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葉爺爺說故事 (4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922日,陳子瑜老師帶幾位好友參加台北城開心史蹟巡禮,提及停辦週二自由行的行程。平日行走江湖,以一期一會為目標,據以分享,因而有312日導覽台北城暨319日,一起到好友新竹縣湖口鄉黎元吉老師家吉玉軒參訪的規劃,經徵得黎老師同意,即開始招兵買馬,希望人數在二十人以下。

IMG_3216.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姓的始祖葉公,原名沈諸梁,他的父親叫沈尹戌。沈姓的源起有幾種說法,主要來源有三:
一、遠祖始於西周,周文王子聃季(季戴),受封於沈,後代子孫以國為姓。

二、出自羋姓,春秋時,楚莊王曾孫戌,任沈縣尹,稱沈尹戌。其後代以沈為姓。

三、少昊金天氏裔孫台駘氏之後有人建立沈國,春秋時,為晉國所滅,子孫姓沈。

葉氏祖廟IMG_0609 (3).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祖德流芳是葉春日公派下裔孫葉倫會和葉斯水共同決定編撰的類族譜,準備於2019年清明節,葉春日公全體裔孫出席清祭祖時免費分送宗親。葉斯祁、葉玉珍先後贊助印刷經費,出書後也將分送國內外知名圖書館和相關研究單位或專家、學者。本書已經送印刷廠排版,承祖先保佑,每個流程或內容都有祖先保佑、宗親支持的因子,說個人的作品可以,說葉春日公派下裔孫的集體創作亦可,我們將陸續把全文先發表於葉倫會的部落格,請全球華人一起見證這個偉大家族在桃園市新屋區大牛欄開枝散葉的故事。

因為編著祖德流芳而興起許多有趣的想法,透過宗親和專家的協助,2019年清明祭祖時,亦將在桃園市新屋區永興里葉春日公祖塔舉行葉春日公派下裔孫清明祭祖萬人大合唱,歡迎一起來見證屬於台灣第一的盛舉。

IMG_1770.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勞動力發展署是勞動部第一大署,該署對提升我國勞動人口素質有很大的貢獻,奉呂繼蘭科長和呂冠芸之命,前往該署分享台三線的演變暨成為浪漫台三線的由來,主要內容是沿線的趣譚,鑑於買東西的快樂往往超越旅行的知性,也介紹重要鄉鎮的名產和有什麼好吃的料理。最特別的,分享媽媽(1916年生)的拿手客家小炒的材料和做法。走筆至此,口水好像變多了。

IMG_7060.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聯青社成立於1922年,美國Ohio-俄亥俄州,Toledo-多利多市法官Paul William Alexander(保羅威廉亞歷山大)發起成立的。其英文全名為The Ys Mens Club由全世界各地各聯青社組成的國際組織稱為「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Ys Mens Clubs」,又叫Ys Men International,其宗旨為:「聯合各種信仰人士,以耶穌基督教示為基礎,熱誠服務基督教青年會,互尊互愛促進友誼,共同努力熱心服務,以發展鼓勵及培養領導才能,為全人類建立美好社會為宗旨。」。全世界68個國家中有1,430個社,社友數約27,000多人。

IMG_2810.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初有家旅行社邀請為該社導遊介紹台三線,開啟探索台三線沿線的動機。最初,純為協助導遊,找出台三線的趣聞,旋利用春節期間整理相關資料,竟然寫了一萬多字,陳石山律師知道我整理台三線的故事,希望寫出與眾不同的台三線。這份期許,讓文字資料陸續成長到七萬餘字,經由認識、了解和實地探訪,內容越來越精緻,部分稿件先後發表於客家雜誌或世界客家雜誌。也將這些資料做為平日導覽的素材。雖然演講時,電腦不聽話無法用簡報資料,卻可以侃侃而談,讓出席朋友感受內行看門道的喜悅,范黛君說縱使沒有簡報,仍然讓人如醉如痴,好厲害,謝謝。

葉倫會七百次20141122_115435.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風衛視單身行不行節目企劃呂佳蓉1130日邀約談退休生活,請教這個機會來自誰的推荐,她說是製作人李欣緻。20169月應邀到鄭宏儀主持的新聞挖挖哇節目,當時的企劃李小姐已升格為製作人。平日行走江湖,屢屢告訴朋友,我認識的人幾乎都是前途大好,希望她也越來越棒,這次邀請,印證上述談話的正確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zyjd7i-0k&index=117&list=PLtJBDxr85nZYDfifbNY1M_hLGsjU4Icyu&t=0s

IMG_2694.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年就接到桃園市圖書館八德分館的演講邀約。活動前,李萍主任和承辦人鄭宇婕先後確定演講日期,並傳來前往圖書館的交通訊息,熱忱服務的態度叫人感動。演講時,全程在場,這份敬業說他是圖書館服務人群的楷模亦不為過。

IMG_2664.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奉劉宥君之命為中正社大學員導覽沅陵街暨周邊,閒聊中談到台灣俗諺是老一輩台灣人的共同記憶,隨著時代的演進,俗諺因為環境變異和老一輩的凋零而越來越少。分享最近到扶輪社暨松齡大學演講的成果,雖然台灣俗諺的智慧屬冷門題目,卻獲得很好的回響,因而獲邀到中正社大公民素養週演講台灣俗諺的智慧,認真準備、用心講是要的。

