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僊尊王是水神,保佑船隻航行平安,又稱海王,船舶若於海上遭遇風暴,船員應在船上敲鑼打鼓,每人手持筷子齊作划船狀,向水僊尊王示警求救,倘化險為夷,平安抵達,就在附近建廟答謝。
   台灣奉祀的水僊尊王,有一尊單祀者,以治水有功的大禹為主;也有五尊同祀者,除以大禹為主祀神外,另有伍員(子胥)、屈原、王勃、李白四位神祇。大禹因 疏導百川,治理水患,被奉為水僊尊王,民間亦稱為水官大帝。大禹姓姒氏,是夏朝的開國君主,父親鯀因治水採防堵之法而被殺,禹繼承父職,採疏通的方法,治 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能導引天下的水歸諸四海,消弭水患,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伍員,春秋楚國人,父兄都被楚平王所殺,轉而投奔吳王,入吳後,傾全力輔佐吳國伐楚,五戰五勝而報了父兄之仇,吳王夫差繼位,屢次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被迫求和,伍員進諫不成,反被賜死,臨死前言:「待我死後,挖掘雙眼懸 於東門之上,以目睹越王領軍滅吳。」吳王聞言大怒,令人將伍員屍首投棄於江海,吳國人民感念其堅貞,便於江邊設祠祭拜,伍子胥死後9年,吳國終於敗在越王勾踐手。屈原名平,戰國時楚人,因受朝中奸臣妒恨,屢次謫貶,終因抑鬱憂憤,投河自盡。王勃,唐朝人,6歲即能文辭,聲名傳揚京城,29歲,南下省親,途中溺死於南海。李白,唐朝人,人稱天上謫仙,也稱詩仙,唐玄宗甚愛其才,惟官運不順,民間傳說李白泛舟遊江時,因醉酒而入水中取月,不幸溺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h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