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史蹟巡禮導覽生涯(1)
導覽的門檻很低,一般人談天說地,敘說人、事、物或走在街區對著眼前建築、景觀或文物品頭論足,都是導覽。因為門檻低,世俗觀點不認為導覽有什麼?了不起和討生活的導遊比擬。事實上,有很多才華洋溢的導遊大哥或大姊,他們講的內容動見觀瞻,擁有許多粉絲。
話說史蹟巡禮導覽生涯(1)
導覽的門檻很低,一般人談天說地,敘說人、事、物或走在街區對著眼前建築、景觀或文物品頭論足,都是導覽。因為門檻低,世俗觀點不認為導覽有什麼?了不起和討生活的導遊比擬。事實上,有很多才華洋溢的導遊大哥或大姊,他們講的內容動見觀瞻,擁有許多粉絲。
語云:若非經過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寓意指實地觀察和體驗很重要,因為舉辦淡水河看烏魚飛遊河趣,致2024年秋天和冬天期間,坐船在淡水河上觀察河水流動風情暨兩岸景觀13次,實地勘察和從書本獲得的二手資訊大不同。謝謝近五百位朋友歡天喜地和我同遊,一起享受樂莫樂兮新相知的遊河經驗,甚至有人告訴我,他在遊河趣找到以往沒有遇過的體驗和樂趣,高興!
謝謝大家支持,2025年1月21日早上舉行的國立台灣大學總校區部分校園公益史蹟巡禮是葉倫會第1,760次導覽。自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迄今28年,謝謝老天爺保佑,讓我能夠風雨無阻、準時開講的為台北街頭的公益史蹟巡禮盡一份心力,全部是老天爺給的恩惠,再美好也沒有了。
1875年,沈保楨建議清廷將淡水廳改制為台北府,今年是台北建府一百五十周年,吳坤光社長和陳明智前社長規劃的踏溯台北城,自2024年7月開始舉辦,彼時,慶祝台北城建城一百四十周年正在舉行,有幸在這個重大節慶期間參與踏溯台北城的活動,讓在職場拚博的扶輪人,透過史蹟巡禮,逐步認識生活數十年的台北街頭,了解其演變過程,創造許多人生的第一次。
第21屆理監事會成立第一次聚會隨筆(2025.1.6)
宗族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元素,農業社會時期,宗族聚落間雞犬之聲相聞,大家幾乎都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透過宗祠暨清明掃墓,凝聚出團結的宗親關係,因為祭祖和生活習俗關係密切,經由婚喪喜慶的互助,讓老祖先的生活習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2011年開始,每個月按月在台北城舉行公益史蹟巡禮,透過街區散步,發現台北城的建築保留許多故事。純是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讓我對台北城發展史話越來越熟悉,導覽內容愈來愈和生活貼近,獲得出席朋友的喜愛,如今天的出席人數超過三十人,幸好大家都是好人、認真的人,致巡禮過程極為順利。台北市成功高中學弟高大哥在國父遺像前背誦國父遺囑、唱成功中學校歌,了不起的高大哥!此外,今天第二次出席的高家女孩,和高大哥有許多類似的優點,見證好人總是會遇到好人,太有趣了。
中華全球多元藝術展拓學會創會理事長余鑑昌是台北當代的知名才子,不但才華洋溢,還善用珍貴的人力資源,集合台灣各種風情的藝術高手於台北城門(北門、西門、南門和東門),希望台北人敞開台北各個城門,歡迎海內外高手入內參觀,一睹台北藝術家創作作品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承彭錦球校長引荐,得附翼尾,讓散步街頭的退休老人有機會追隨。
每年冬至期間,成群的烏魚從北方南遊到台灣海峽,國人認為是老天爺賞賜給台灣漁民的禮物。事實上,淡水河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烏魚。1997年起擔任大埕逍遙,開始在台北街頭散步,發現參加史蹟巡禮朋友者屬於小眾,認識淡水河的人更少。
淡水河是台北人的母親河,因為教科書沒教,縱使有教,內容也極為簡短,致很少人認識淡水河的來龍去脈暨兩岸的山水風情。2024年9月27日起開辦淡水河看烏魚趣活動,先後舉辦十次,每次報名人數都頗為踴躍,2025年的遊河趣報名公布後,不見原先半天額滿的盛況,惟仍然有很多朋友參加,顯示遊河趣依然受到歡迎。就繼續做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