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蓋的故事( 尋找臺北之美)
文︱圖︱葉倫會
1960 年代, 臺北市還是省轄市時,省中聯招男生的作文題目是「臺北街頭」。有位考生寫:「街有街頭,人有人頭」的故事傳誦一時。事實上,都市化後,為了公共衛生的需要,最初,馬路兩旁設有水溝,以供雨水或家庭使用過的廢水儘速透過水溝排出,後來為了維護交通順暢的需求,自來水、電話、電線等管線陸續埋入地下,為了讓維修人員方便工作或可以進出其間,不遠處就設有一個可
以進出的孔,叫做孔蓋 (man hole cover)。
孔蓋材質大小依用途不一
孔蓋的數量與都市化的程度成正比,據臺北市政府養護工程處今年的資料,臺北市約有 29 萬個孔蓋。孔蓋又可以分成人孔蓋與手孔蓋兩種,人孔蓋是為了讓維修人員可進行地底下維修保養設備,形狀為圓形;手孔蓋只負責保護管線,以長方形為主。最初的孔蓋沒有圖案,僅是平滑的鐵板,後來為了防止車輛或行人滑倒而加上圖案,不論什麼花紋,都會註明孔蓋所屬的單位,初期簡單,後來逐步賦予使用的功能意象或是註明自己的單位名稱。通訊業發達後,近年新設的人孔蓋大半是手機業者所裝設的。每
個人孔蓋上都會有施工單位的字樣或企業標誌,彷彿帶著一種「地盤」宣示的意味,如台電、自來水、中華電信、大台北瓦斯等。
臺北市的孔蓋大致可分為雨水、 汙水、 臺電、電信 4大種類,雨水、汙水與臺電的孔蓋以圓形為主,材質以鑄鐵為主,早期的方形孔蓋也有使用水泥的。人孔蓋大小直徑約 60 公分、重約 80 公斤(不含外框),只有少數的人孔蓋直徑 90 公分或大些。直徑 60 公分的人孔蓋,對身材較高壯的維修人員而言,進入會比較困難,市府曾考量加大人孔蓋的直徑,但發現加大後的人孔蓋太重、不易掀起,因此維持原來的大小。
孔蓋圖案千變萬化
隨著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孔蓋的圖案開始興起不同的變化,如汙水下水道的人孔蓋最初僅出現污水人孔的字,
後來出現簡單的方格,最新的是刻有山、森林和魚的花樣,取意汙水下水道做得好,河川就會清澈得有魚悠游;民國 91 年起,雨水下水道的人孔蓋也換上大杜鵑花的圖案。
我在海關博物館任職期間曾擔任大稻埕逍遙遊的義工,每次導覽的路線雖然相同,但是因為接觸的對象不一樣,加上閱歷與相關知識的成長,讓每次導覽都有新的感動。最後一次導覽大稻埕逍遙遊時, 有位參加的朋友出示 3張不同圖案的孔蓋照片,引起我對孔蓋的注意。最初以為其樣式僅一、二十種,等到累積三十幾種後,就將其製作Powerpoint,做為上課時和學生分享的教材。
平日常騎腳踏車在臺北市走動,在不同地方發現越來越多的圖案,甚至形狀、尺寸都有差異。製作簡報時,因為分類與比較,發現有趣的孔蓋越來越多,有圓形、四方形、長方形,快車道或慢車道的尺寸大些,又以圓形較多;人行道則以長方形為主,尺寸相對的也小些。
每個孔蓋的製作都有其時代背景,如文字,早期採用由右至左,並且用直式,晚近不但採由左而右,也採用橫式,至於圖案,越是早期的圖案畫得越簡單,文字則以當時的思維表達,如早期用「消防栓」,晚近則改用「消火栓」,不論消防栓或消火栓,因為救火是與生命賽跑,故兩者都漆上黃色,方便辨認。
