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督導,201792324日舉行的義民爺在台北信仰文化與展演義民三十學術研討會,奉國立交通大學羅烈師教授之命,擔任924日上午930分到11都會客家生活(影音紀錄欣賞與分享)的主持人,奉命時,知道和客家大師陳板老師同台,有客家學權威做主講人,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尤其是主持人的工作以介紹演講者和宣布發言時間為主,屬於輕鬆至極的工作,遂滿心歡喜的答應。但奉命後,為祈對客家鄉親在都會地區的發展有簡單的認識和瞭解,整理客家文化傳承的內涵,思考都會客家與傳統客家的差異而寫一篇短文,俾需要講話時,可以派上用場。

IMG_0628.jpg

客家先民自明末、清初開始移民台灣,最初從事山林墾殖和開闢田野,過著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的快樂日子,談到傳統,客家先民常將晴耕雨讀掛在嘴邊,惟依多年觀察,晴耕雨讀是每個優秀民族的特色,大部分傳統文化是經由婚、喪、喜、慶,將祖先從原鄉帶來的習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IMG_0542.jpg

都會地區有其他文化的衝擊,因而產生新思維,如何將新的東西成為建構客家文化的一部分,並將其發揚光大,成為凝聚客家人的新想法,是每位客家鄉親的責任。就以這次學術研討的內容而言,大部分研討項目為傳統客家,納入都會客家為主題是進步,一百分鐘的時間,其比例僅六分之一,希望台北市舉行的客家學術研討會,都會客家的比例可以向上提升。

 

客委會成立後,邀請學者、專家討論客家傳統,其內容涵蓋農村婚、喪、喜、慶不斷演練的活動,如八音、演戲、酬神….,等約定成俗的習俗。至於鄉親在都市為討生活所做的打拚,不論多認真,或成就如何的輝煌,修橋鋪路的工程師,不是客家;擔任作育英才的老師,不是客家;救人濟世的醫師,不是客家;建築工人不是客家;水電工,不是客家;保家衛國的軍人,不是客家;….;但提到政治人物,洪秀全、孫文、李光燿,鄧小平,乃至國內的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等,都是客家之光。當眼睛閉起來思考,不曉得對社會、國家,乃至客家,是他們給客家光彩,還是客家讓他們沾光?

2007年義民祭(2007.08.26)CIMG0590.JPG

胡焯猷年輕的時候,棄儒從醫,清朝康熙(16621722)年間,渡臺到淡水,以醫師為業,求診者甚多。乾隆時期,創建西云崖,後來改名明志書院,廣施義學,對臺北文風的興起貢獻卓著。徐傍興在南京西路開徐外科醫院,擁有兩百個病床,對台北的醫療體系有很大的貢獻,被客家鄉親視為客家之光。

IMG_3919.JPG

鄧雨賢編著的曲子以國語或福佬話居多,他大部分時間住在台北,直到去世前幾年才回到祖先的居住地新竹縣北埔國小教書,並且死在新竹縣北埔鄉,加上歌謠的影響力,客家人認為他是客家之光。隨著農村人口外移,傳統婚、喪、喜、慶等活動逐漸式微,加上外來文化的衝擊,老祖先留下來的客家傳統,消失得更加快速。

 

因為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台灣人口向都市集中,都會開始聚集許多來自台灣各地的客家鄉親,如新北市擁有桃園市以外第二多的客家人,台北市亦有四十幾萬客家鄉親。住在都會地區的鄉親,因為人際關係疏離,缺少講客家話的機會和場合,讓客家話的普及率快速降低,依客委會2016年統計,年齡13歲以下的客家小朋友,會講客家話的剩下7%而已。幸好,部分客家鄉親組成社團,透過聚會、聯誼而傳承部分舊有文化,如山歌、八音…..,同時也蘊育出客家新文化,如1988年,台北市和新北市客家鄉親聚在大安森林公園預定地舉行的客家義民祭,乃至晚近的台北市或新北市客家義民嘉年華。

 

客家鄉親到都會地區討生活,配合都市發展投入醫師、律師、教師、商人、水電工、豆漿店,等各行各業。從事水電工、豆漿店、外省料理店者,在雙北市占有很高比例,雖然他們從事的工作被認為與客家無關,但內心世界卻擁有滿滿的客家情,待工作或事業在新故鄉稍稍安定,屢屢回憶兒時或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模式,視這種模式為客家傳統,農曆七月拜義民爺就是如此。台北市十月舉行的義民嘉年華會也是如此。

 

很高興有機會和一群關心客家文化發展的朋友共聚一堂,分享客家人在都會地區發光、發熱和發展的情形,自忖收穫極為豐富,也樂於和大家分享這份喜悅。

 

