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葉姓宗親會始於初九會,這個制度自1913年延續至今,每個月9日,台北市葉姓宗親聚會餐敘,積多年觀察所得,家庭美滿、事業有成是參加宗親會宗親的特質,經由出席、聯誼和服務,創造了令人讚嘆的績效,全台葉姓祖廟在五常街落成、聳立在內湖鯉魚山麓都是宗親會會員出錢出力的成果。時值年頭歲尾,元月7日,特別請宗親攜帶眷屬同行到一郎餐廳餐敘。
- Jan 08 Mon 2024 09:55
台北市葉姓宗親會年終聯歡餐會隨筆(2024.1.7)
- Jan 07 Sun 2024 00:48
台北大龍峒公益史蹟巡禮導覽隨筆(2024.1.6)(1,660)
常認為自己是平凡的街頭散步者,書沒讀好、玩也沒玩夠。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時,見到個別差異的名詞,隨著生活體驗的增加,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色。我本是牯嶺街舊書攤的常客,好讀閒書而養成紀錄習慣,從習作和訪談領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離開校園、職場後,經由服務獲得成長空間,擔任史蹟巡禮導覽是其中之一。
- Dec 30 Sat 2023 17:19
台大校園公益巡禮導覽隨筆 (2023.12.30)(1,659)
台灣大學被認為是台灣最好的大學,培育眾多人才,校園面積寬廣,不論哪個角落都具備春風化雨的景觀,值得一探再探,可愛得不得了。報載今年大學寒假提早,特別選在放假第一個和今年最後一個假日舉行公益巡禮。謝謝出席朋友,因為您們,讓台大更加美麗、台北散步者群組更加圓滿。
- Dec 29 Fri 2023 07:47
光躍客家-出席慶祝1228客家日暨2023頒發客家貢獻獎…隨筆 (2023.12.28)
要活就要動幾乎是大部分人的生活認知。平日以街頭散步為樂,視散步為生活一部分,再平凡也沒有了。2005年自公職退休並開始關心客家,觀察客家史話、認識熱心客家事務的知名人物,葉素榮(1936~)應該排在前十名。葉素榮為人豪邁、講義氣,台北市的客家人稱其為葉姐而不名;我們姓葉、我們也是桃園人,屢獲大姐關照,始終把這份情放在心頭。12月初,88歲高齡的葉姐告訴我,客家委員會頒發她公共推廣傑出成就獎,歡迎帶十位親友前往頒獎現場觀禮,中午備有餐點共餐,希望我到場分享她的喜悅,俗諺:「快樂因為分享而加倍,況且是葉家大姐的榮耀。」,聽話就是!
- Dec 27 Wed 2023 21:05
2023年頒發樹葉獎學金瑣憶(2023.12.27)
讀國小時,教室牆上貼有標語,當做日常生活而疏忽其內容,直到退伍後讀蔣夢麟編著西潮,經由蔣氏提醒,才注意到教室的標語,隨著我們的成長,一條又一條的印證到生活中,引導著我們向前行。是書提及蔣夢麟擔任農委會主委到農田視察時講的話:「我們站在農民辛勤耕種的田梗上,要謙虛的向他們學習,不要以自己有限的知識,隨意指導他們。」,領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要低調、謙虛。讓我學習什麼叫尊重。
- Dec 24 Sun 2023 21:33
全台葉姓祖廟,台北市、新北市葉姓宗親會參加桃園市葉姓宗親會大會隨筆(2023.12.24)
語云:「要當老大的人要懂得付出」,全台葉姓祖廟每年春、秋兩祭的盛況來自台灣各地宗親遠從以百公里為計算單位的距離,從其住居地趕來共襄盛舉。宗親出席全台葉姓祖廟祭典的熱忱源自於各地葉姓宗親會舉行年度會員大會時,全台葉姓祖廟董事長、副董事長暨重要幹部,一定由董事長或副董事長率隊前往。台北市和新北市葉姓宗親會成員更是抱著多人多福氣的思維,由理事長率領連袂出擊,合資請遊覽車載出席宗親到會場,創造「您挺我,我也挺您」的積極成效。
- Dec 23 Sat 2023 21:51
全台葉姓祖廟,台北市、新北市葉姓宗親會參加花蓮縣葉姓宗親會大會隨筆(2023.12.23)
2022年12月28日,追隨全台葉姓祖廟董監事暨顧問起個大早,到台北火車站坐普悠瑪號到花蓮出席葉姓宗親會大會,這是我第一次和宗親一起參加花蓮縣葉姓宗親會,請教同行的葉永檳大哥,夫妻兩人自己買票,專誠到花蓮出席,所為何來?永檳大哥說:各地社團歷經一段時間的演變,都會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風格,他想觀察不同地區宗親會的特色,參考其作業流程,做為全台葉姓祖廟或台北市葉姓宗親會服務宗親、壯大祖廟發展的借鏡。
- Dec 22 Fri 2023 16:31
台北迪化街公益巡禮導覽隨筆(2023.12.22)(1,658)
犧牲假日或其他時間舉辦公益史蹟巡禮,一般人認為長期擔任無酬工作,未免有點傻。問我為什麼要舉辦看似無聊的公益史蹟巡禮,而且走了一千六百多場類似的動線,說大同小異的故事。告訴他,擔任史蹟巡禮導覽擴充了我對台灣發展史的認識,最特別的,因為付出,才有機會擴充服務範圍,認識五湖四海的新朋友,尤其是他。2023年1月4日到國立聯合大學參加樹葉獎學金頒獎典禮,晚上應林本炫院長邀請,在苗栗市品嚐客家美食,開業三十年的張老闆也用這個梗說等葉老師等了三十年,讓我相信什麼叫英雄所見略同。因為導覽需要獲取新知,因為認識新朋友而增廣見聞、開擴視野,體驗什麼叫犧牲享受、享受犧牲。愈來愈覺得無所求的善念,會帶來無心插柳的幸福。我喜歡!
- Dec 20 Wed 2023 20:20
台北金甄女中參訪大稻埕導覽隨筆(2023.12.20)(1,657)
- Dec 15 Fri 2023 16:15
萬華公益史蹟巡禮導覽隨筆(2023.12.15)(1,655)
台灣的發展由南向北,一府、二鹿、三艋舺,三個都市的共同特色是附近有河流,艋舺能夠超越台南、鹿港,在於淡水河系的新店溪經過艋舺,可以常年行駛船舶的淡水河,讓兩岸生產的貨物貨暢其流的運送到市場,提升居民生活水準,經由外來文化薰陶,加速學習能力。陸續興建龍山寺、青山王宮、料館媽祖、地藏王菩薩廟暨清水祖師廟等信仰中心,吸引更多民眾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