能夠將自己的喜悅和朋友分享,讓大家從中享受蒐集的樂趣,有如胡適所說:「一步有一步的境界,步步有步步的引導。」領悟越多,收穫愈豐富。污水下水道是黃大洲擔任臺北市長時期的產物,啟用時間較短,變化卻最具有創意,早期僅用簡單的文字,如污水人孔,後來的文字改用北污水,圖案是較簡單的正方形,後來改為有森林和游魚,這種意境,當然可以引導更多市民注意政府對污水處
理的努力。
從孔蓋窺見社會發展
歷史學者蔣廷黻曾說:歷史本來是很枯橾乏味的東西,但往往從一個點可以找到一條線,再從一條線找到一個面,這就是歷史能夠吸引許多一流人才投入其中的原因。從孔蓋可以窺見社會發展的一面,如早期製作的消火栓、自來水公司的量水器,採用由右至左排列的橫式中文;行政區已合併的延平區公物、建成區公物等,仍然可以在合併後的大同區裡馬路旁的水溝蓋看到蹤影。
部分孔蓋具特殊地域性
孔蓋也像城市變化的戳印記號。早年臺北市的市徽以「北」字做變化,圖案簡單,後來或許為了強調愛國觀念而在「北」字外圍加上梅花圖形,近年則以造型字體加上英文 「TAIPEI 」,讓孔蓋走國際路線。部分孔蓋有特殊的地域性,如有「中研公物」字樣的孔蓋只限於南港中研院
內才看得到。汙水處理廠的孔蓋算是變化最多,從單純的文字增加了山、樹、魚等圖案,多了人文氣息。
除孔蓋外,臺北市街頭有愈來愈多造型特殊的路標,如親山步道、馬路公共藝術等,自然也成為注意孔蓋時的額外收穫。為孔蓋拍照,並沒有懷著要替城市留下任何記錄的偉大使命感,純粹只是享受快樂和趣味,沒想到一個退休老人的無心之舉,竟然會獲得大家的青睞,我們的社會也有這麼多朋友關心都市的孔蓋,希望更多具有創意的孔蓋圖案陸續出現,揭露臺北更多變的發展樣貌。
文︱圖︱葉倫會
1960 年代, 臺北市還是省轄市時,省中聯招男生的作文題目是「臺北街頭」。有位考生寫:「街有街頭,人有人頭」的故事傳誦一時。事實上,都市化後,為了公共衛生的需要,最初,馬路兩旁設有水溝,以供雨水或家庭使用過的廢水儘速透過水溝排出,後來為了維護交通順暢的需求,自來水、電話、電線等管線陸續埋入地下,為了讓維修人員方便工作或可以進出其間,不遠處就設有一個可
以進出的孔,叫做孔蓋 (man hole cover)。
孔蓋材質大小依用途不一
孔蓋的數量與都市化的程度成正比,據臺北市政府養護工程處今年的資料,臺北市約有 29 萬個孔蓋。孔蓋又可以分成人孔蓋與手孔蓋兩種,人孔蓋是為了讓維修人員可進行地底下維修保養設備,形狀為圓形;手孔蓋只負責保護管線,以長方形為主。最初的孔蓋沒有圖案,僅是平滑的鐵板,後來為了防止車輛或行人滑倒而加上圖案,不論什麼花紋,都會註明孔蓋所屬的單位,初期簡單,後來逐步賦予使用的功能意象或是註明自己的單位名稱。通訊業發達後,近年新設的人孔蓋大半是手機業者所裝設的。每
個人孔蓋上都會有施工單位的字樣或企業標誌,彷彿帶著一種「地盤」宣示的意味,如台電、自來水、中華電信、大台北瓦斯等。
臺北市的孔蓋大致可分為雨水、 汙水、 臺電、電信 4大種類,雨水、汙水與臺電的孔蓋以圓形為主,材質以鑄鐵為主,早期的方形孔蓋也有使用水泥的。人孔蓋大小直徑約 60 公分、重約 80 公斤(不含外框),只有少數的人孔蓋直徑 90 公分或大些。直徑 60 公分的人孔蓋,對身材較高壯的維修人員而言,進入會比較困難,市府曾考量加大人孔蓋的直徑,但發現加大後的人孔蓋太重、不易掀起,因此維持原來的大小。