 

2017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花絮(2017.9.25) 

好友溫彩棠獲客委會頒發2017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925日上午在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堂舉行。依規定,每位得獎人可以邀請十位親友出席觀禮和聚餐慶賀。承溫委員邀請,視為增長見識的榮幸。

 

為因應高級長官出席的安檢,八時三十分自家裏騎腳踏車前往,十分鐘左右抵達會場,開始享受到客家鄉音此起彼落的客家情,在入口處遇見徐世光博士,送他葉倫會編著台灣客家人的故事(6)」,承徐博士勉勵有加,就後輩來說,是光彩的經驗。

 

進入會場,見到胡泉雄、鄧幸光兩位得獎人,曾訪問過兩位大師,分別寫兩千餘字的訪談稿發表於客家雜誌,高興的向他們道賀,經過安檢門後入座,溫德枝老師夫婦和溫大嫂九十歲高齡的大嫂已經先行就坐,溫德枝是英文名師,溫委員兒時的偶像,與其比鄰而座,獲益甚多。因為頒獎典禮和客家會議同時舉行,也見到許多平日難得一見,但對客家奉獻多年的前輩,如羅能平、潘鵬仁、張田、彭啟原、何來美透過休息時間的聯誼,收穫頗為豐碩。

 

獲獎的十位客家前輩,終身貢獻獎得主曾貴海、羅肇錦。傑出成就獎得獎人分別為何石松、利玉芳、鄧幸光、溫彩棠、尤約翰(挪威人)、胡泉雄、張維安、林炳煥。曾經先後訪談羅肇錦、溫彩棠、胡泉雄和鄧幸光,並將訪談文發表在客家雜誌。看到這幾位獲獎人站在台上,接受陳建仁副總統和李永得主任委員頒獎,內心興起一股與有榮焉的喜悅。

 

陳建仁副總統和李永得主任委員的講話都溫馨感人,十位得獎人,也就其一身的菁華,以三分鐘的時間和與會來賓分享,來自台南的溫彩棠神來之筆,引用賴清德院長台灣優先和今天會場定調的點亮台灣新客家,希望以後的行政院長有客委會主委的資歷。溫夫人依規定可以坐在夫婿旁邊享受掌聲,但她選擇和親友團坐在一起,默默為溫委員在台上獲獎的豐彩拍照存證,照顧親友團,腦海浮起,成功男人背後的那雙手不就在眼前嗎?聯誼和餐敘時間,為溫委員夫婦和親友團拍合照是帶相機來的任務。

 

在餐敘會場,遇到和鄧幸光一起自巴西聖保羅坐三十小時飛機回台灣的張永西,書包裏台灣客家人的故事(6)陰錯陽差的尚存一本,這本書有一篇介紹張永西總會長,當然要送給他。稍後介紹經常帶台南客家音樂團前往世界各國表演的溫彩棠和張總會長認識,希望台南美麗的客家山歌暨音樂,也能在巴西聖保羅的天空響徹雲霄,撫慰在那兒的台僑和客僑。

 

親友團全是溫彩棠讀省立新竹師範時候的同班同學,有任老師終其一生者,有擔任校長者,也有轉任律師者,共同的特色是中港溪智勇雙全的好男兒,因為學問底子紮實,反應靈敏,彼此間有許多機鋒的對話,見識到無友不及己者和見賢思齊的氛圍,認真聽講就是。下午二時,送中港溪畔的好友上車到台北火車站的接駁車坐高鐵回家的身影,再在攝氏34度的豔陽下,騎腳踏車經過大安森林公園人行道回家,享受涼風輕吻臉頰的快感時,一邊回味李永得主委的話:幾位獲獎的客家大老,不僅是客家的楷模,他們的努力,對台灣社會也有很大的貢獻。

 

附註

台北散步者每個月在台北舉行的史蹟巡禮,每個景點都是見證台灣史的重要部分,我們期盼能走到走不動為止。

 

葉倫會2016.10.10在新聞挖挖

 

葉倫會編著松山的故事電子檔

 

台北每個月的免費公益史蹟巡禮:

台北城開心史蹟巡禮

集合時間: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上午9時至12

集合地點:台北市襄陽路二號,二二八和平公園國立台灣博物館前銅牛處。

報名方式:歡迎emaily2538.ylh@msa.hinet.net0910161747向葉老師報名

參觀景點:新公園暨周邊史蹟,總統府暨周邊史蹟,衡陽路和博愛路史蹟,中山堂暨周邊史蹟,台灣省城隍廟。

好康的事:送葉倫會編著積福和養生或其他書籍。

 

台北大龍峒史蹟巡禮       免費的公益活動

時  間:每個月第二個星期上午九時至十二時。

集合地點:捷運圓山站旁臨濟護國禪寺大門口

報名方式:歡迎emaily2538.ylh@msa.hinet.net0910161747向葉老師報名

參觀景點:臨濟護國禪寺庫倫街、酒泉街、台北孔廟、台北保安宮、44坎、覺修宮

好康的事:(贈葉倫會編著積福和養生...