IMG_2469.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奉蘇羿凱之命,擔任2018神遊台北城佛具產業文化節導覽。1998年起,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為了滿足出席朋友的需求,充實導覽內容而發現神明源起和民俗關係密切,悟出神明趨吉避凶教人心的功能,因為神明世界的內容活潑,受到大家喜歡,屢屢應邀到各地演講,分享一得之愚,這份鼓勵,提升我對神明認識的動力,2017年導覽神遊台北,認識一群專業的佛具行和雕刻大師,了解的範圍更加廣濶深入。

圖åƒè£¡å¯èƒ½æœ‰11 個人ã€åŒ…括蘇羿凱ã€å¾®ç¬‘的人ã€å¤§å®¶ç«™è‘—和戶外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奉高樹榮之命開辦萬華史蹟巡禮,每次出門都想著感謝天、感謝地,感謝每位關心暨出席的朋友,因為有這麼多人的關心和支持,讓萬華史蹟巡禮持續走下去。林昀慧是八德紳士協會的媽祖婆,很早就說要帶紳士協會的朋友參加,她做事認真又仔細,和姐姐兩人先行探路,覺得路線不錯再回去招兵買馬。

IMG_2340.jpg

IMG_2356.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奉蔡豐琪主任之命到銘傳大學桃園校區對該校教育暨應用語文學院教授演講大稻埕的故事。有機會和學界菁英分享平日在街頭散步的一得之愚,心情是興奮的,第一時間向蔡主任報告:我願意。18日,應蔡主任之命,提供一篇兩千餘字的文字,希望教授們透過40分鐘的演講和閱讀,對大稻埕有較深的認識。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導覽而認識廟宇,發現廟宇是台灣最具創意的地方,只是信眾鮮少知道祭拜神明出處暨其意義,遂從民俗切入,發現廟宇和神明的主要功能是趨吉避凶教化人心,許多人聽到這個想法,紛紛給予好評,開始應邀到各地演講神明的故事。依過去經驗,不論兩小時或三小時,經常是笑聲不停,掌聲不斷,今天也沒有例外。

IMG_2215.jpgIMG_2223.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喬公司角大哥邀請為走動式觀光旅服務員教育訓練演講北門暨大稻埕。自1997年起,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承老天爺和朋友厚愛,導覽一千多次。任職海關博物館時,以博物館人自居,特色是勇於學習,樂於分享,自公職退休後,仍然認為自己是博物館人,有機會將所學和年輕朋友分享是快樂的經驗,遂在第一時間表示我願意。

IMG_2202.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客家鄉親自1988年舉行客家義民祭,雖然從報紙看到訊息,卻因為年輕而缺乏參與的熱忱。2007年應溫送珍之邀,第一次參加在台北市政府一樓舉行的台北市客家義民嘉年華。旋發現義民祭典雖然熱鬧,鄉親對歷年義民祭典雖然可以昂昂上口,史料卻極為匱乏,透過耆老協助,開始記錄見聞,刊載於客家雜誌。2018916日,奉官武德副執行長之命和他暨羅烈師教授一起參加民視台灣台胡忠信主持的新聞大解讀節目,探討雙北市客家義民祭始末。(當天晚上9時播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Y_N_ulIxs

IMG_2196.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范姜瑞理事長捎來新北市客家藝文協會李算妹理事長的邀請,擔任該會舉辦第11屆客家母語演講比賽評審,視有機會為客家文化傳承為榮譽,滿心歡喜的答應。雖然葉春日公派下裔孫在家的母語是閩南話,因為母系來自客家,加上周邊居民客家人占多數,幼兒時期就聽得懂客家話,國小同學大部分說客語,讓客家話有如母語一樣的說、聽自如。

IMG_1814.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城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區內擁有國內密度最高的古蹟群暨有趣的文化特色。奉台北市中正區公所人文課張炳進課長之命前往演講台北城文化之美,讓學員滿載而歸,聽得津津有味,最好還能餘韻猶存。

IMG_1803.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口的台地地形,加上地勢偏高。1960年代,政府即把林口規劃為台北市的衛星都市,2016年應邀到林口圖書館演講,第一次坐公車到林口,林口和圓山捷運站間的公車幾乎班班客滿,乘客年輕是特色。

IMG_1737.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奉胡蕙霞老師之命為台北市職能發展學院公務預算委外進修班學員介紹大稻埕。自19961114日海關博物館在台北市塔城街開館,即踏入關心大稻埕史話的開始,19977月起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感謝每位提供資料或接受訪談的朋友,甚至教學相長的學員,提升我對大稻埕的認識。有機會和年輕一輩分享一得之愚,內心世界既興奮又愉快。復習以前的資料外,也增加一些新內容。務必要像博物館人一樣勇於學習,樂於分享,讓大家滿載而歸。

IMG_1725.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邀到三芝演講好幾次,卻是第一次到新北市圖書館三芝分館,平日在台北市散步外,偶爾也跨過淡水河到台灣各地行走,因為貪吃,對各地文化與美食有概略了解。抱著讓聽演講的朋友滿意,這份想法讓快樂因為分享而加倍,愉快的氛圍感染著三芝分館視聽室,致三小時的演講,呈現掌聲不停、笑聲不斷的美麗畫面。

IMG_1723.jpg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