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自1919年完工以來,是台灣最具政治權力象徵的建築,住過10位以上的日本總督,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等5位中華民國總統。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122號,正門面對凱達格蘭大道,四周為寶慶路、貴陽街及博愛路所環繞。清領時期,該地為陳氏和林氏的祠堂與稻田。
總統府自1919年完工以來,是台灣最具政治權力象徵的建築,住過10位以上的日本總督,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等5位中華民國總統。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122號,正門面對凱達格蘭大道,四周為寶慶路、貴陽街及博愛路所環繞。清領時期,該地為陳氏和林氏的祠堂與稻田。
總統府屬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中的英國維多利亞式,第1次入圍的設計圖有7幅,第2次評審時,第1名為林木,惟以其有抄襲海牙和平宮之嫌,改採長野宇平治設計的圖樣,1912年6月1日開工,施工時,獲第3名設計的森山松之助任職總督府技師,因職務之便,修改部分設計如將中央塔自6樓改為9樓,或更改每層的高度。1919年3月完工,總面積1萬餘坪,竣工時是台北也是台灣最高的建築,為台北的主要地標,建築型式成為國內許多民間建築模仿的對象。
總統府的結構為日字型,樓身大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部分混用磚石,總樓高約60公尺,塔體有如多角形,線條變化多端,兩旁各有1座衛塔和角樓,這些角樓具加強結構的功能。樓面與樓面距離9公尺,兩邊各有1個天井,整體結構堅實,外圍以紅磚與灰泥搭配精緻簡潔的雕飾,塑造典雅莊嚴的氣勢,內部1樓立面,利用紅磚及洗石子兩種建材做出紅白相間的橫帶,1999年後,2樓以上牆面全部用白色水泥漆。
總統府的入口由台基撐起,有兩層高的大門,門廊凸出,由數組對柱圍繞,車子可以直接貫穿其間,通常僅總統、副總統和貴賓可以從大門進出。門廊上方原為拱頂,1950年後改為平台,成為每年雙十國慶典禮時,總統向與會人員致詞或接受歡呼的地方。正面2至4樓設有迴廊,每層的開口形狀不一樣,分別為平拱、弧拱和半圓拱,5樓向後退縮,敞廳挑高16.5公尺,上方聳立環抱約兩公尺餘的高柱,柱頂為精緻的雕飾,地板為花崗石,融合建築技術和藝術創作。分前、後廳,前敞廳中央豎立著蔣中正總統的銅像,後敞廳設T字形樓梯,梯頂為孫中山銅像襯以國徽與藍白紅三色光芒,賓客來訪時,多在梯前與總統合影留念。總統府的大禮堂又稱介壽堂,可容納400餘人,正上方懸吳稚暉題介壽堂的篆書匾額,挑高約8公尺的拱形屋頂結構精巧,兩旁開啟8個弧形天窗,會場四周襯飾著12盞壁燈,中樞慶典集會、茶會、介壽館音樂會均在此舉行。此外,外國元首訪華時,亦在此設國宴款待。
1945年5月31日,盟軍沿淡水河轟炸,在台灣總督府投入5百噸炸彈,右側衛塔暨電梯、樓梯間被炸毀,大火延燒數日,內部幾乎全被燒毀,受損面積超過80%。戰後改名省府大廈,準備做為台灣省政府的辦公室。
1946年,適逢蔣中正總統60大壽,發動民眾捐款修復,由協志營造商號、光智商會和三合發營造廠共同施工,清除1萬餘輛牛車的瓦礫,每天動用工人超過500人,衛塔及門廳、半圓形銅片屋頂未再恢復原狀,門廊全部改建成平頂,1948年完工,改名介壽館,並與前面的廣場一起舉辦台灣博覽會。依當時的規劃,博覽會結束,即將分散各處的省府辦公廳舍遷入合署辦公,惟因時局演變太快而作罷。
1949年12月9日,閻錫山院長將行政院遷至台北,行政院址及部分部會即設置於此,如財政部。1950年3月1日,蔣中正總統復行視事,總統府與行政院都設在這兒,1959年,台灣省政府遷至南投中興新村,行政院始遷至忠孝東路與中山北路口。
國防部於1968年在總統府後面興建博愛第一大樓,1984年建博愛第二大樓,與總統府間建有寬約10公尺的地下走廊。後來國家安全會議也設在總統府。1999年11月22日,軍方全部遷出總統府。
總統府廣場於總督府完工時,靠新公園這部分,原為民政長官宿舍,1945年5月31日美軍轟炸台北,民政長官宿舍被炸毀,改為慶典的廣場,平日做為停車場。
