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桃園市新屋區濱海地區,世代務農,讀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即移居台北。承神明保佑、海關長官愛護,有機會編著中華民國海關簡史和籌備海關博物館。2005年自公職退休,承朋友支持,每個月在台北至少舉行五場免費史蹟導覽,迄20201124日,舉行1,393次;出版二十幾種書,三十幾萬本,免費分送朋友。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發獎學金給優秀學生。事實上,這個想法並非偶然。

IMG_6656.jpg

 之藩編著劍河倒影,介紹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清理運動場草地的兩個工人,他說:一個人有兩個饅頭送一個給人是了不起的事,若這人只有一個饅頭,將其中一半送人,應該更了不起。這件事告訴我,做好事不一定要很有錢或有能力才做,只要有心,每個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做。1997年起,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海關博物館,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認為史蹟巡禮是推廣傳統文化的好方法,發願走到走不動為止,看似平常的決定,開啟往後一千多場史蹟巡禮的導覽。此外,見客家史料殘缺,亦發願為客家人寫歷史寫到不能寫為止,至成為客家雜誌、世界客家雜誌刊載文章最多的投稿者。

 IMG_6644.jpg

踏入客家園地純屬無心插柳,幫溫送珍寫回憶錄-真情實話,他不到三十歲就照顧和發獎學金給故鄉的孩子;60歲後,送獎學金給毫無淵源的國立交通大學學生,18年後,由交大邰姓校友保留送珍獎學金的名義再發一年,兩人的精神都是我景仰的對象;新埔義民廟牌樓重修時,溫送珍是主要的捐款者,承他厚愛,我也共襄盛舉的捐贈一對石獅置於牌樓下。

 IMG_6643.jpg

朱真一是留學美國的知名醫師,1988年起,和旅美同鄉集資頒發客家台灣文化獎,迄2018年發了30屆,這份毅力讓人佩服。教師退休的吳濁流創辦台灣文藝雜誌,將退休金做為台灣文藝文學獎的獎金,退休金是他賴以養老的基金!什麼力量趨使教育家捐出退休金的想法一直在腦海迴繞,期盼有朝一日也要鼓勵認真的好學生。編著校長的故事時,發現清朝乾隆年間,在興直堡即現在的新莊和泰山地區墾拓的客家先賢胡焯猶將其所屬土地的三分之二捐出來做為明志書院的開辦經費,這份豪氣需要多大的勇氣。

 

擔任史蹟巡禮導覽志工,增加參訪廟宇的機會,用積極、正向的方式介紹廟宇和神明,因為廟宇具趨吉避凶教化人心的功能,信眾感恩之餘而樂於捐獻,致其建築越蓋越精美;香火鼎盛的廟宇,配置神明通常有前人的智慧,如台北市行天宮神龕的主神除被視為財神的關公外,還有呂洞賓、岳飛、張單和王善,該宮開創不用牲禮、不燒金紙、不收捐款和不燒香的先例,還免費為信眾服務,因而成為台灣香客最多的宮廟。

 

應邀到扶輪社演講近三百場,每次聆聽扶輪社社友唱「這是咱的扶輪社」的歌詞:「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大家用真情和鼓勵栽培我…」,心中就有股澎湃,回憶自己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承受許多人的照顧和愛護,希望有朝一日像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般,照顧普天下的優秀學子。期盼有生之年,每年都有這個福份。

 

與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結緣來自劉煥雲教授,我們在國立台灣大學客家研討會認識,透過他的協助,而有2012年起溫送珍在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頒發溫送珍獎學金;張陳基教授第一個邀我到客家研究學院演講,而後有林本炫教授、晁瑞明教授的邀請,和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的同學分享在台北行走江湖的一得之愚。

 

2018年起,葉倫會以樹葉獎學金為名,在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頒發獎學金,在街頭散步多年,視尊重專業為基本信條,頒發獎學金的流程全部請校方處理。獎學金以樹葉為名,緣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每棵樹都有葉子,而葉子不論光鮮亮麗的從事光合作用,或枯萎後掉落泥土化為塵土,從來不曾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加上我姓葉,遂取名樹葉獎學金

 

獎學金的金額不大,希望創造抛磚引玉的效果,讓獲獎同學視獲獎為榮耀,善用獎金外,透過激勵創造更有意義的前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自己、為客家和社會創造有意義的新思維。20191023日,奉張陳基院長之命,首度前往國立聯合大學,將獎學金頒給受獎學生;20201125日應林本炫院長之邀到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頒獎。

