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朋友鼓勵,說我舉辦公益巡禮造福朋友甚多,好心一定會有好報。行走江湖多年,領悟到好心未必有好報,不論做什麼,談回報未免有點小氣,雖然不敢說:「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秉持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認真做下去就對了。
目前分類:葉爺爺說故事 (458)
- Aug 05 Mon 2024 17:33
好心未必有好報還是要好心(2024.8.3)
- Jul 09 Tue 2024 10:07
量力而為、儘力而為(2024.7.8)
2005年自海關退休,讀書沒有領過獎學金的我,也沒有拿錢出來發獎學金的意思,但陳之藩劍河倒影介紹劍橋大學整理運動場草坪的故事,有兩個饅頭送一個給人是了不起的行為,如果只有一個饅頭,卻送一半給別人是不是更了不起。親炙溫送珍送國立交通大學和聯合大學客家學院送珍獎學金告訴我,做好事要及時。
- Jun 19 Wed 2024 20:53
參訪三重同仁宮(2024.6.18)
- May 28 Tue 2024 06:18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演講 靦腆的我(2024.5.28)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的好人世界(2024.5.28) 葉倫會
讀書時期的我,自忖讀書、學劍都沒有學好,致性格稍顯自閉,略帶靦腆。隨著閱讀、模仿培養我獨自奮鬥,勝敗獨自承擔的勇氣,隨著年齡增長、歷練增加,愈來愈覺得周邊朋友的學識、能力都比我強,這個想法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提升。
- May 08 Wed 2024 09:17
有福氣的聯大人(2024.5.7)
- Apr 09 Tue 2024 21:11
台北市葉姓宗親會四月初九會隨筆(2024.4.9)
政府是維持國家運作的主要組織,政府人員一年365天,幾乎全年無休,為做好服務人民福祉而努力;宗族是農業社會運作的重要團體,父傳子、子傳孫的參與祭祀活動,對社會、民心的安定具備一定功能。工業革命後,扶輪社、獅子會等非政府組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鑑於見面可以產生信任,每星期舉行一次例會的扶輪社,影響力較一個月舉行一次或三個月舉行一次例會的社團大。
- Apr 03 Wed 2024 21:32
「葉五美頌」從大牛欄傳唱起 (2024.4.4)
葉五美不是人名是家族通稱。自懂事以來,家中長輩告訴我們,祖先是五美公,外地的葉姓宗親也稱我們葉五美,年紀稍長,才知道來台祖是葉春日、葉特鳳父子。五美是指葉特鳳的五個兒子大榮、大華、大富、大貴和大春,即榮、華、富、貴、春。
- Apr 02 Tue 2024 15:13
新北市客家文化諮詢委員演講義民爺祭典隨筆(2024.4.2)
都會客家傳承
1997年開始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開啟我應邀到機關、學校、社團演講的機緣,曾應邀到客家委員會一級主管會報、回我付出一輩子心力的海關,對財政部關務署一級主管演講都是難得的體驗,隨著經驗和資料的累積,自忖演講內容愈來愈充實、台風愈來愈穩健。雖然如此,仍然視每次演講為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認真準備才能讓聽講者有收穫,甚至產生共鳴。
- Mar 27 Wed 2024 13:06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人(2024.3.26) 高雄、屏東二日遊 無心插柳的感動(2024.5.15、16)
老祖先告訴我們,一種米養百種人;也有人說,人有百百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最近幾年,國人出國旅行的機會變多了,讓航空公司賺大錢,走遍世界各國知名景點後回到台灣,發現台灣有如葡萄牙人所說的美麗之島福爾摩沙般讓人思念、喜愛,幾經統計和比較,發現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 Mar 26 Tue 2024 20:07
國立聯合大學客庄導覽解說暨成長經驗分享(2024.3.26)
謝謝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張陳基教授給予學習機會,指示我到他授課的班級用客語分享在台北街頭散步的一得之愚,有機會走到國立大學,站在學術講台和台灣未來的希望,即年輕的學子分享,興奮又快樂。做好準備是基本功!
- Feb 28 Wed 2024 08:40
桃園市新屋區范姜祖厝公益巡禮導覽隨筆(2023.2.27)(1,669)
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認為做好知識介紹為要務,隨著時經驗累積,發現出席史蹟巡禮的人需要很有福氣,即身體康和沒有閒事掛心頭。半個月前發布參訪新屋范姜古的訊息,報名甚為踴躍,積以往的經驗,屆時一定有人臨時有事無法出席,或要求出席,只要不影響參訪品質.有何不可是我的想法。
- Jan 30 Tue 2024 21:04
葉元美公宗祠落成典禮 全台葉姓祖廟、台北市葉姓宗親會慶賀隨筆(2024.1.30)
葉元美公宗祠位於湖口老街三元宮旁。劉銘傳興建台北到新竹的鐵路經過老湖口,讓老湖口成為關西、新埔、芎林、竹東地區貨物的轉貨中心,帶動老湖口的繁榮而興建近五百公尺長的仿巴洛式建築,陰錯陽差的被保留下來,至被認為是台灣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老街。重視教育的葉元美公派下裔孫在鐵路通車後,很快和首善之區的台北接上線,接受新式教育暨經營商業,成為地方四大家族之一。
- Jan 28 Sun 2024 12:02
尾牙宴和客家(2024.1.26)
依一般見解,傳統客家文化不包括尾牙宴。隨著交通便捷、積極觀念的興起,有智慧的客家鄉親認識改變環境最好的方法是教育,桃竹苗的鄉親紛紛往都會地區移動,或送子弟到大台北地區讀書,經由教育、學徒、經商…等面向的發展,與農村地區緩慢生活型式迥異的都會客家逐漸興起,如何讓客家傳統文化在都會地區存活或開枝散葉,需要新思維,尤其是動輒上百、上千人觀賞的表演舞台,傳承無法單靠表演者的好聲音或個人的好技巧,需仰賴不同領域專長的參與,像金字塔一樣,要能廣大要能高,即參與者需要擴充到各個領域,結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按傳統說法是:多人多福氣,才可以在都會地區生根,存活.甚至發揚光大.
