是愛台灣的另一種形式。與鄭小姐於活動結束後的討論裡,兩人深深同時感受到台灣有這麼一群人,關心土地建物,熱愛台灣的史跡與過去,非常令人感動。

   尤其特別跟著老師馬不停蹄的穿梭紅樓(西門市場)、法華寺、遠眺總統府後門、台北天后宮等地方,也感受到葉老師您哪在隻字片語裡的詼諧與對許多大變動的感懷,相繫著台灣土地的命脈。

   一直閱讀到許多老師的的報導與文章,今天親自參與,更感受其中魅力與味道。謝謝您!讓台灣看到希望,也讓古建物的生命與歷史,緩緩流動和延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