孔蓋圖案千變萬化
隨著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孔蓋的圖案開始興起不同的變化,如汙水下水道的人孔蓋最初僅出現污水人孔的字,
後來出現簡單的方格,最新的是刻有山、森林和魚的花樣,取意汙水下水道做得好,河川就會清澈得有魚悠游;民國 91 年起,雨水下水道的人孔蓋也換上大杜鵑花的圖案。
我在海關博物館任職期間曾擔任大稻埕逍遙遊的義工,每次導覽的路線雖然相同,但是因為接觸的對象不一樣,加上閱歷與相關知識的成長,讓每次導覽都有新的感動。最後一次導覽大稻埕逍遙遊時, 有位參加的朋友出示 3張不同圖案的孔蓋照片,引起我對孔蓋的注意。最初以為其樣式僅一、二十種,等到累積三十幾種後,就將其製作Powerpoint,做為上課時和學生分享的教材。
平日常騎腳踏車在臺北市走動,在不同地方發現越來越多的圖案,甚至形狀、尺寸都有差異。製作簡報時,因為分類與比較,發現有趣的孔蓋越來越多,有圓形、四方形、長方形,快車道或慢車道的尺寸大些,又以圓形較多;人行道則以長方形為主,尺寸相對的也小些。
每個孔蓋的製作都有其時代背景,如文字,早期採用由右至左,並且用直式,晚近不但採由左而右,也採用橫式,至於圖案,越是早期的圖案畫得越簡單,文字則以當時的思維表達,如早期用「消防栓」,晚近則改用「消火栓」,不論消防栓或消火栓,因為救火是與生命賽跑,故兩者都漆上黃色,方便辨認。
能夠將自己的喜悅和朋友分享,讓大家從中享受蒐集的樂趣,有如胡適所說:「一步有一步的境界,步步有步步的引導。」領悟越多,收穫愈豐富。污水下水道是黃大洲擔任臺北市長時期的產物,啟用時間較短,變化卻最具有創意,早期僅用簡單的文字,如污水人孔,後來的文字改用北污水,圖案是較簡單的正方形,後來改為有森林和游魚,這種意境,當然可以引導更多市民注意政府對污水處
理的努力。
從孔蓋窺見社會發展
歷史學者蔣廷黻曾說:歷史本來是很枯橾乏味的東西,但往往從一個點可以找到一條線,再從一條線找到一個面,這就是歷史能夠吸引許多一流人才投入其中的原因。從孔蓋可以窺見社會發展的一面,如早期製作的消火栓、自來水公司的量水器,採用由右至左排列的橫式中文;行政區已合併的延平區公物、建成區公物等,仍然可以在合併後的大同區裡馬路旁的水溝蓋看到蹤影。
部分孔蓋具特殊地域性
孔蓋也像城市變化的戳印記號。早年臺北市的市徽以「北」字做變化,圖案簡單,後來或許為了強調愛國觀念而在「北」字外圍加上梅花圖形,近年則以造型字體加上英文 「TAIPEI 」,讓孔蓋走國際路線。部分孔蓋有特殊的地域性,如有「中研公物」字樣的孔蓋只限於南港中研院
內才看得到。汙水處理廠的孔蓋算是變化最多,從單純的文字增加了山、樹、魚等圖案,多了人文氣息。
除孔蓋外,臺北市街頭有愈來愈多造型特殊的路標,如親山步道、馬路公共藝術等,自然也成為注意孔蓋時的額外收穫。為孔蓋拍照,並沒有懷著要替城市留下任何記錄的偉大使命感,純粹只是享受快樂和趣味,沒想到一個退休老人的無心之舉,竟然會獲得大家的青睞,我們的社會也有這麼多朋友關心都市的孔蓋,希望更多具有創意的孔蓋圖案陸續出現,揭露臺北更多變的發展樣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