- Jan 22 Mon 2024 21:06
講客廣播電台談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暨周邊和公車之王307(2024.1.22)
講客廣播電台被視為傳播客家人的聲音,播出內容需要有客家元素,旅居台北超過一甲子,加上在台北街頭散步二十幾年,發現客家鄉親在台北發展史中,每項都參與,換句話說,客家鄉親和所有優秀族群一樣具有進步因子,致台北發展史話中,每項都有客家元素,只是比例大小不一。
- Jan 09 Tue 2024 19:02
桃園新屋范姜古厝公益巡禮導覽隨筆(2024.1.9)(1,661)
- Jan 08 Mon 2024 09:55
台北市葉姓宗親會年終聯歡餐會隨筆(2024.1.7)
台北市葉姓宗親會始於初九會,這個制度自1913年延續至今,每個月9日,台北市葉姓宗親聚會餐敘,積多年觀察所得,家庭美滿、事業有成是參加宗親會宗親的特質,經由出席、聯誼和服務,創造了令人讚嘆的績效,全台葉姓祖廟在五常街落成、聳立在內湖鯉魚山麓都是宗親會會員出錢出力的成果。時值年頭歲尾,元月7日,特別請宗親攜帶眷屬同行到一郎餐廳餐敘。
- Dec 29 Fri 2023 07:47
光躍客家-出席慶祝1228客家日暨2023頒發客家貢獻獎…隨筆 (2023.12.28)
要活就要動幾乎是大部分人的生活認知。平日以街頭散步為樂,視散步為生活一部分,再平凡也沒有了。2005年自公職退休並開始關心客家,觀察客家史話、認識熱心客家事務的知名人物,葉素榮(1936~)應該排在前十名。葉素榮為人豪邁、講義氣,台北市的客家人稱其為葉姐而不名;我們姓葉、我們也是桃園人,屢獲大姐關照,始終把這份情放在心頭。12月初,88歲高齡的葉姐告訴我,客家委員會頒發她公共推廣傑出成就獎,歡迎帶十位親友前往頒獎現場觀禮,中午備有餐點共餐,希望我到場分享她的喜悅,俗諺:「快樂因為分享而加倍,況且是葉家大姐的榮耀。」,聽話就是!
- Dec 27 Wed 2023 21:05
2023年頒發樹葉獎學金瑣憶(2023.12.27)
讀國小時,教室牆上貼有標語,當做日常生活而疏忽其內容,直到退伍後讀蔣夢麟編著西潮,經由蔣氏提醒,才注意到教室的標語,隨著我們的成長,一條又一條的印證到生活中,引導著我們向前行。是書提及蔣夢麟擔任農委會主委到農田視察時講的話:「我們站在農民辛勤耕種的田梗上,要謙虛的向他們學習,不要以自己有限的知識,隨意指導他們。」,領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要低調、謙虛。讓我學習什麼叫尊重。
- Dec 24 Sun 2023 21:33
全台葉姓祖廟,台北市、新北市葉姓宗親會參加桃園市葉姓宗親會大會隨筆(2023.12.24)
語云:「要當老大的人要懂得付出」,全台葉姓祖廟每年春、秋兩祭的盛況來自台灣各地宗親遠從以百公里為計算單位的距離,從其住居地趕來共襄盛舉。宗親出席全台葉姓祖廟祭典的熱忱源自於各地葉姓宗親會舉行年度會員大會時,全台葉姓祖廟董事長、副董事長暨重要幹部,一定由董事長或副董事長率隊前往。台北市和新北市葉姓宗親會成員更是抱著多人多福氣的思維,由理事長率領連袂出擊,合資請遊覽車載出席宗親到會場,創造「您挺我,我也挺您」的積極成效。
- Dec 23 Sat 2023 21:51
全台葉姓祖廟,台北市、新北市葉姓宗親會參加花蓮縣葉姓宗親會大會隨筆(2023.12.23)
2022年12月28日,追隨全台葉姓祖廟董監事暨顧問起個大早,到台北火車站坐普悠瑪號到花蓮出席葉姓宗親會大會,這是我第一次和宗親一起參加花蓮縣葉姓宗親會,請教同行的葉永檳大哥,夫妻兩人自己買票,專誠到花蓮出席,所為何來?永檳大哥說:各地社團歷經一段時間的演變,都會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風格,他想觀察不同地區宗親會的特色,參考其作業流程,做為全台葉姓祖廟或台北市葉姓宗親會服務宗親、壯大祖廟發展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