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木大哥擁有優質的領袖魅力,2010年創立快樂登山隊,隊友人數在台灣各地登山隊中屬於龐大,不斷婉拒想參加的新朋友。2020年,世界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期間,政府採取部分禁止措施,快樂登山隊暫停活動。解禁後,鑑於品質和人數無法併存,反而可能成為反比,透過原來群組另外組織四獸山登隊,每星期五固定爬山,為了確保活動品質,22人即宣布額滿,公推總統的高中同學鄭大哥為隊長。秋木大哥並沒有閒著,他說自己是發起人,大家視他有如精神領袖。
- Dec 10 Sun 2023 21:38
四獸山登山隊參訪四四南村導覽隨筆(2023.12.10)(1,654)
- Dec 09 Sat 2023 20:10
台北市葉姓宗親會第20屆第三次會員大會隨筆(2023.12.9)
台北市葉姓宗親會始於1913年創會的初九會,葉姓宗親初九會的集會地點最初是台北市延平北路、南京西路口的建成茶行,日治初期改為亞細亞旅店,因為距離台北火車站後站很近,又和有台灣華爾街稱號的迪化街毗鄰而居,中南部商人到台北,住在亞細亞旅店成為首選,1970年,王、黃、謝、陳四大家族合資,改為大千百貨公司,和寶慶路的遠東百貨公司、中華路第一百貨公司齊名,被認為是台灣本土自營百貨商場的鼻祖,老台北人來這裡採買嫁妝、舶來品,是當時「最時髦、最氣派」的百貨公司。目前被指定為歷史建築。
- Dec 08 Fri 2023 18:54
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公益導覽隨筆(2023.12.8)(1,653)
12月是年冬歲尾,冷空氣隨鋒面南下,接近冷氣團的級數,救護車的聲音彼起此落,呼嘯而過的聲音叫人有點心慌。常到濱江果菜市場或太平市場買菜或買肉,不論坐車或在路上行走,心中滿滿的感謝,感謝天、感謝地,憶兒時玩伴不少已經往生,我竟然健康的活著,還能期許自己走路時跨大步一點點。高興!用感恩的心默念我娘教我的南無觀世音菩薩,保佑自己外,也保佑遇到的朋友。
- Dec 05 Tue 2023 17:25
台北大安扶輪社2167次例會演講荷西統治台灣時期隨筆(2023.12.5)(286)
隨著年齡增長,篤信:「歷史、文化就長遠來說,沒有是非對錯,也沒有優勝劣敗,若有,只是觀點不同。」,九月,奉何副社長指示,以荷西統治台灣時期為講題到台北南天扶輪社例會演講,用心閱讀荷西統治台灣時期的史料,公說公是,婆說婆是的紀錄還真多,每個人或文字的敘說好像很有道理,但也有幾分疑點,致思緒屢屢受到干擾,秉持教育是改變環境最好的方法,平日讀史注意百姓生活背景暨紀錄、統計和分類習慣、尊重作者,找出和土地聯結有關的內容,整理出多數人可以接受的思維。
- Dec 01 Fri 2023 16:49
台北城公益史蹟巡禮導覽隨筆(2023.12.1)(1.652)
2005年自公職退休,為回饋社會對我的照顧,創辦大稻埕老街史蹟巡禮,每個月第四個星期日固定導覽大稻埕,開放五湖四海的朋友報名,最初,對缺席者有點不諒解。了解實況後,對報名卻缺席者反而有點擔心,擔心他身體不舒服?辦公室或家裏有事?現在,認為報名參加史蹟巡禮又能夠出席的人要身體健康、家人平安,甚至諸事順利,這些都兼具的人需要很有福氣。
- Nov 28 Tue 2023 11:55
台北中山藏藝所志工參訪迪化街導覽隨筆(2023.11.27)(1,651)
葉倫會是少數導覽完會寫篇千字左右的隨筆po到部落格者,承眾家神明保佑和朋友支持,這篇隨筆PO上網時,點閱人次即將超過一百四十萬人次。奉中山藏藝所專員呂伊黃邀請,擔任該所志工參訪迪化街活動導覽。1996年11月14日,海關博物館在塔城街成立,開啟我認識迪化街、大稻埕乃至台灣史話的端倪。一千六百多場史蹟導覽,半數左右在迪化街行走,對這兒的風情有一定的認識。
- Nov 26 Sun 2023 18:58
淡水商工第四屆商三乙校友參訪迪化街導覽隨筆(2023.11.25)(1,650)
迪化街是台北市少數清朝時期就有的街道,歷經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截彎取直而成為今貌,因為迪化街居民認真打拚,加上不平等條約規定需要開放通商口岸,洋行進駐後,因禍得福的帶來知識、技術、資料和市場,讓迪化街有台灣華爾街的稱號。
- Nov 24 Fri 2023 18:29
大稻埕公益巡禮導覽隨筆(2023.11.24)(1,649)
電話號碼末4字是2538,和好友閒聊時,喜歡以其諧音說這數字表示兒子和我都很38。純屬巧合,因為總統級會談在25樓38號房舉行,相同的數字自23日下午起,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坐在客廳看電視或在電腦桌前看網路訊息,2538出現時,很自然的莞爾一笑。
- Nov 21 Tue 2023 17:17
台北南天扶輪社1409次例會演講荷西時代的台灣歷史隨筆(2023.11.21)(285)
9月初,康老闆詢問是否可以到台北市的扶輪社分享荷蘭和西班牙統治台灣時期的歷史?平日在街頭散步,找尋台灣史話是快樂的動力,視其為學習機會,一定要迅速答應。講客廣播電台《Good Morning Hakka》主持人知名主播宋菁玲對數以萬計的聽眾畫下道兒,歡迎提供想知道的台灣歷史故事,她將督促葉倫會認真蒐尋並整理真實又有趣的答案,再到空中和廣大聽眾分享,每次都獲得聽友很好的回響,類似經驗建立了我的自信。第一時間向康老闆報告,我可以的。腦海隨時出現究竟是哪位大哥想到的題目,起心動念是什麼?
- Nov 20 Mon 2023 19:43
聆聽台北客家鄉音合唱團吟唱中國古詩詞演出隨筆(2023.11.19)
認識陳寀玲來自偶然,平日被動的我,鮮少主動找朋友,忘了陳寀玲什麼時候成為臉友。臉書一再出現陳雙雄紀念音樂會的訊息,吸引我注意舉辦陳雙雄紀念音樂會的理由,2013年往生,還有人鍥而不捨的為他辦音樂會,這需要什麼交情和毅力,旋而發現主辦音樂會的陳寀玲是陳雙雄的女兒,經由臉書媒介,兩個素昩平生的人,約會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咖啡座,陳家女孩和何嘉文團長連袂出席,稍後,范姜瑞大老悄悄的出現在那頭,甚至成為招待我們品嚐甘家伙房客家美食的范姜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