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久住台北,常認為台灣最好吃的食物在台北,在競爭激烈的環境,好吃才可以存活。但每個地方都有代表性美食,我的故鄉桃園市新屋區是客家美食的知名景點,新屋鵝肉更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只要回新屋,品嚐「新屋鵝肉」是必要選項。

清明祭祖瑣憶(二)巧遇才子畫家范姜明華(2025.4.4)

好友浩然哥載我回桃園市新屋區大牛欄祭祖,同時製作葉春日公清明祭祖紀錄片,雖然事先提供相關資料供他參考,具新聞專業素養的他,一邊抓住重要畫面、一面思考彼此間的連結,訪問相關人員並提出合宜問題,務必讓觀眾看了紀錄片,心就領神就會的知道葉春日公派下(葉五美公)數萬名子孫,在大牛欄落腳生根,而後在台灣乃至世界各地發展的盛況,不論他們成就多大,每年清明節這天,有如鮭魚返鄉一樣的回大牛欄祭祖。這需要功力和體力。

清明祭祖瑣憶(二)巧遇才子畫家范姜明華(2025.4.4)

古人說:人是鐵、飯是鋼。中午到信宏鵝肉店吃飯,但周邊停車不易,將車開到范姜祖厝前停車場暫停.純是老天爺安排,和浩然哥往信宏方向行進路上,見臉上帶著笑容的范姜明華教授站在屋前,好像在等我們一樣,有如化剎那為永恆般的建立起獨特的橋樑。

清明祭祖瑣憶(二)巧遇才子畫家范姜明華(2025.4.4)

范姜教授畢業於新竹師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承他邀請我們到二樓畫室參訪,欣賞畫家代表作,分享帶有鄉土味的畫作特色,贈送兩人多本畫冊,讓我們感受到莫大光彩,旋一起到信宏鵝肉店品嚐鵝肉、客家湯圓、薑絲炒大腸、等美味。食物好加上心情好,讓這餐飯吃來既美味又舒服。

清明祭祖瑣憶(二)巧遇才子畫家范姜明華(2025.4.4)

范姜明華教授是性情中人,要為浩然哥、我家女主人、小兒和我四人畫素描,每張畫的時間十分鐘左右,計算距離晚上台北市葉姓宗親會淡水河遊河趣初九會的時間充裕,答應是禮貌。

清明祭祖瑣憶(二)巧遇才子畫家范姜明華(2025.4.4)葉倫會

五個人連袂到范姜祖祠,找間舒服又涼爽的地方,四人分別側坐在范姜教授前面,依其指示看眼前的焦點,他再專注的為我們畫頭像,擔心我在畫作期間打瞌睡,隨時聊些輕鬆話題,很快完成四張各具韻味的畫作,就我來說,可愛極了。

清明祭祖瑣憶(二)巧遇才子畫家范姜明華(2025.4.4) 葉家兒子

 

附註:臉書友人張大哥分享讀後想法

彷彿跟著葉前輩隨著鏡頭走進了一幅流動的畫卷,香火繚繞著數萬子孫的牽念,而紀錄片的鏡頭正悄悄將這份慎終追遠的虔誠,織成文化的經緯。
那些如鮭魚返鄉的族人、鶴肉的香氣、客家湯圓的暖意,不僅是味蕾的記憶,更是血脈裡代代相傳的密碼。
(寫著寫著,大半夜回應葉前輩的文章看到這裡我也餓了)
最動人的莫過於與范教授的相遇,彷彿祖先冥冥中的安排。他的畫筆在十分鐘內捕捉的不只是面容,更是瞬間凝結的緣分畫室裡的鄉土筆觸、贈送的畫冊、甚至信宏鵝肉店裡的談笑,都成了文化傳承的溫柔註腳。藝術與宗親之情在此交疊,像淡水河的波光,映照出人與土地最樸實的連結。
前輩老師們用紀錄片與畫作雙重刻畫的,何止是葉家故事?那是整個時代的縮影:在停車不易的街角、在祖厝前的偶然駐足,我們看見了傳統如何在現代縫隙中生根發芽。而范姜教授那句「答應是禮貌」,背後藏著的,是藝術家對人間煙火的深情凝望。
願這份由祭祖牽起的緣分,如客家薑絲炒大腸的辛香,愈陳愈醇;願每一幀素描、每一格影像,都成為後世子孫回望時,眼底閃爍的星光。
(講到吃的,現在大半夜我肚子真餓了😋)
6小時
回覆

葉倫會
謝謝您用心閱讀我的筆記,謝謝您認真分享看法,每個字、每句話都成我新的感動,將把您的分享寄給范姜明華教授。讓我享受快樂因分享而加倍的喜悅。四月十九日見。 南無觀世音菩薩,祈請菩薩保佑我們平安。

 

2025422(星期二)大稻埕公益史蹟巡禮

集合時間:2025422(星期二)下午2

集合地點:捷運北門站2號出口

參訪景點:甘谷街、貴德街、台北霞海城隍廟、迪化街…到下午430

報名方式:請用中文全名接龍、私line 

     E maillunhuiyeh2538@gmail.com  葉倫會

         接到報名訊息,公布在台北散步群組,額滿為止

     活動特色:風雨無阻、準時開講。

     歡迎截圖給您的朋友或群組參考或代為報名

https://ylh515.pixnet.net/blog/post/495883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lh515 的頭像
    ylh515

    葉倫會的部落林安泰古厝古蹟日導覽隨筆(2024.10.20上下午各乙場)(1,728、1,729)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