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劉銘傳在台北城撫台街設巡撫衙門,並設布政使司,管理錢糧,規劃府城周邊道路,在路街裝設電燈。1889年,邵友濂建坐北朝南的布政使司衙門,東西寬36開間,約64.8丈,南北長32開間,約57.6丈,內有18棟廳堂,北側為巡撫衙門。

1892年,布政使沈應奎為招待外賓及各官廳長官集會場所,於布政使司衙門西側建面寬15開間的新建築,格局與布政使司衙門相似,惟不論建材或裝潢都較布政使司衙門考究、壯麗,後面設有花園,做為客廳和眷屬的住處,以迴廊和布政使司衙門相通。1895年,台灣民主國成立時,新建築做為籌防局,負責軍事佈防任務。
1895年6月17日,樺山資紀在籌防局舉行始政儀式,並定其為總督府。1919年,遷至新建的總督府,舊總督府充作陸軍廳舍。1928年,為紀念裕仁天皇登基,呈現台灣的進步與文明,準備興建現代化的民主集會場所,遂有拆掉布政使司衙門,興建公會堂之議,消息傳出,台灣民族運動人士認為在城內建大型建築是浪費公帑。經有識之士的爭取,以布政使司衙門曾為台灣總督府舊廳舍,且為日人治台始政儀式的地點,具紀念意義,且為台灣傳統建築中罕見的優秀作品,1932年7月11日拆除時,部分建築移到圓山動物園,惟已被颱風吹毀;中央5開間,包括籌防局的頭門、儀門、大堂和左右廂房則遷到台北植物園,重建為四合院式的建築,1992年元月,被列為第二級古蹟,並由台灣林業試驗所移撥台北市政府,經重修後,命名為台北市布政使司文物館,陳列與台北發展有關的文物。
1932年,公會堂開工,1935年完成屋面,是年10月,台北舉行日本始政40周年博覽會,主館即設於公會堂,時任福建省主席的陳儀前往參觀,他講話時,祝賀台灣人民幸運的成為日本皇民,此話與他主政台灣期間,發生二二八事件,呈現強烈的對比。1936年,公會堂竣工,是台灣最大的市民集會場所,也是日治時期,最具現代化,象徵進步的公共建築,經常舉辦官式活動。
公會堂是4層鋼筋混凝土建築,採用最進步的現代建築營造法,當時是少數擁有冷氣設備和採用電梯的建築,面積1,237坪,總建築面積3,185坪,有3間大型集會場所,可以容納2,056人;供大型會議、茶會、酒會和婚喪喜慶用的大宴會廳,可容納500人;餐廳可以容納200人,供一般民眾前往飲食或娛樂,惟前往的市民以日籍居多,台籍人士僅少數菁英有機會進入。
因為擁有標準的歐式劇場,1937年元旦開始放映電影,曾有1天連續放映12場的紀錄,平日舉行音樂、戲劇、綜藝晚會,或武道大會,表演話劇,演講會,婚禮等,亦舉行美展或其他展示。
政治舞台
1945年10月25日,陳儀代表我國政府在2樓大宴會場接受台灣末任總督安藤吉利簽署的投降書,該宴會場後來改名光復廳,所在地的里名亦改為光復里。是年12月20日,改名中山堂。琉球人撤退時,曾以中山堂做為臨時住宿處。1946年,蔣中正總統首度來台灣,在中山堂前陽台與台灣民眾見面。1950年2月,國民黨中常會要求蔣中正總統在台灣復行視事,立法院即在中正廳集會,直到1959年,立法院都在中正廳舉行院會和相關委員會會議。
台灣各級政府設參議會時,台灣省參議會設於南海路與泉州路口的教育會館,台北市參議會以中山堂為集會場所,後來成為台北市議會的會址。1967年,台北市改制院轄市,市長與臨時市議會議長在此舉行就職典禮。1954年迄1966年召開的國民大會,都在中山堂開會,並選出中華民國第二、三、四屆總統。1951年後,每年的台灣光復節紀念大會都在中山堂或其廣場舉行。1992年中山堂被列為第二級古蹟。
建築之美
公會堂大集會堂是台北市第一座為劇場設計的大廳,屋內用20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隔間,屋頂為金屬銅板片,具備耐震、防火、防風的功能,面寬47公尺,高約23.4公尺,入口朝東,凸出的門廊有3個拱門,可以方便車輛的進出,1樓基座暨立面使用日本生產的花崗石,門口的車道地面為人造石板,其餘地面為人造石洗石子,仿假石壁面的造形簡單,2樓有凸窗,窗戶為木製,正面35公尺寬的大山牆,採逐漸提高層次的手法,塑造戶外廣場的親切感,成為廣場的視覺焦點,且暗示內部有寬敞的空間,平板的山牆有6條長窗和小圓窗,牆面外表貼北投生產,呈現水平橫條紋的淺綠色面磚,屬都市防空保護色,陽光照射時不會反光被稱為國防色。5樓高的女兒牆和雨庇用紅色陶瓦蓋住,正立面的4樓部分,有陶製窗花,長條形的窗戶及不同顏色的面磚,排列成菱形圖案,外牆有阿拉伯拱窗及台灣陶瓦的鄉土味。前門拱廊以弧形拱構成寬廣的空間,門廳則有穹窿式天花板,呈幾何圖案,花紋具東方風格。光復廳尖拱門窗有回教建築的味道。
中山堂內有集會大廳、光復廳、堡壘廳、服務空間,甚至廁所都很氣派。座椅原為木製,1945年後改為沙發,而包廂、舞台仍維持當年的面貌,後面大階梯3樓牆面,掛有雕塑家黃土水的水牛群像浮雕。最初,內部空間以東半部的大集會場為中心,附屬舞台,提供大型集會及表演場所,觀眾席分布於1至4樓,西半部的2、3樓為大宴會場。格局採日本和式與西洋風格兩種空間,入口大廳柱頭浮貼4座球體,光復廳挑高2樓的列柱,柱頭裝飾3層水平帶狀紋路,3樓室外呈現幾何圖形的鑄鐵欄杆。公會堂的許多圖案,後來被民間建築普遍模仿,並風行一時。
台灣第一座民眾天文台,設於公會堂5樓屋頂露台的赤道儀室,1938年,日日新報為紀念創社40周年,將公會堂屋頂4吋折光赤道儀圓頂觀測台捐給台北市役所。1945年,中山堂天文台每星期六對外開放,1947年中秋節,第一次開放民眾前往賞月。1957年,人造衛星射入軌道,中山堂附近繁華的街燈造成夜間光害,決定將天文台遷至圓山,1963年,圓山天文台啟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