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徐明珠主播指示,虎年開春第一個工作天,和好友連建鑫、彭錦球三位海陸腔客家人到高鐵桃園站,即青埔青峰路一段講客廣播電台,接受徐明珠和彭月春雙主播主持的「徐娘娘的海陸大餐」訪問,葉倫會談當季熱門的都會櫻花和客家人在台北市擔任公益導覽發掘和客家人和台北市發展或貢獻的相關故事;連建鑫主任講教育甘苦談和退休後參與慈濟志工,透過服務,利人也利己的喜悅心情;彭錦球校長運用童子軍日行一善的作法迎接一個又一個貴人,再分享和拉拔他成長的貴人共處的美好經驗。
目前分類:葉爺爺說故事 (460)
- Feb 08 Tue 2022 20:26
講客廣播電台「徐娘娘的海陸大餐」節目錄音隨筆(2022.2.7)
- Jan 31 Mon 2022 15:38
光華數位新天地六樓供奉三山國王的聖安宮
台灣的三山國王廟有兩百餘座,供奉巾山、明山和獨山三山的山神,原來屬於自然神,被視為客家人的守護神。台北市有兩座沒有問事的三山國王廟,分別是位於民族東路的瑤山宮、市民大道光華數位新天地六樓的聖安宮。聖安宮是光華數位新天地電子業者的守護神,香火鼎盛,其源起和傳統移民社會的神明信仰有異曲同工之妙。
- Jan 20 Thu 2022 11:54
鳯凰國際(綜合)旅行社演講台灣神明的故事隨筆(2022.1.20)
我自1997年起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迄2022年元月,走了近一千五百次史蹟巡禮,因為景點頗多廟宇,透過分享而對廟宇建築或神明故事、藝術和文化略知一二,奉鳯凰國際(綜合)旅行社陳俊杰大哥指示,和該社同仁分享台灣神明的故事,是繼2021年12月初前往演講的第二次。旅行社長官見多識廣,視有機會和他們分享台灣廟宇、神明出處或特色是種福份,希望透過今天的演講,經由認識和了解,為大家帶來好運。
- Jan 18 Tue 2022 17:30
講客廣播電台(FM105.9MHz)徐明珠、彭月春主播訪談台灣神明的故事隨筆(2022.1.18)
徐明珠是講客廣播電台的知名主播,因為詹益東校長而建立了很好的交誼,她知道我的史蹟巡禮次數將進入一千五百次。也瞭解史蹟巡禮的景點中頗多廟宇,透過分享而對廟宇建築或神明故事、藝術和文化略知一二,且應邀到許多團體分享台灣神明的故事,獲得很好的評價,雖然知道我沒有明牌,仍然指示我到講客廣播電台分2022年1月18和19日兩次談台灣神明的故事,讓該台聽眾在新年即將來臨的期間知道怎麼拜神,參拜神明的出處或特色,拜拜時宜保持什麼態度,俾為新年追求比較好的運勢和財運。
- Jan 02 Sun 2022 06:41
參加王興隆老師2022年元旦在台北保安宮為無名氏分享園區志工祈福儀式(2022.1.1)
- Dec 28 Tue 2021 19:24
台北市雙層巴士餐車開車囉 ──徐浩源鍥而不捨的成果
雙層巴士餐車的發展源自社會進步,是邁向觀光大國的必經之路,讓在餐車用餐的觀光客邊用餐邊認識沿途的城市風光,對行銷城市有積極、正向的功能。有機會協助在雙層巴士餐車用餐的前兩百位客家鄉親導覽,有份喜悅,也有份驕傲。
- Dec 25 Sat 2021 07:20
出席繁榮社會企業股東大會隨筆(2021.12.24)
繁榮社會企業是王興隆老師和一群有愛心的股東共同創辦的社會福利企業,我不是股東,透過無名氏分享園區群組與王老師互通訊息而看到聚集眾人愛心創造的積極力量,六年來,送出價值新台幣一千元的公益福袋超過三萬個,龍門基金送給單親媽媽每人一萬元的人數近兩千人。
- Dec 23 Thu 2021 06:22
台北廣播電台台北大玩家主持人姚臻訪問隨筆(2021.12.22)
- Dec 16 Thu 2021 04:45
台北客家菁英坐雙層巴士餐車輕旅行導覽隨筆(2021.12.15午餐)(1,483)
奉莊旭賢老闆指示,為台北市客家菁英乘坐雙層巴士餐車參訪台北市,認識客家先賢在台北落地生根和奉獻足跡擔任導覽,今天是12月3日以來的第7場。雖然導覽的門檻不高,每個人都有資格擔任導覽,徐主委中午致詞時的致意,讓我感受到主委對故事、藝術和文化…等項特質導覽的重視,謝謝!