 

「鑑於被愛過的人才知道怎樣愛人,我願意協助獲獎同學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獲獎同學若能寫篇敘述老師暨父母栽培的文章,我樂意協助將這篇文章送給客家相關雜誌刊載,成為您個人成長的歷史見證,透過認真與敬業,讓潛能早日被發現。

 

20201125日,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舉行客家週,學校確定獲頒樹葉獎學金同學名單,文觀系:曹孟洧、賴怡雯、吳穎和;文創系:沈芷君、蔡明龍、廖婷文。林本炫院長為了鼓勵學生,邀我前往聯合大學頒獎給受獎學生,同時聆聽最近從非洲奈及利亞回國的李佩瑾博士演講第三世界國家見聞錄」。這是頒發樹葉獎學金第三年,葉倫會第二次前往聯合大學客家學院頒獎,感受到學生程度一年比一年強,希望孩子們好好努力,在老師指導下,透過觀察、記錄、整理、統計、分類等學習方式,讓自己成為國家未來的希望。

 

李博士演講第三世界見聞錄隨筆暨葉倫會讀後感

感恩與造福下一代的省思       李家女孩

20201125日。二十多年前,記得第一年到美國,美國朋友問我在台灣怎麼慶祝感恩節?我回答:“我們沒有慶祝感恩節”,他訝異地說:“你們怎麼沒有慶祝感恩節?”。心想,我們台灣又沒有印地安人,哪來跟印地安人一起慶祝豐收啊?你們也沒有慶祝中國年和中秋節啊!但是入境隨俗,到海外就是要多看看、多學習不同的文化,而這個學習異國文化的生活經驗,也變成了在外派生活中,與陌生人交談的絕佳切入點。

 

在美國,感恩節和聖誕節,是兩大與家人團聚的節日。當年的感恩節下午,老闆的夫人Helen忙了一整天,為我們一群海外的遊子,準備了一隻烤火雞和許多副食side orders,加上她拿手的羅宋湯,在寒冷的紐澤西州,坐在老闆家的長桌子,學著怎麼把肉汁gravy放在火雞肉片上,學著怎麼用刀叉和餐桌禮儀。也不知是當年剛到美國的生活艱苦,或是Helen的手藝真是好,那皮脆多汁的火雞,總讓我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禮拜四,美國的感恩節,想起了那次的聚餐和老闆的照顧之情。爾後,在美國的日子裡,每逢感恩節,也會邀教會裡單身的朋友一起分享訂購的火雞套餐。畢竟不能回家過節,總有著不能回去的理由,分享的不僅是食物,更希望單身朋友們,稍稍減少對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掛念和以後在家人團聚的節日裡,在經濟能力許可下,也能照顧不能回家團聚的人。

 

與葉老師住的近,常常在他的導覽完,與群組的幾位朋友們聚餐後,一起搭捷運回家。也有機會,與他多聊上幾句。喜愛寫作的他,總是鼓勵著我,多看看和多體會久違的台灣,並以走遍多國的思緒,用文字記錄下,我看到的台灣。剛好,滯留台灣的日子,不能做派駐地的公益活動,偶爾提筆寫寫記錄在台灣的生活,分享給在臉書裡,世界各地的朋友。

 

10月份,葉老師提及11月份要到聯合大學客家學院頒發他所捐助的樹葉獎學金,希望我能給聯合大學的學生們一場演講,讓他們多聽聽外面的世界和多珍惜所在的台灣。我很好奇,一位平常省吃儉用,大多是在帶公益導覽的退休海關博物館館長,怎麼攢下錢去資助孩子們?雖說,我有國際學術演講的訓練,但已習慣不苟言笑的與專業人員用專有名詞對談,可真沒把握對一群完全沒有相同專業背景的孩子給一場演講。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這種演講的難度相當大!猶豫了幾天,想著葉老師對支持社會公益活動的初衷,怎麼可以不支持他呢?我接下了逃難到台灣的第一個任務,衷心期許這些台灣未來的希望,能有更高的眼界,跨足國際!

