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或福德爺、福爺、后土、土地公伯,客家人稱大伯公。負責掌管農業耕種及社會雜務,後來逐步擴充,掌管商家生意、負責居家莊園的安全、掌管平常人家六畜興旺五榖豐收,故士、農、公、商都 祭拜土地公,可說是與民間生活最密切的神祇,台灣供奉土地公的大廟或小祠甚多,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而傳統老街,也都在街頭或街尾設有土地公,可見土 地公的信仰與民眾息息相關。
  我國的神祇,大部分都有一個明確的出身,如媽祖為林默娘,關聖帝君為關羽,福德正福原為管理土地的自然神,後來演 變成具有德行的長者,而今是少數擁有多個出處傳說的神祇,但都是善心人士、品德高尚亦或是對土地有貢獻的老者。雖然每個地方的土地公具備不同的身分,惟宅心仁厚,德行俱全的人死後可以化身土地公的傳說卻在各地流傳。傳說最早的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生於周武王2年2月2日,自小聰穎至孝,36歲即官居統稅官,他為官清廉,享年102歲,死後3日,容貌保持不變,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即由貧轉富,附近居民看到這種情形,也開始祭拜福德正神。 另說,土地公為周朝人,是士大夫的僕人,他擔心小姐受凍,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小姐穿,自己卻凍死,他死時,天空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士大夫為感謝其恩 德,建廟奉祀,周武王時,贈封后土,後世尊為土地公。
  左傳通俗篇:「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里之主,謂之『上公』。」土地公是地方神,雖然職位很小,但傳統不怕官只怕管的觀念,故有得罪土地公飼無雞的俗諺。其轄區內的居民,舉凡出生、死亡、囡仔歹育飼、出外、結婚、入厝、動土、農作物的收成、家畜的繁衍...等都需向土地公報告,祭祀土地公遂成為人們生活的習慣。先民來台灣開墾時,希望一年辛勤的工作能夠獲得豐收,認為這都是土 地公的恩賜,逐漸演變成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的神祈。故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俗諺。商人視土地公為財神,在家中專設神位,希望生意興隆,招財進寶。   
  土地公神像採早年地方員外的扮像,頭帶錢帽,帽沿布鬚下垂,身穿便服,面龐圓而豐扁,兩眼微瞇,滿腮白色鬍鬚,露出慈祥仁厚的微笑,據說係以唐肅皓首赭面、福德之相做為造型。神像分立姿與坐姿,坐姿者兩手自然平置於扶手上,右手執如意,左手拿元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lh515 的頭像
    ylh515

    葉倫會的部落格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