- Dec 13 Mon 2021 17:00
台北客家菁英坐雙層巴士餐車輕旅行導覽隨筆(2021.12.12午餐)(1,480)新北市圖書館鶯歌分館演講「台灣神明的故事」隨筆(2021.12.12下午)
奉莊旭賢老闆指示,為台北市客家菁英乘坐雙層巴士餐車參訪台北市,認識客家先賢在台北落地生根和奉獻足跡擔任導覽,雖然導覽的門檻不高,自1997年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志工以來,歷經近一千五百場導覽,自忖每場都用心準備、認真的講,讓出席朋友透過故事、藝術、文化認識台北的美麗,了解台灣人的優雅。
- Dec 13 Mon 2021 07:38
台北客家菁英坐雙層巴士餐車輕旅行導覽隨筆(2021.12.11午餐、下午茶和晚餐)(1,477、1,478、1,479)
奉莊旭賢老師指示,為台北市客家菁英乘坐雙層巴士餐車參訪台北市,認識客家先賢在台北落地生根和奉獻足跡擔任導覽,雖然導覽的門檻不高,一千四百多場的導覽,自忖每場都用心的準備,認真的講。
- Dec 04 Sat 2021 08:06
台北客家雙層巴士餐車感恩輕旅行導覽隨筆(2021.12.3)(1,470)
台北市有12個區、456里。人口265萬,其中約有57萬客家人;文山區客家人口比率28.4%最高,信義區26.9%次之。人口數最高的三個區,分別是大安區約5.82萬、文山區約5.19萬和內湖區約4.42萬。
- Dec 01 Wed 2021 12:45
鳳凰旅行社演講台北市無圍牆博物館隨筆(2021.12.1)
鳳凰旅行社是國內旅行業的領導品牌。奉社團法人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行長葉碧華博士指示,為鳯凰旅行社員工參訪台北市無圍牆博物館紮根(萬華、大稻埕和城南部分),做行前演講,就台北發展史話來說,旅行社員工屬於專業級人士。
- Nov 28 Sun 2021 22:29
樹葉獎學金與我(葉倫會)
- Nov 25 Thu 2021 06:30
王興隆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演講「尊師重道者必得厚福」(2021.11.24)
王興隆的學經歷豐富,對台灣社會貢獻卓著,我國推動電腦化時期,他是中文電腦普及的推手;國家重大建設,如台北捷運的通車,也有汗馬功勞。尤其是交遊滿天下,遍及國內外總統、達官、貴人、販夫走卒,受到好友的喜歡。他認為自己是好人,和他交往的朋友也都是好人。
- Nov 17 Wed 2021 21:49
台北散步者群組夜訪國立台灣大學校園導覽隨筆(2021.11.17晚)(1,465)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部任教時,曾帶學生參訪萬華龍山寺、台北孔廟…等地,覺得夜遊的效果很好。為無名氏分享園區志工導覽大安森林公園時,張美蘭執行長詢問舉行晚上參訪的可行性。因而找出幾個景點,國立台灣大學校園是選項之一。成功的導覽要仰賴天候和交通。
- Nov 11 Thu 2021 21:59
友訊科技采風社演講台北內湖人文故事隨筆(2021.11.11)
奉黃美玲之命為友訊科技公司采風社演講「台北內湖人文故事」。鑑於「認識才會產生感情,了解才會產生愛。」,讓出席朋友認識上班地點沿革,了解當地發展史話,或周邊建築、動植物生態,容易引起大家的興趣,甚至成為值得記憶一輩子的新知識。
- Oct 28 Thu 2021 09:26
大稻程逍遙遊和我
1996年11月14日,海關博物館在塔城街13號開館,開啟我和大稻埕的淵源。次年7月,台北霞海城隍廟舉行大稻埕逍遙遊,開始認識和了解大稻埕、迪化街、延平北路暨貴德街乃至台灣史的緣份。2021年9月,台北霞海城隍廟在臉書宣布大稻埕逍遙遊將舉辦到2021年12月。
- Oct 15 Fri 2021 15:09
也是義民爺的靈驗故事之一 文物會自己找主人(2021.10.15)
義民爺是台灣北部客家鄉親的重要信仰,也是都會客家鄉親的最大公約數。台北市(1988年)和新北市(1998年起)的客家鄉親為撫慰都會客家人的心靈,每年定期邀請新埔義民廟供奉義民爺北上,舉辦義民祭典;2000年起,政府客家事務單位按年舉行客家義民嘉年華,受到政府相關單位暨客家鄉親的重視,成為都會地區重要的觀光慶典。
- Oct 13 Wed 2021 20:24
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研究生參訪全台葉姓祖廟導覽隨筆(2021.11.12)(1,454)
全台葉姓祖廟位於台北市內湖區。1921年建的全台葉姓祖廟位於台北市中山區聚葉里五常街,因為原廟部分土地被政府徵收為學校用地。語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葉家先賢找到內湖鯉魚山這塊風水寶地,1966年成立財團法人全台葉姓祖廟,在葉家子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情形下,尤其是當時在台北的總統府資政葉公超,透過其外交長才的手腕,排除萬難,蓋了一座美輪美奐、仿萬華龍山寺外貌的全台葉姓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