 

瞭解了老師想要傳達的意念,因演講內容穿插著亞洲和非洲的故事,因而以“第三世界國家見聞錄”,讓聯大的同學們,聽聽和看看,一般台灣人比較不常拜訪,但可能有極大商機的國家。也希望同學對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世界政治經濟,能夠跳出現今台灣傳統的思維,放眼國際。

 

依照約定時間到達了苗栗高鐵站,林院長安排的計程車已在等候,感受到了這位客家研究學院院長的細心和體貼。也對一向獨自搭機,拖著行李旅行的我,有些許的受寵若驚。

 

頒獎典禮前,終於有機會見到葉老師常提到的讓系所有100%入學率的林本炫院長,溫文儒雅是對他的第一印象。很開心認識了曾只隔一條哈德遜河Hudson River 的湯景台主任,玄奘大學的傳播學院院長陳偉之博士,和謝文正律師。世界很大,能相聚在同一間教室,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

 

頒發獎學金典禮開始,葉老師自述著,他只是一個退休的中級公務人員,用投資的小小收益,存了些錢,鼓勵成績優異的同學,繼續努力,也期許同學們有能力時,能以一己之力,回饋社會。我反覆思索著葉老師所提到:“一個人有兩個饅頭送一個給人是了不起的事,若這人只有一個饅頭,將其中一半送人,應該更了不起。”。

 

腦子裡想著在落後國家的弱肉強食,政府的貪污腐敗,官員國外置產,人民世世代代輪迴著貧窮;眼睛看著眼前這位將“半個饅頭”分給年輕學子,假日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發願走到走不動為止,而為文化傳承而努力著的葉老師,望著他壯碩的身形,讓坐在第一排的我,似乎有點睜不開眼地望著他的更顯巨大的身形和偉大的胸襟。台灣社會,是不是因為有這麼一群默默犧牲和奉獻的人,才能如此富足安康的生生不息?

 

承蒙林院長和葉老師的照顧,促成了我的第一次非學術演講。從東南亞的唯一非第三世界國家,也是我們派駐東南亞國家時,公司唯一建議去看病的地方--新加坡,略述新加坡政府對留學生就業及購房的優待,鼓勵同學若不想離家太遠,新加坡是不錯的選擇。由我們外派人員親身經歷的食衣住行育樂來認識西非的最大經貿國,奈及利亞。藉由東非最著名的觀看世界十大奇觀之一的動物大遷徙的肯亞,述說牛羚若留在原地沒糧食,必須渡過危險重重的河到對岸的另一個國家,為求生存而奮力一搏。也談到了非洲最進步的國家--南非,將貧瘠的土地,開墾成葡萄園,而創造了釀酒文化,增進了當地的經濟利益,和拜訪了得世界金牌獎琴酒的製造廠。希望聯大的學生們,能藉由膽識和見聞,為自己的將來開創一條有創意的道路,無可取代的在歷史留名。

 

謝謝林院長招待的客家菜晚餐,來自當地的新鮮食材,美味極了!吃到了葉老師在導覽迪化街時,常提到的客家小炒,好開心!

 

晚餐後,林院長親自送我們到車站。幽默的他,說起了他今天遇到一個導覽了近1,400次的呆子和一位跑到非洲去生活的瘋子,車內的人哈哈大笑,但我猜,院長或許是佩服老師的執著和我的勇氣吧?!

 

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前一天,心情上,好像以色列人出埃及在西奈半島的日子,過一天算一天,憑信心相信上帝帶領著未來的路。觀看著葉老師頒獎給6個孩子,想到曾看過的一段話,“大多數的人會認為,如果我幫助陌生人我會得到什麼?但真正的偉人會想,如果我不幫助他們他們將會怎麼樣?做善事不是為了回報,而是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或許這正是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承天命,完成造福大眾造業的原因。”。

文化和傳承是穿越歷史的重量,感恩葉老師和林院長為我們的下一代默默的努力耕耘著。感恩,生活裡有你們!

 

葉倫會讀後感

謝謝李家女孩同意到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的大學生分享駐在第三世界國家的體驗和感受。語云:經驗是良師,只是學費貴。,這份用心叫人好生佩服。

 

這篇文章從美國感恩節談起,自動帶來感恩的氣氛。並且帶進頒獎的氛圍,談到葉倫會的部分,難免有些溢美。雖然我知道是溢美,但只要對學生有益,對出席史蹟巡禮的朋友有益,我欣然接受。

 

語云:寫出來的東西才是真的。謝謝李家女孩的用心,讓她在國立聯合大學演講的第三世界見聞錄,創造更大的影響。我願馨香以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