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走訪古蹟的時間可以追溯到青年救國團舉辦,林衡道主持的史蹟巡禮。2010年3月開始的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卻是按期在台北城舉行史蹟巡禮的第一個,活動的主要催生者是溫送珍和高樹榮兩位先生,採非政府組織NGO,以永續經營為理念,經由貼近土地的朋友的支持而吸引許多朋友的支持,我們希望透過蝴蝶效應,讓台北城的美麗受到全國同胞,乃至所有華人的注意。
台灣走訪古蹟的時間可以追溯到青年救國團舉辦,林衡道主持的史蹟巡禮。2010年3月開始的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卻是按期在台北城舉行史蹟巡禮的第一個,活動的主要催生者是溫送珍和高樹榮兩位先生,採非政府組織NGO,以永續經營為理念,經由貼近土地的朋友的支持而吸引許多朋友的支持,我們希望透過蝴蝶效應,讓台北城的美麗受到全國同胞,乃至所有華人的注意。
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是台北城第一個按月舉行的史蹟巡禮,推手是溫送珍和高樹榮兩位大善人,自2010年3月開始,以回饋社會和永續經營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宣告,承眾家神明的保佑和各方好友的支持,既使7月的酷熱,白天氣溫高達攝氏37度以上,國立台灣博物館前銅牛處,早上9點,仍然聚集來自各地關心台北城發展的朋友,最遠的是前一天自台南坐高鐵到台北訪友的李羽津小姐,並承她贈送一本金玉涼言的好書。
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自2010年3月起舉辦,幕後功臣是溫送珍和高樹榮兩位先生,他們無私、無我的支持,讓活動以永續經營的方式做出承諾,即不論報名人數多寡,一定準時開講,希望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像台北首善之區的名聲一樣,受到各界的重視。承台北市中正區詹訓明區長的協助,在該區網站聯結活動隨筆;台灣省城隍廟於活動結束後,每次都分送參加朋友經省城隍爺加持的神秘禮物。
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萌芽時期,寫好企劃準備送高樹榮先生時,正好接到蔡惠芬科長的信,即將企劃書請這位中華電信公司的才女指導,蒙其不棄,一篇文字精彩,內容合宜的簡報得以呈給高先生,當時向蔡科長報告,希望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的第一次能給中華電信公司的同仁,但這個願望終因時間急迫而未能如願,但好的事情,只要時機成熟,仍然會開花結果。
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的幕後推手是溫送珍和高樹榮兩位先生,自2010年3月起,以永續經營的期盼,務必讓台北開心攝影巡禮似唐人張繼詩「楓橋夜泊」般,吸引朋友到台北觀光,一起來找尋台北的美麗,追尋台灣的驕傲,讓台北城成為文化之都。
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源起於2009年和高樹榮先生一起在大稻埕漫步的構想,臨門一腳來自溫送珍主席的豪氣,溫、高兩人都是這個活動的催生者。台北開心攝影巡禮自舉辦以來,就受到台灣省城隍廟和城內社區發展協會的關心,許文華理事長表示將載礦泉水分送參加朋友(鑑於路程頗遠,不忍心讓年過花甲的朋友搬這麼重的水,請二二八和平公園土地公廟提供),惟省城隍廟陳光憲董事長和廖鴻昌董事仍然熱忱的希望給予巡禮者鼓勵,這次活動前三天來電表示,將贈送省城隍爺加持過的神秘禮物。或許是多人多福氣的關係,第二次活動雖逢清明節連假,參加人數遠遠超出預期。
或許是緣份,2001年和溫送珍第一次見面,請他協助出版台北孔廟文化之美乙書,免費分送台北孔廟和其他對孔廟有興趣的朋友;2009年11月,和高樹榮也是第二次見面,請其贊助舉辦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歡迎朋友們一起來尋找台北的美麗。兩位都是閒話一句的答應。台北開心攝影巡禮能夠舉行,雖然需要無數朋友的支持與愛護,他們兩人卻是最重要的推手。
紳士協會是將終身教育推廣到社區的公益團體,十幾年來,因為主事者的用心,加上公益活動帶來回饋的喜悅,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數量快速擴充,每到夜晚時分,一群有志於新知的朋友,聚集在紳士協會的課當分享獲取新知的喜悅。士林區終究是人文滙集的地方,因為參與人數較多,或許為居民做更好的服務,每星期開兩班,授課地點分別在士林國中和天母國小。
老街攝影巡禮是陳延昶和葉倫會兩位發願為台北所做的史蹟巡禮活動,自2005年10月開始,其特色是風雨無阻,準時開講,為找尋台北的美麗和追尋台灣人的驕傲,參加過的朋友至少有一千人,透過大家在網路上用文字或照片的回饋,讓台北市的古蹟巡禮越來越蓬勃。2007年老街攝影第25次巡禮也移師台北城,讓攝影家們陪同金面媽祖回鑾http://ylh515.pixnet.net/blog/post/9154466。
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年歡慶建館一百週年,鑑於大稻埕與台北城的密切關係,規劃台北城與大稻埕間的導覽活動,因為長期關心台北城與大稻埕的發展,奉命擔任導覽。
清寰公司是台灣塑造形象商圈的知名顧問公司,台北城內商圈的塑造就由該公司負責,阮陵街皮鞋街外,陸續設立相機街和音響街,讓台北市中正區光復里破天荒的擁有三個形象商圈。
林教授住在台中,認識葉倫會老師的故事很年輕,經由網路知道台北有個葉倫會,每天騎著腳踏車走遍大街小巷,回家就將台北的美麗化成故事,盼望更多的人因為認識而產生瞭解,因為瞭解而愛上台北,希望為台北的商家吸引更多的遊客。林教授的外籍朋友想認識台北新公園,於是透過管道找到愛說故事的葉老師,彼此約定在新公園前的銅牛旁見面。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移民社會,先民渡海來到台灣,再在這塊土地落地生根,須歷盡千辛萬苦,俗諺:「出海靠媽祖,安居靠真人。」,故媽祖在台灣成為大多數人的信仰,每年農曆三月媽祖聖誕,各地的媽祖祭典都是當地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