蔣中正任總統時,每年10月31日他生日這天,開放總統府,供民眾前往致敬。李登輝擔任總統,每年選定兩個星期日,開放總統府,供民眾參觀。2000年後,開放的頻率更高,對拉近總統府與社會大眾關係,有積極的影響。
總統府自1919年完工以來,是台灣最具政治權力象徵的建築,住過10位以上的日本總督,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等5位中華民國總統。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122號,正門面對凱達格蘭大道,四周為寶慶路、貴陽街及博愛路所環繞。清領時期,該地為陳氏和林氏的祠堂與稻田。
總統府屬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中的英國維多利亞式,第1次入圍的設計圖有7幅,第2次評審時,第1名為林木,惟以其有抄襲海牙和平宮之嫌,改採長野宇平治設計的圖樣,1912年6月1日開工,施工時,獲第3名設計的森山松之助任職總督府技師,因職務之便,修改部分設計如將中央塔自6樓改為9樓,或更改每層的高度。1919年3月完工,總面積1萬餘坪,竣工時是台北也是台灣最高的建築,為台北的主要地標,建築型式成為國內許多民間建築模仿的對象。
總統府的結構為日字型,樓身大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部分混用磚石,總樓高約60公尺,塔體有如多角形,線條變化多端,兩旁各有1座衛塔和角樓,這些角樓具加強結構的功能。樓面與樓面距離9公尺,兩邊各有1個天井,整體結構堅實,外圍以紅磚與灰泥搭配精緻簡潔的雕飾,塑造典雅莊嚴的氣勢,內部1樓立面,利用紅磚及洗石子兩種建材做出紅白相間的橫帶,1999年後,2樓以上牆面全部用白色水泥漆。
總統府的入口由台基撐起,有兩層高的大門,門廊凸出,由數組對柱圍繞,車子可以直接貫穿其間,通常僅總統、副總統和貴賓可以從大門進出。門廊上方原為拱頂,1950年後改為平台,成為每年雙十國慶典禮時,總統向與會人員致詞或接受歡呼的地方。正面2至4樓設有迴廊,每層的開口形狀不一樣,分別為平拱、弧拱和半圓拱,5樓向後退縮,敞廳挑高16.5公尺,上方聳立環抱約兩公尺餘的高柱,柱頂為精緻的雕飾,地板為花崗石,融合建築技術和藝術創作。分前、後廳,前敞廳中央豎立著蔣中正總統的銅像,後敞廳設T字形樓梯,梯頂為孫中山銅像襯以國徽與藍白紅三色光芒,賓客來訪時,多在梯前與總統合影留念。總統府的大禮堂又稱介壽堂,可容納400餘人,正上方懸吳稚暉題介壽堂的篆書匾額,挑高約8公尺的拱形屋頂結構精巧,兩旁開啟8個弧形天窗,會場四周襯飾著12盞壁燈,中樞慶典集會、茶會、介壽館音樂會均在此舉行。此外,外國元首訪華時,亦在此設國宴款待。
1945年5月31日,盟軍沿淡水河轟炸,在台灣總督府投入5百噸炸彈,右側衛塔暨電梯、樓梯間被炸毀,大火延燒數日,內部幾乎全被燒毀,受損面積超過80%。戰後改名省府大廈,準備做為台灣省政府的辦公室。
1946年,適逢蔣中正總統60大壽,發動民眾捐款修復,由協志營造商號、光智商會和三合發營造廠共同施工,清除1萬餘輛牛車的瓦礫,每天動用工人超過500人,衛塔及門廳、半圓形銅片屋頂未再恢復原狀,門廊全部改建成平頂,1948年完工,改名介壽館,並與前面的廣場一起舉辦台灣博覽會。依當時的規劃,博覽會結束,即將分散各處的省府辦公廳舍遷入合署辦公,惟因時局演變太快而作罷。
1949年12月9日,閻錫山院長將行政院遷至台北,行政院址及部分部會即設置於此,如財政部。1950年3月1日,蔣中正總統復行視事,總統府與行政院都設在這兒,1959年,台灣省政府遷至南投中興新村,行政院始遷至忠孝東路與中山北路口。
國防部於1968年在總統府後面興建博愛第一大樓,1984年建博愛第二大樓,與總統府間建有寬約10公尺的地下走廊。後來國家安全會議也設在總統府。1999年11月22日,軍方全部遷出總統府。
總統府廣場於總督府完工時,靠新公園這部分,原為民政長官宿舍,1945年5月31日美軍轟炸台北,民政長官宿舍被炸毀,改為慶典的廣場,平日做為停車場。
蔣中正任總統時,每年10月31日他生日這天,開放總統府,供民眾前往致敬。李登輝擔任總統,每年選定兩個星期日,開放總統府,供民眾參觀。2000年後,開放的頻率更高,對拉近總統府與社會大眾關係,有積極的影響。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