 

TVBS來怡客,讓您見識電視台專業團隊的功力。

 

萬華史蹟(攝影)巡禮

集合地點:萬華龍山寺廟埕瀑布旁(捷運龍山寺站旁)

舉辦日期:每月第三個星期六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

巡禮景點:龍山寺、西昌路佛具街、隘門、華西街夜市。台北第一條老街貴陽街、青山宮、直興市場、萬華祖師廟、艋舺教會、舊貨市場(俗稱賊仔市)、老松國小、剝皮寮、地藏王菩薩廟、西昌街青草巷

報名方式:歡迎e-maily2538.ylh@msa.hinet.net:或0910161747向葉老師報名

好康的事:贈葉倫會編著積福和養生或其他書籍

 

2016.4/16週六導覽萬華影片均已上傳至youtube

其中之一:

葉倫會導覽古山園旅館 

 

蒐尋葉倫會,可以找到其他影片

照片按地點分類在臉書相簿

其中之一:

 

大稻埕逍遙遊

1997年舉辦以來,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上午830分在台北市延平北路2225巷口的慈聖宮廟埕開講,想要認識鄉土或瞭解大稻埕的朋友,請先向台北霞海城隍廟報名:02~25580346。俾做為送書,送礦泉水和地圖的準備。

 

台北雙連打鐵街史蹟巡禮在TVBS來怡客,讓您見識電視台專業團隊的功力。

客家電視台台灣燈塔巡禮

 

國立台灣大學張森富教授的文章

 

2014315日中國時報副刊刊載34日大稻埕採訪

 

 

大愛電視台志工連建鑫主任拍攝

20141204 大稻埕迪化街采風剪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WpIuICtjs

 

中嘉新聞在0:24的部分採訪台北散步者

 

 

陳子瑜3/5大稻埕導覽解說照片和影片已上傳

照片在臉書,按地點分類,

 

影片在youtube,多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EmsZFyA70

 

大稻埕老街攝影巡禮

集合時間:每個月第四個星期六上午9時至12

集合地點:台北市迪化街一段61號台北霞海城隍廟

報名方式:歡迎e-maily2538.ylh@msa.hinet.net0910161747向葉老師報名

參觀景點:沿迪化街向北行,參觀數家長型街屋,店家獨特的人文景觀。

贈送葉倫會編著「積福和養生」乙書(印了十幾萬本)

 

 

葉倫會演講的題目  電話:0910161747

認識台灣-做個快樂的旅行者

台北的故事

台灣神明的故事

財神爺和廟宇雕飾之美

台灣茶葉和茶業的故事

如何讓退休生活更加精彩

積福和養生

十步之內有芳草-台北的吃喝玩樂

樂和人生-陽光、空氣和水

台灣俗諺的智慧

婚喪喜慶的禁忌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歲時季節的故事

台北大稻埕的故事

樂活生活的要訣

對外開放的燈塔

淡水河的故事

桃園的故事

健康快樂過一生

成功導覽解說的技巧

創造歷史與紀錄歷史孰重

 

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台北市武昌街1142)免報名、免收費的公益活動

2017928(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楊蓮福老師

從圖像看台灣元素

第一次參加者贈劉麗飛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17105(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謝宗榮老師

認識城隍和台灣的城隍信仰

第一次參加者贈張釗嘉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171012(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陳省身老師

傳統城隍信仰的當代價值

第一次參加者贈吳秋慧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171019(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邱榮裕老師

開府台北的陳星聚兩百歲誕辰

第一次參加者贈王幼蓉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171026(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高樹榮老師

阿拉斯加的極地之美

第一次參加者贈陳雲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17119(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林宏達老師

腎、性等內分泌腺體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第一次參加者贈葉天降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171123(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聶美華老師

吃中藥的奧秘

第一次參加者贈葉光輝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17127(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葉倫會老師

從食安談台北飲食文化的演變

第一次參加者贈葉月梅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20171121(星期四)晚上630分至830

吳彰裕老師

狗年的財神生肖暨運勢推測

第一次參加者贈吳瑤台捐印積福和養生乙書

 

王興隆 老師1018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分享讓人生更讚】影音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